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云華


摘 要:錯誤是第二語言習得過程中產生的一種不可避免的現象。本文首先分析了失誤和錯誤兩種本質不同的語言現象,然后闡述了對待錯誤的原則和時機選擇,最后介紹了糾錯的方式及主要特征。
關鍵詞:英語口語;錯誤;糾錯方式
1 正確區分失誤和錯誤
任何語言的學習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內化過程,不同的學習者會犯不同的語言錯誤。如何糾正以及怎樣糾正英語課堂上學生的口語錯誤是值得關注的一個話題。教師和學生都必須清楚的一個事實,就是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錯誤是不可避免的。透過學生的在掌握目的語的過程中所犯的錯誤,教師才能知道學生最難于掌握的東西,容易混淆的概念和需要彌補的不足之處。然而,如果教師對學生所犯錯誤看法不同,就會導致老師處理錯誤的方式不同。有的教師每錯必糾,有的視情況有時不予糾錯,有的概不糾錯。談到糾錯,應該區分錯誤和失誤這兩個概念。語言失誤和語言錯誤是語言學習中兩個不同的現象。失誤是指表達中的錯誤,有時偶爾說錯或是口誤,是說話人自己有能力判斷出來的一時表達的錯誤。每個人無論是說母語,還是說外語,都會有出現失誤的時候。應發現失誤事出偶然,與語言掌握程度無關。當努力克服或認真對待時,失誤是可以避免的。然而,錯誤則多是由于語言知識欠缺引起的,即使加倍注意,都免不了會犯的。因此,教師關注的重點應該放在學生的語言錯誤而不是語言失誤,做出正確的判斷。
2 糾錯的原則
在英語課堂上,學生在與教師或同學交流時會出現口語錯誤。如果教師對這些錯誤有錯必糾,勢必會打擊學生交流的積極性,影響學生英語表達的流利性。但如果教師對學生的錯誤聽之任之,不及時糾正,這些錯誤又可能導致學生的第二語言學習的石化現象(fossilization)。那么,學生為什么會出現錯誤?很多教師采用易控制的教學活動,但往往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英語教師,尤其是從教多年的英語教師,要想避免師生之間出現代溝.就要了解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了解他們平時談論的主要話題、經常閱瀆的報紙和愛看的電影或電視節目、崇拜的明星、未來的打算、喜歡的運動項目以及喜歡的旅游景點等。只有以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體驗為基礎,教師才能設計出學生感興趣的活動。
不同的教師對錯誤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僅僅知道區分錯誤和失誤是不夠的。能區分二者并不意味著教師糾錯的方式方法是合適和有效的。在糾錯時需要清楚任務或者活動強調的是準確還是流利。研究表明,三類錯誤需要得以處理:1. 高頻錯誤;2.嚴重錯誤;3.影響聽者理解的錯誤。然而,同時還需要一定語氣和適當的內容選擇來傳情達意。從總體上看,應該強調流利、準確平衡發展的原則。
3 糾錯的時機選擇
糾錯時機通常分為立即糾正,滯后糾正和延遲糾正。一方面,不同的糾錯時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負面情感影響和認知效果,進而對不同情感和認知特征的學生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把握糾錯時機的時候,應從學生出發,充分考慮學生的情感和認知差異,找出平衡點,使得糾錯行為既能收到最佳的認知效果,又能把負面情感影響降低到最小程度。
一般在交際中斷時糾錯,在學生進行英語口頭表達時,最好不打斷他。如果學生發言時偶爾犯了一點小錯誤,不立即打斷是明智的。如果其中帶有一些帶有共性的錯誤,教師可以默記在心里,待其發言結束后再予以糾正。
4 糾錯的方法和技巧
糾錯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和技巧:其一,直接糾錯。許多教師認為在學生犯錯時,馬上指出錯誤是為學生好。許多研究成果表明,糾錯應在必要時為好而且一般來說,暗示糾錯比直接糾錯更易于學生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保持自尊和增強自信心。如果每錯必糾并且不注意糾錯方法,極易導致學生口語交際焦慮癥。其二,暗示糾錯。提倡教師師多用暗示糾錯方法。暗示糾錯包括升調提示、問題提示、復述更正和肢體語言等等。升調提示即用升調重復學生錯誤的地方,引起學生重視。以下的糾錯方式可供英語教學過程中予以借鑒。
1.顯性糾錯。教師明確指出學生的錯誤,并告知正確的語言形式。
S:There is a little milk in fridge.(冠詞錯誤)
T:in the fridge.(給出冠詞)
2.重述。教師不直接指出錯誤,而是隱形的修正學生錯誤并重述。
S:He like pop-music.(時態錯誤)
T:Yes, he likes pop-music.(此時likes應重讀)
3. 要求澄清。學生表述的信息未能被理解,或學生的表述中存在錯誤的情況下,教師要求學生重述或重新組織語言。
S: There arent many hotels in this town.(hotel出現讀音錯誤)
T: Again?(教師此時升調)
4.元語言提示。對于學生的錯誤,教師并不給出正確的語言形式,而是對學生的錯誤進行評述,或提出如 “Do we say it like that?” 或“Thats not how we say it in English.”
5.啟發式反饋。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How do we say that in English?)或言語停頓的形式(Its a…)或要求學生重組語言(Say that again),引導學生表述出正確的語言形式。
6.重復。教師重復學生錯誤并用語調的變化引起學生的注意。
S: I have some money in my pocket.(學生將pocket錯誤的讀作為/pakit/。)
T: In your pocket?(教師以升調重復學生的讀音錯誤,引起學生注意。)
S:oh, my pocket.(學生正確的自我糾正。)
5 結語
英語語言的表達錯誤是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不可避免的問題。但是,從一定意義上講,英語語言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出現錯誤,糾正錯誤,再犯錯誤,再改正錯誤,逐漸接近目的語的螺旋上升、漸進的過程。糾錯是英語教學活動中極其重要的環節。教師對什么是錯誤、應不應該糾錯、怎樣糾錯、何時由誰來糾錯,以及采用何種策略來糾錯等問題都應當認真深入思考,以便于學生的錯誤得以一定的糾正,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Corder,S.P.Thesignificanceoflearnerserrors[J].Inter-nationalReviewofAppliedLinguistics,1967,(5).
[2]Corder,S.P.IntroducingAppliedLinguistics[M].Harmondsworth:PenguinBooks,1973.[3]Burt,M.andKiparsky,C.TheGooficon:ARepairManualforEnglish[M. Rowley,Mass:NewburyHouse,1972.
[4]杜曉新,馮震.元認知與學習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于萍.論元認知與英語閱讀[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3,(5).
[6]王學文,常運瓊.元認知與英語閱讀理解教學[J].教學園地,2008,37(6).
[7]丁海梅. 2006. 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糾錯方式的調查與分析 [J]. 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 (6): 14-16.
[8]劉曉敏. 2006. 中學生英語錯誤類型分析及對策 [J]. 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版), (2): 27-30.
[9]牟金江. 2004. 語言錯誤分類及其糾錯策略 [J]. 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 12(4): 1-4.
[10]倪文君. 2004. 重鑄糾正學生英語語法錯誤的效果研究[MA]. 浙江師范大學: 未出版碩士論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