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翠 楊定華
【摘要】文章主要研究了中國國際貨物貿易對服務貿易的促進作用。利用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2001-2012年各年度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的數據,文章建立回歸模型,運用EViews6.0最小二乘估計程序進行回歸分析。回歸分析的結果支持理論預期,證明了中國國際貨物貿易的確對服務貿易起到了促進作用。
【關鍵詞】貨物貿易 服務貿易 實證研究
一、前言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空前重視國際貿易,十分依賴出口這輛經濟馬車的拉動來發展經濟。當前,中國的國際貿易主要分為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兩個重要領域。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國際服務貿易領域的競爭也日趨激烈,所以中國應該更加重視和發展國際服務貿易。事實上,要發展國際貿易,就不能把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割裂開來單獨發展,而應該講究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的協調發展。通過貨物貿易產品結構轉型與升級、服務貿易領域的創新與升級,來提高中國國際貿易的綜合實力,而非單獨提升貨物貿易或服務貿易某個領域競爭力。當然,促進中國國際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的協調發展,認識和了解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的關系非常重要。
文章正是基于這一考慮,重點分析了中國國際貨物貿易對服務貿易的促進作用,并利用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2001年至2012年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相關數據對此進行了實證分析。當然,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有總量與分量之分;分量中又可以劃分為進口與出口兩個部分。受文章篇幅所限,文章重點研究中國國際貨物貿易總額變動對中國國際服務貿易總額變動的影響,其他的方面留待作者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斷完善擴充。
二、理論分析
毋庸置疑,作為國際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國際服務貿易對于經濟總量的增長具有非常積極的貢獻,這一點得到了諸多學者的高度認同。比如,熊啟泉、張琰光(2008)研究了中國國際服務貿易對中國經濟增長的積極促進作用。他們的研究1982年至2006年服務貿易進口額、服務貿易出口額以及服務貿易總額的數據,建立了出口擴展型總量生產函數模型并把同年度的物質資本投入總量和人力資本投入總量帶入以上模型。通過實證研究,發現1982年至2006年間國際服務貿易對經濟總量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19%。發展了服務貿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國際貿易分為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兩個領域,要提升中國國際貿易的綜合競爭力,需要雙管齊下,兩手抓、兩手硬。在貨物貿易國際競爭力增強的同時,提升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事實上,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是可以互相補充、協調發展的。雖然,中國國際服務貿易在國際貿易總額中只占到11%左右的比例,但是在時代大發展的背景之下,世界服務經濟的發展勢頭已然顯現,中國服務貿易領域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所以,很有必要研究中國國際貨物貿易與中國國際服務貿易的關系。在這個研究領域產生了豐碩的研究成果。比如,徐光耀(2010)在其博士論文中重點研究了中國國際貨物貿易與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之間的互動關系。其研究先是從總量上進行了分析,得出了中國國際貨物貿易總額變動與中國服務貿易總額變動的相互關系。其后從分量上,對中國國際貨物貿易進口額變動與中國服務貿易進口額變動的關系、中國國際貨物貿易出口額變動與中國服務貿易出口額變動的關系。
貨物貿易對于服務貿易的促進作用無非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貨物貿易成為了服務貿易的重要載體。有些特殊的服務貿易借由貨物貿易這個重要載體能更好地實現。比如文化服務產品(如音樂、電影、書籍)的貿易依托于特殊貨物貿易產品(如唱片、影碟、書籍)的貿易發生。
