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振林,高吉仁,李惠民,劉永記
(商洛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商洛 726000)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實驗教學具有促進學生認知能力提高和發展的功能。實驗教學不僅為學生學習理論提供感性材料,為理解疑難概念鋪設臺階,而且是整個學習的一部分,與理論教育密不可分[1]。實驗教學在傳授學生知識和技術,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同時,還影響著學生的世界觀、思維方式和工作作風。
(1)學生普遍基礎差,缺乏主動性。我校藥學專業學生來源比較復雜,既有文科生、理科生,也有職高生,學生整體素質較差,個別學生的有機化學知識甚至是空白。部分學生實驗課前不預習,學生上課時“三無一有”(無筆、無書、無筆記本、有手機)現象突出,沒有形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2)實驗教學內容偏重驗證性,重理論輕實踐。現有的高職藥學專業有機化學實驗教材中設置的大量驗證性實驗,雖與理論課聯系緊密,在幫助學生理解理論知識方面具有一定作用,但由于操作簡單、內容單調、使用預先配制好的試劑,學生只是依照教師講授步驟完成實驗,自主參與實驗的程度不高。對于實驗現象學生不知該如何解釋,不能將理論知識用于指導實驗,若實驗中出現問題,往往不去深究,大部分學生做完實驗后一無所獲。
(3)教學模式僵化,不符合培養創新型人才的要求。有機化學實驗教學以教師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學生圍繞“三中心”學習,缺乏主動性,也缺乏師生間的雙向交流。實驗教學中,由實驗教師按照教材配置好實驗所需儀器、試劑,指導教師講解實驗原理、方法、操作及注意事項,學生按照實驗教材一步步做下來,其結果是學生對所做實驗內容印象不深。在平時上實驗課時,經常出現這種現象:當實驗得不到正確結果時,學生常常應付了事;教師催要實驗報告時,他們就按課本內容或憑猜測填寫實驗結論,這樣既達不到實驗教學目的,也培養不出符合崗位要求的專業人才。
(4)實驗考核體系不能很好地反映學生的能力。以往實驗考核僅以學生實驗報告成績作為最終成績,這種考核模式存在以下弊端:教師的主觀性較強;學生抄襲現象難以避免,有些學生在實驗不成功時,抄襲他人實驗數據;學生實驗操作技能不熟練。這種實驗考核方式不能真正反映學生的實驗素質,與開設實驗課程的目的背道而馳。
(1)整合實驗教學內容,統籌安排實驗項目。根據藥學專業特點將各門化學實驗課程有機結合起來,統籌安排實驗項目,精選內容,減少陳舊、重復、驗證性實驗,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注重培養學生的基本實驗技能和實驗創新能力,把對學生各項技能的培養任務分解、落實到各個相關學科教學中,做到既有機聯系又不出現重復,形成“大化學”實驗教學體系。
實驗內容可設計為:①有機化學實驗室常識(應知部分),包括有機化學試劑的一般知識、有機化學實驗室安全環保常識、有機化學實驗室常用儀器等。②有機化學實驗室基本操作(應會部分),包括熔點測定技術、沸點測定技術、重結晶操作技術和萃取操作技術等。③物質的制備、分離及有關檢測(技能訓練與強化部分),包括具有代表性的有機合成,重點訓練回流、蒸餾、分餾、水蒸氣蒸餾、帶分水器的回流操作。在教學過程中,將化學實驗室常識、基本操作和物質檢驗等內容分解于各個制備實驗中,邊講邊練,講練結合,并通過具體實驗將制備、分離及有關檢測內容有機結合在一起,在分層次、分步驟培養學生操作技能的同時,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將理論更好地運用于實踐中。
(2)從基本操作做起,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藥學專業學生需要參加藥劑員職業資格考試,必須掌握規范的實驗操作技能。在中學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很少對學生的實驗操作進行認真指導,使學生形成了一些不良的操作習慣,如滴管倒置、移液管用拇指按壓等;不仔細觀察實驗現象,不能及時記錄實驗現象或數據;不能用實事求是的態度對待實驗結果,有時甚至修改實驗數據。另外,做實驗時沒有“量”的概念,不控制試劑用量,非常隨意,實驗結果的準確性也難以保證。為解決上述問題,我們加強基本操作訓練,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活動,充分貫徹可接受原則,按照職業資格考試要求,把握技能考核點,進行嚴格的達標訓練,使學生熟練掌握化學實驗操作技能,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為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打下堅實基礎。實驗教學中,首先,教師認真做好演示實驗,說明操作不規范導致的后果。同時,注意觀察學生的操作情況,發現不規范操作及時糾正,并反復示范。其次,要求學生養成隨時記錄實驗現象或測量數據的習慣,實驗失敗時,分析失敗原因,并在課后補做。最后,在實驗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杜絕弄虛作假現象,讓學生認識到涂改數據的不良后果。
