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排球作為三大球之一,是比較受歡迎的一項運動,在體育運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排球課也是中學普遍開設的體育課程教學內容之一,但是在中學排球的開展狀況并不理想,因為學生對排球的興趣不高,導致在排球課上的學習的質量下降,技術掌握比較差。面對當前出現的中學學生對排球的學習興趣不濃的現象,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從教學實際出發,就如何在中學排球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針對性提出了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和建議,以提高學生在排球課上的學習質量,推動中學排球的開展。
關鍵詞:興趣教學法;中學;排球教學;應用
排球運動是能夠增進學生身體健康、培養與鍛煉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頑強拼搏、英勇果斷、機智靈活、團結協作等優秀品質的運動健身項目,中國女排的精神也曾鼓舞了幾代人,并以女排精神作為自己工作和學習的動力。但排球在中學的開展并不理想,原因主要是因為排球自身的特點和競技化降低了學生學習排球興趣。教學手段及方法的缺陷,過多追求動作技術的學習,造成了教學內容枯燥無味。學生很少體驗到排球運動帶給他們的快樂感和成功感,最終不能激發學生對排球的興趣。本文將從以下幾方面闡述在排球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培養他們的持續學習排球的興趣。
1 “興趣教學法”的概述
1.1 “興趣教學法”的概念
“興趣教學法”主要是指以培養中學學生的排球學習興趣和提高排球教學質量為前提,以體育游戲等趣味性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在排球教學中提高學生對排球學習的興趣,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排球課學習當中,提高課堂學習的質量,同時創造輕松的課堂環境,營造了良好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從而促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排球鍛煉中來,進而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1.2 “興趣教學法”的教學目標
“興趣教學法”的具體目標是使學生能積極主動的、創造性的參與排球學習,在課堂中能夠集中精力學習,基本掌握排球的基本知識、技術、戰術與技能;培養學生學習排球興趣、自我進行排球鍛煉的能力和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掌握科學的排球鍛煉的方法,為終身進行排球鍛煉打下堅實的基礎;培養學生競爭意識和勇敢頑強、拼搏進取、團隊合作的精神,幫助學生獲得多種情感體驗;增強學生心理承受能力,為學生創造輕松愉快、生動活潑、興趣盎然的學習環境,提高排球課堂學習的質量養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1.3 “興趣教學法”的教學程序設計
1.3.1 精心設計每一次課的排球教案。課前教師根據精心設計成多種排球游戲,并將排球技術進行優化組合。而且每次課的游戲不能重復,體現新穎性,學生的學習興趣會更高。
1.3.2 實施教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機動地安排學生進行排球游戲、分組合作、分組競賽、排球組合技術練習。
1.3.3 教師根據學生課堂將要學習的內容,通過相關的體育游戲導入到課堂教學當中,以提高學生對該項技術的學習興趣。
1.3.4教師在課后給學生布置設計小游戲的作業,在下次課中將學生設計的游戲導入到課堂教學中,并且讓學生自己組織,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排球課堂學習的質量,讓從中感覺到成功感。
1.3.5教師在排球課堂的教學當中,經常運用肯定、鼓勵、尊重、信任的語言,對學生的行為表現進行評定,給其以鼓勵。鼓勵性評價能使學生改變消極的心態,增強其參與的信心和主動性。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體會成功的喜悅和成就感,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會更加努力。
2 中學排球教學中運用“興趣教學法”的必要性
2.1 “興趣教學法”符合教學大綱指導思想的需要
2002年8月教育部通知指出,教學內容要以人為本,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興趣愛好,教學方法要講究個性化和多樣化,提倡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多變互助活動,努力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創造性[1]。在《綱要》精神的指導下,許多學校針對排球課的教學進行了一定的改革,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在排球課上的學習興趣,但是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還是存在一定的缺陷。目前,教學方法陳舊化依舊是中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例如:目前許多學校中參加排球鍛煉的人很少,排球場上門可羅雀,甚至存在排球場改為羽毛球場用的現象。學生非常討厭上排球課,在學生的期望與排球課教學之間出現了一些矛盾。這是源于傳統的排球教學方法就是以單一、枯燥的技術為主要內容,以重復單項技術動作練習為主要手段,趣味性的游戲和比賽在教學中安排的比重太少,缺乏對學生情感體驗的關注,這種枯燥、單調、死板的教法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很難從學習中體驗到運動的樂趣和成功的快感,導致了排球課上教學質量不高,課下無人玩排球的現象。因而,在中學排球課教學中運用“興趣教學法”,即把“以人為本”、“終身體育”的思想真正融入到了排球教學中,從教學方法上著手設計教學,靈活機動地安排學生進行排球游戲、分組合作、分組競賽、排球組合技術練習來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2],活躍課堂學習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進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游戲活動中學習技術,使學生產生新奇感和愉悅感。此外,依據學生興趣設計的排球組合技術教學也能使學生產生新鮮感,有助于學生掌握技術的連貫性和實用性。因此,依據《綱要》精神設計的興趣教學法能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把以“學生為本”的思想真正融入到了排球教學中。
2.2 “興趣教學法”是培養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需要
“終身體育”,顧名思義就是養成一生鍛煉的習慣,而中學體育是學生接受體育教育的一個初級階段,也是形成終身體育觀的關鍵階段,能否形成良好的終身體育思想直接受到中學體育教育的影響。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思想,首先要讓學生對體育產生興趣,對該項運動熱愛,只有這樣學生方能對體育鍛煉保持高度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從而養成終身進行體育鍛煉的習慣。所以說,體育興趣是終身體育的基礎。中學體育教學應該把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作為體育教學的重要目標。“興趣教學法”是以培養中學學生的排球學習興趣為出發點,靈活運用形式多樣的、有趣味性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來激發中學學生學習排球球的興趣,從而促使更多的學生參與排球鍛煉,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3 結論
在中學排球教學中,“興趣教學法”遵循體育教學的基本規律,根據學生的興趣發展需要,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以體育游戲等興趣手段來促進學生在排球課上的排球基本技術、戰術的學習。同時,“興趣教學法”是優化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學排球教學把培養學生的排球興趣作為教學的重要目標。而排球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和個性特點,因材施教,靈活運用多樣化、興趣化的教學方法,去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中學學生在排球教學中學習排球的興趣,從而促使更多的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排球運動中來,進而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為終身體育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推動中學排球運動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國家教育部體育衛生司.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Z].2002.
[2]潘紅霞.淺談“興趣教學”在高校女生籃球選項課中的運用[J].赤峰學院學報,2011(3).
作者簡介
吳驍,男,漢,成都市第三十八中學,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