李春霞+齊菊紅
〔關鍵詞〕 師范學生;信息素養;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02—0018—01
一、師范院校學生信息素養培養現狀
通過對甘肅省目前師范類學生信息素養的調查研究發現,當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學校管理層和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守舊。信息倫理與道德從根本上就是在信息素養教育過程中的德育教育,而目前的信息素養教育過多地強調信息技能的學習,信息意識與情感、信息倫理道德方面的教育經常被忽略。
2.學校課程設置存在一定的弊端。目前,我國高校實施信息素養教育的課程主要包括“計算機文化基礎”、“教育技術”及“信息檢索課”三門課程,但它們在高校的開展情況不容樂觀,特別是文獻檢索這一課程經常是作為公共選修課出現,其課時數也是隨學期其他課程課時數多少而定。
3.培養中實踐性環節的缺乏和對學生網上行為引導不足。目前,大部分高師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僅停留在文字處理和簡單的搜索引擎、電子郵件等工具的使用上,且缺乏網絡信息傳播的倫理道德意識,對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規內容的認識和了解不夠全面。
二、針對不良現象的研究及對策
1.在素質教育中培養信息素養。首先,應當保持對專業知識的培養力度。其次,應當適當增加師范專業的其他課程。例如,可以增加所屬師范專業的教材研究,通過分析比較,了解課程標準的教學模塊,讓師范生了解更多的關于初高中的課程。第三,還可以對教材內容進行二次開發,在教授的過程中發現有利于教學的內容,使師范生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2.構建信息素養培養的課程體系。在分析信息素養課程現狀的基礎上,建立層次性的培養目標,分解課程內容,按照一定的設計原則,對課程類型、課程的組織結構以及課程實施評價策略進行規劃,形成一個有機的、具有穩定性和靈活性的課程體系。
3.加強信息素養培養的實踐性。實踐能力主要包括師范技能和教學實踐技能。針對師范技能,師范院校可以開設相應實踐類課程,開設方式可設為選修。針對實習問題,師范院校可以和相應的實習學校建立廣泛而長期的合作關系,加強同中小學的聯系,積極共建廣泛、穩定的教育實習基地。努力做到把先進的教育理念及時傳遞到實習基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4.加強對學生網上行為的引導。作為培養和教育大學生的高校,應制定出針對性和實用性較強的對策,引導大學生正確對待網絡,使大學生認識到網絡成癮的嚴重性和危害性。解決學生迷戀網絡問題,不能簡單地采取“堵” 的辦法,而應該是“疏導”,要結合高校育人的目標與大學生自身發展規劃,指導他們確定合理的大學階段的奮斗目標。建立一些健康有益、適合學生品味的教育、娛樂性網站,為學生營造健康有益的網絡環境。
5.建立信息素養的培養評價體系。評價內容要全面,轉變重技術教育、輕人文素養和倫理道德培養的評價觀。把信息素養中的人文素養和倫理道德放在重要的位置。同時要堅持量化評價,在量化評價的過程中遵循以下幾點原則:(1)科學性原則,高校學生信息素養量化評價指標體系必須在符合高校學生素養培養總體目標的前提下并要切實可行。(2)可測量性原則,對每級指標均要規定指標的名稱和內涵,并做到語言明確,外延清楚。(3)公開性原則,高校學生信息素養評價的過程和結果要公開,這樣有利于被評價的對象了解自己在一定的范圍內所處的位置,以及長處和薄弱環節,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激勵作用,從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水平。
綜上所述,針對我國高校學生信息素養不夠理想的現狀,作為信息時代的教育機構,一定要加以重視,尋求更好的出路。筆者認為信息素養培養一定要從整體入手,建立合理的培養目標體系,完善的課程體系、評價體系和師資體系,營造良好的信息素養教育環境,讓信息素養的教學有本可依。才能更好地推進我國信息化社會的全面進步和教育信息化的進程。
編輯:蔡揚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