(3)改變傳統的“三中心”教學模式,建立實驗教學新模式。在實驗教學中,采取“學為主體、教為主導”的教學方法,改變過去填鴨式、灌輸式教學方式,注重啟發式、互動式、研究式教學方法,積極推行自主性學習、合作性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等學習方式。如在“乙酸乙酯”實驗中,根據物質制備的一般過程,采用討論式教學方法,由學生提出制備乙酸乙酯的可行方案,并對方案進行討論、比較、歸納,設計出物質制備的實驗方案,最后由教師進行評價(包括原料的獲取、利用率,實驗的可操作性等方面)。當實驗方案確定后,再進一步討論保證實驗成功的關鍵因素(實驗條件的選擇與控制),然后進行物質制備,最后討論物質的分離與提純。教師應向學生指出優化設計方案遵循的原則:原料廉價,原理綠色,條件優化,儀器簡單,分離方便。在具體教學中可按照從特殊到一般的規律總結出物質制備的過程和設計實驗方案的方法。這樣就能讓學生在親自動手的探究性實驗中保持積極、主動參與狀態,在知識的探究過程中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4)改進教學手段,改革教學方法。有機化學實驗教學內容較多,而實驗課時又相對較少,為解決這一矛盾可采取以下措施:①采用多種實驗手段進行教學。在實驗教學中,可以通過先觀看錄像等手段讓學生對基本操作有一個初步認識,然后再把這些操作技術融入到基本實驗中進行練習,這樣就可在較少的時間內融入較多的實驗內容。②實施項目化教學,創新實驗教學模式。實施以項目化教學為主的實驗教學,是通過師生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大部分高職學生沿用中學學習模式,缺乏主動獲取知識的欲望,缺乏應用知識的能力,而項目化教學能讓每位學生都參與教學活動并主動學習。具體操作是:①確定項目任務。確定項目任務時應特別指出技能以外的職業能力要求。例如,在“阿司匹林的制備”實驗中,除要求熟悉酰化反應原理外,還要求學生掌握重結晶、抽濾等基本操作技術,實驗結束后要保持實驗室整潔等。②制訂計劃。學生以預習報告的形式呈現工作計劃。以任務為載體,要求學生寫出詳細的預習報告,預習報告中要留有填寫數據及結果的地方,待實驗結束后填寫。③實施計劃。教師先講解具體的操作以及實驗中的注意事項,然后讓學生分小組完成實驗任務,并將實驗數據及結果填寫在預習報告上。預習報告既是學生制訂的計劃,又是學生最后上交的實驗報告,避免了重復書寫,并且也消除了課后寫實驗報告時相互抄襲數據的現象。在實驗過程中,還要發揮優秀學生的傳幫帶作用,讓先完成實驗的學生輔導有困難的學生,既彌補了師資力量的不足,又培養了團結協作精神。
(5)建立高素質的實驗師資隊伍。實驗教學不僅可以傳授知識和技能,還可以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實驗教師肩負著傳授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的重任。因此,高職高專院校必須要有一支高素質的實驗師資隊伍。首先要轉變實驗課只是輔助性教學的看法,確立實驗教學在學校教學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具體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將實驗教師隊伍建設納入院校整體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實驗人員的進修培訓和職稱評定與理論教學人員同等對待。②設立綜合實驗課和與之對應的專用實驗教研室,確定實驗課程負責人,建立實驗主講教師制度,并負責實驗課程建設。實驗課程建設包括實驗教學內容的選擇、實驗教材的編寫、實驗指導教師的聘任、實驗教學質量的評估和實驗教學改革的研究等[2]。③鼓勵實驗人員參與各項科研活動。具備條件的實驗人員可獨立承擔實驗教學任務,并多形式地開展在職實驗人員的業務進修,提高實驗人員整體水平。④讓剛參加工作的青年教師先到實驗室工作,經過一段時間的技能培養后,再從事理論課教學工作。
(6)完善實驗考核機制。改進考核方式,采用過程性多元化評價方法,包括筆記(課堂筆記、預習筆記、實驗記錄及數據處理過程),實驗報告(規范、整潔、儀器裝置圖準確無誤、有問題討論及實驗體會),巡檢(出勤、紀律、實驗態度、操作規范性、值日情況、產品質量及數量等),實驗理論考試成績及實驗操作考試成績。采取過程性考核評價機制有利于準確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能夠公正地給出成績評定,同時也為教師有目的地開展教學活動指明了方向,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通過理論考核,了解學生對實驗原理、實驗操作中應注意問題的掌握情況;通過操作考核,了解學生對必須掌握的實驗技能的熟練程度;通過平時實驗情況進行量化考核,可督促學生端正實驗態度,促進學生提高自身實驗能力[3]。
通過改革有機化學實驗教學,發揮了實驗教學的重要作用,使學生能用較少的時間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技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后續課程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1]賀冬秀,雷小勇,高治平.藥學專業實驗室建設與改革初探[J].藥學教育,2006,22(3):42-44.
[2]葉榕.注重動手能力培養 加強專業素質塑造[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2(1):32-34.
[3]張景佳,林勵,范慶亞.藥學類專業實驗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07,5(3):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