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
〔關鍵詞〕 職業教育;計算機專業課;有效課堂;背景;
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03—0055—01
本文是針對在新教材背景下中職計算機專業課如何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為建立積極參與、互動討論、面向全體、立足學生發展的新課堂所作的一些嘗試和總結。
一、有效課堂思想提出的背景
目前中等職業教育的基本現狀是:1.學生入學成績差異很大,素質參差不齊,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缺少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基礎差,習慣差;2.生源地域性廣,家庭環境差異較大,入學時學生所具備的計算機知識和電腦操作的水平差異明顯;3.在其他如興趣、愛好、意志、品質、性格等各個方面的差別同樣較大。如果延用傳統的滿堂灌、講、練、考,忽視學生的差異,就會不可避免地造成一部分學生學不懂、學習吃力,以至于產生厭學的情緒,長期發展下去就會放棄學習。因此,在這種中職教育的現狀下,我們提出了“有效課堂”的思想,“以學生學習為根本”,學生占主導地位,教學過程緊緊圍繞學生的學習過程展開,教師在其中只扮演一個引導者和參與者的角色。
二、構建有效課堂的實施策略
1.調整和組織教學內容
(1)立足教學目標,總體把握,以目標為線索貫穿教學始末
對教學內容首先要有個整體規劃,去除一些舊的、落后的內容,補充一些新的、先進的、與我們生活貼近的內容與實例,促進學生運用來自現實生活的個性化經驗去理解、把握所要學習的知識。
(2)重視課堂教學中的突發教學資源,挖掘學生自身所隱含的教學亮點
不要奢望課堂教學會一直按著我們的設計按部就班地進行,學生的想法是天馬行空式的,所以有時他們會提出一些教師始料不及的問題,卻能收到一樣的效果。有可能一個問題、一種答案就能為我們提供一個不一樣的思路,成為我們不可多得的教學資源,所以教師不要碰到跟我們的思路不一樣的想法就全盤否定,這樣會嚴重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一定要正確引導,挖掘學生身上的亮點。
2.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科學研究表明,學習興趣是構成學生學習動機的必要條件,只要學生對某一方面、某一知識點感興趣,他就會自主地進行鉆研,上課就會更加集中精神,在課外大量搜集相關資料,自主地去學習,提高學習的效率。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強化學生的情境體驗、探索體驗和成功體驗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即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習需求且維持學生的興趣。
3.引導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
首先,學習是一種思考的過程。新課程提倡“讓學生學會學習”,計算機專業教師該如何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呢?我們傳統的教學方法都是教師先進行演示,學生再進行實際操作,按部就班地進行教與學,這樣往往抹殺了學生思考與創作的機會,因此,我們提出了新的學習方法。例如,在EXCEL中關于分類匯總的學習,我們給出要求和樣文,然后讓學生自己去做,學生在自己做的過程中會碰到許多問題:“分類字段、分類方式在哪?”“怎么我做出來的和樣文不一樣?”等等,最后教師再一一解答:“在作分類匯總時一定要先以分類字段為關鍵字進行排序,然后按要求排序。”這樣既解決了教學重點、難點,又培養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4.輔助策略——“小助手”
在以學生為主的課堂中,學生會不定時地出現問題,需要教師逐一解決,但是教師只有一個,這就造成了學生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影響到整個教學的進程和效果。為了解決這個矛盾,我們可以利用“小助手”策略,需要我們平時在教學中多注意觀察一些做得又快又好的學生,及時鼓勵表揚,并讓他們在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的同時協助教師,對學習比較困難的學生進行一對一的輔導。這樣做的效果是明顯的,不僅完成學習任務,而且加強了對問題更深層次的理解,提高了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增進了同學們之間的感情,培養了互相幫助、相互促進的意識。所以,這種“小助手”的輔助教學策略,也能為以后進行研究性學習、協作學習提供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
事實證明,在中職計算機專業課教學中推行有效課堂教學,有利于積極促進教師和學生的思想觀念轉變。在實施效果較好的班級,課堂氣氛有了很大的改善,學生積極地參加討論,自己動腦子思考,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在有效課堂教學體制下,減輕了學生的心理負擔,提高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了自信心,有利于學生畢業后找到一份適合自身發展的工作崗位。
編輯:張 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