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慧
隨著新課標的實施,高中歷史的教學與復習方法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這就需要教師轉變觀念,改變過去那種在課堂上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轉變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達到全面發展,實現素質教育的目的。
1 更新學習觀念,培養全面能力
新課標的施行,改變了我們傳統的教學方式,這就需要教師和學生來共同適應教學方式的轉變。我們應該思考一下:新課標的施行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新的觀念?比如,教材是教學的重要工具,但卻不應該拘泥于教材,要敢于打破常規,接受新的教學理念,以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大化;教師在講授課程的過程中,要注重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和社會發展實際,以有效整合生活經驗、學科知識與社會發展三個方面的內容;另外在進行傳統的課堂講授方法的同時,還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與研究性學習。
以上這些觀念需要我們接納、吸收,并且貫徹于平時的歷史復習過程之中。在實際操作層面來看,我們在觀念轉變上應該關注以下幾點。
1.1 重視“構建課程”,提高教學能力
在很長一段時期里,我們的高中歷史教學都是以課本為中心,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普遍都認為教學和考試必須嚴格遵循課本的內容,于是教師為了取得好的教學成績而讓學生背書、做題,大搞“題海戰術”,走進了求偏求難的怪圈。
這次新的一輪高中歷史課程改革,打破了過去教材編寫上由一兩家出版社壟斷的局面,推動了高考命題方式的變革,使得任何一本教材都無法成為復習的固定藍本,必須由教師來整合新課標的各項內容,重新解析知識點,引導學生有效地復習。通過精細化的重組,將教材的知識點剝離出來,讓學生明白自己要掌握什么內容?掌握到什么程度?內容之間的關系如何?教師在復習過程中,應該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點的闡釋與運用,對知識點內容的挖掘與聯系。
通過以上幾種方法,能夠有效提高復習效率,使學生的成績穩步增長。
1.2 改變教學方式,提倡“設計學習”
做為一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考慮的是怎樣教,而不是學生怎樣學。既然高中復習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取得更好的成績,那么,我們就應該樹立“以學生為本”的備考觀,歷史復習必須從勤奮型向效益型轉變。
這種“設計學習”的方式要求歷史教師應該把復習的側重點放在導讀、導學、導練、導評這幾個方面上。
導讀,即引導學生做讀書筆記、編寫讀書提綱、提煉學習要點。采用“學案”這種方式來規范學生的預習就是一種非常好的做法。
導學,即教師對重點難點內容的釋疑解惑,還包含著教師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導練,即教師對復習試題的選擇和把握,試題應該有目的性、針對性、有效性,避免題海戰術。
導評,即教師對復習試題的講評。評要到位,切中要點,而不能漫無目的,達不到實際效果。
1.3 注重復習效率,反對疲勞戰術
中學高考復習的方法一直是爭分奪秒,加大復習強度,這樣雖然可能在短期內見效,但長此以往,不但學生的身體吃不消,而且會適得其反,并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成績。只有科學備考、注重效率才是高效的復習策略。
首先,要堅持研究性學習,準確把握主干知識的脈絡,并且要使復習的難度與高考的難度相近,以使學生適應高考的命題方式。
其次,復習課要精講多練,教師要講得明白,講得精彩,學生要提高探究能力,提高接受能力。
第三,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考試技能。高考關乎學生的命運,使學生考一個好成績便成了教師的任務。因此,培養學生的答題能力就成了復習中的重要環節。
1.4 改變粗放教學方式,注重教學細節
為了應對現在高考多變的命題方式,因此加強基礎知識是我們的有力武器。
首先,通過讀書去落實。要引導學生帶著目的去讀書,比如《中國民族工業的短暫春天》一課,要落實時間、區域分布、工業類型、發展速度、特征、影響等幾個面去把握知識點,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歸納總結能力。
其次,通過遷移去落實。例如可以通過課本、地圖以及課外資料等不同方式來強化知識點的記憶,還可以觸類旁通,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通過聯系去落實。新課標歷史教材不同于舊版,并不是按時間順序來敘述歷史事件,而是通過不同的專題來講述,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把歷史教材中相關聯的內容加以聯系,形成一個全面系統的知識網絡。
2 復習進程的規劃與策略
現在高三歷史復習中比較成熟的模式是三輪復習法,第一輪復習基礎知識,第二輪培養綜合能力,第三輪進行強化訓練。實踐證明,這是一種比較有效的復習方法。
第一輪:我們要引導學生建立一種通史式的復習架構,即吃深吃透考試大綱,整理出歷史的時序體系,然后將教材中各專題的知識點分配到這一體系中去,使學生對通史有一定的把握。
第二輪:這一輪的復習在第一輪的基礎上進行深化,把學生尚未掌握或未完全掌握的知識點歸納起來,獲得一個規律性的知識框架。
第三輪:這一輪的主要復習方法是歸納考點,并進行強化訓練,這時要注意模擬試題的質量,做到少而精,不搞題海戰術,培養學生的答題感,使每位同學找到答題的最佳路徑。
3 幾條復習準則
3.1 復習必須及時,并時常溫習
如果對初步記憶的知識進行溫習,及時鞏固,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這說明每一次復習得多的知識而重復次數較少,不如復習范圍小而次數多的效果好。
3.2 要進行系統、綜合的復習
不能把復習看做是單純的重復,而是一個把知識綜合化和系統化的過程。所以復習時不要單純記憶教材,而是要重新組織教材的知識點,這樣才能促進復習效果的深化。
3.3 復習要有計劃
復習要有計劃,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不能搞突擊復習,或者漫無目的的復習,這樣的復習效率不能得到有效提高。
3.4 復習不能千篇一律
要根據不同的復習內容,選擇不同的復習方法,如果不管復習內容,方法千篇一律,一定會使人疲勞甚至厭倦,達不到好的復習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