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耀洲
〔關鍵詞〕 班主任;偶發事件;處理;
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
02—0028—01
偶發事件是班集體中經常出現的現象,妥善處理好偶發事件是班級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它對形成健康的班集體和促進每一位學生的全面發展都有著直接而重要的意義。由于偶然事件的發生,多伴由潛在的或細微的原因所引發,所以班主任在處理偶發事件時,往往會缺乏應有的思想準備。下面,筆者就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如何處理偶發事件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調查研究,區分性質
偶發事件具有突發性,班主任對事發原因、發展過程往往心中無數。深入調查研究,對偶發事件全過程有個基本的了解和分析,弄清事件的性質,這是解決問題的重要前提。在班級工作中有些偶發事件表現形式相似,但起因不同,性質就有所區別。如學生打架,有的屬于一般糾紛,有的屬于團伙斗毆,有的是以強凌弱,有的是打抱不平,有的是反抗還擊等等,事發原因比較復雜。這就要求班主任做深入細致的調查,在此基礎上剖析事件發生的因果聯系,了解當事者的思想動機,抓住癥結,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區別情況,慎重處理,只有這樣,才能妥善地解決問題。
二、掌握分寸,謹慎行事
分寸感是教育機智的組成部分之一。班主任在處理偶發事件時掌握分寸很重要,稍有偏頗,就可能把成功變為失敗,把學生推向反面。有時在一定條件下需要退,有退有進,退是為了進。這退和進便是分寸問題,掌握分寸是一種直覺性很強的技巧,雖有一定規律可循,但也很難準確羅列出各種情況下應把握的分寸,只有我們對學生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在工作實踐中勤于思考,不斷摸索,積累經驗,才會逐步具備分寸感。
三、即興發揮,機敏幽默
由于偶發事件具有偶然性、突發性,不可能在事先設計教育方案,因此,處變不驚的能力對班主任來說不可或缺。在處理偶發事件時運用幽默,不僅是為調節情緒、緩解沖突,更為主要的是,它本身就是教育的武器,班主任在談笑中闡述自己的主張和觀點,給學生以善意的批評和上進的力量,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沉著冷靜,果斷處理
偶發事件常令班主任感到棘手,其中有些事件的起因在于學生不講文明、不守紀律。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產生惱怒、委屈、急躁的情緒是可以理解的,但千萬不能失去自制力和理智感。頭腦要冷靜,感情要克制,態度要沉著,迅速做出判斷,果斷決定處置方案。偶發事件處理的時候,好多班主任往往會迷失自己,意氣用事,或者是跟著感覺走,其實,越是這時候,作為班主任越要頭腦冷靜,如果班主任對偶發事件表現出高度的沖動或是大發雷霆,濫施懲罰,不僅會削弱個人威信,還會極大地削弱班集體的凝聚力。
五、探究規律,防患于未然
雖然偶發事件具有突發性、偶然性和沖擊性等特點,但是人們對偶發事件也不是無能為力的。“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偶發事件的積極預防和正確處理的關鍵,在于班主任善于在教育實踐中總結,尋求規律。誠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偶然性本身總是服從于內部隱藏的規律的。全部問題就在于發現這種規律。”班主任在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注意克服盲目性和隨意性,對偶發事件的規律認真探索研究,就能對偶發事件處理得機智、正確、得心應手,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預測和防止偶發事件的發生和惡化,把偶發事件及其消極作用減少到最低程度,從而將班級管理工作推上一個新的臺階。
總之,在處理偶發事件的過程中,班主任要善于從不良事件中找出學生的閃光點,善于幫助學生分析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要注意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把偶發事件處理好。
編輯:郭裕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