第二,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復合。某些貨物貿易中融和了服務貿易的重要要素,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實際上成了復合整體。比如,當前的許多貨物貿易產品愈來愈重視創新元素、工藝設計、文化價值附加、售后服務等元素,而這些元素實際上是服務貿易的元素,只不過是服務貿易融入貨物貿易行為之中。
第三,貨物貿易增加了服務貿易的需求。貨物貿易有時能夠增加服務貿易的需求,比如許多貨物貿易中的產品需要進行產品設計、廣告宣傳、營銷,而產品設計事實上是一項服務、廣告宣傳是一項服務,營銷也是服務貿易的重要元素。此外,貨物貿易中的產品需要經過運輸配送,而運輸配送也是一項服務。所以說,某些貨物貿易實際上也增加了服務貿易的需求。
第四,貨物貿易提升服務貿易的品質。以國際旅游為例,旅游講究吃、玩、購一體,這使得旅游服務與貨物貿易的相關性大大增強。如果旅游服務區有很好的基礎配套和怡人的自然風光,再加上獨具特色的民俗物件、地方特產,無疑更能加深消費者對服務品質的感觀與認同。
凡此種種,都表明了中國國際貨物貿易對中國國際服務貿易的積極促進作用。貨物貿易成為了服務貿易的重要載體、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復合、貨物貿易增加了服務貿易的需求、貨物貿易提升服務貿易的品質這四種形式也表明了,隨著時代的發展,未來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的關系將更加緊密,融合度更加密切。甚至說,未來,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的界限將越來越模糊。
從理論分析還說明,不僅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聯系緊密,跟進一步地說,貨物貿易的發展也將促進服務貿易的發展。貨物貿易的發展促進服務貿易的發展從總量上來分析,則應該是貨物貿易總額的增加應該能夠帶動服務貿易總額的增加。如果把話說得更加明確一點,中國國際貨物貿易總額的增加,也將帶動中國國際服務貿易總額的增加。
三、實證分析
(一)模型設定與變量選擇
上文對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的四種互動關系進行闡述,進而推理出:中國國際貨物貿易總額的增加將帶動中國國際服務貿易總額的增加。為論證中國國際貨物貿易總額對中國國際服務貿易總額的影響,文章構建了以下模型:
FWt=c+αHWt+ε (方程一)
公式一中,FWt表示t年度中國國際服務貿易總額,HWt表示同期中國國際貨物貿易總額。c、α分別為待估計參數,ε為其他隨機影響因素,下標t代表時間序列。
(二)數據來源及數據處理
文章的分析主要從中國國際貨物貿易與中國國際服務貿易的總量上來展開,故而文章主要選取了2001年至2012年各年度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中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進口額、出口額計算出相應年度中國的服務貿易總額與貨物貿易總額。
(三)實證結果
1.序列的平穩性檢驗(ADF單位根檢驗)。由于文章采用的數據包含時間序列數據,可能會存在單位根,需要對此進行序列的平穩性檢驗。本文采用ADF單位根檢驗法檢驗序列的平穩性。
由表一可知:FW序列和HW序列在1%、5%、10%各級顯著性水平下,ADF統計值均落在了接受域,所以均接受原假設(存在單位根),所以FW序列和HW序列均不是平穩序列。對原始序列進行二階差分處理后,單位根檢驗結果如表二。
由表二可知:雖然FW原始序列和HW原始序列均不是平穩序列,但是進過二階差分處理后,在5%(或者10%)的顯著性水平下,ADF統計值均落在了拒絕域,所以均拒絕原假設(不存在單位根),二階差分序列為平穩序列。
2.協整檢驗。協整關系檢驗的主流方法有兩種,分別是E-G兩步法和Johansen檢驗法,其中E-G兩步法操作比較簡便,但是只適用于兩個變量之間的協整檢驗;Johansen檢驗法可以檢驗多個變量之間的協整關系。此處僅針對兩個變量,故選用E-G兩步法檢驗即可。經過檢驗,得到如下表結果:
由表三可知,在5%(或者10%)的顯著性水平下殘差e序列是平穩的,這也就意味著FW序列和HW序列之間存在協整關系。故,可以就FW序列和HW序列進行回歸分析。
3.趨勢圖分析。
從圖1可以看出,中國國際貨物貿易總額與中國國際服務貿易總額之間的存在正相關關系,變化趨勢十分明顯。
4.回歸分析。經過Eviews6.0最小二乘估計程序的處理,得到估計的回歸方程如下:
FW=0.12HW-69.93+0.32AR(1)-0.44AR(2)
(28) (-0.69) (0.88) (0.39)
R2=0.991,F=240.53,DW.=1.98
從經濟意義檢驗的角度而言,HW前回歸系數為正,表明貨物貿易對服務貿易有促進作用,符合理論預期。從統計意義上的檢驗來說,模型可絕系數達到了99.1%;F統計值為240.53,模型能通過顯著性檢驗;十分理想,DW.值接近2,比較合理。
四、小結
經過理論分析,我們可以知道,中國國際貨物貿易與中國國際服務貿易密切相關:貨物貿易成為了服務貿易的重要載體、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復合、貨物貿易增加了服務貿易的需求、貨物貿易提升服務貿易的品質。這四種形式的互動關系也證明了,貨物貿易的發展可以促進服務貿易的發展。不難推理到,中國國際貨物貿易總額的增加會帶動中國國際服務貿易總額的增加。
經過實證分析,中國國際貨物貿易確實對服務貿易產生了重要影響。中國國際貨物貿易總額每變化1個單位,可以使得中國國際服務貿易總額變化0.12個單位。換言之,中國國際貨物貿易總額每提高1個單位,可以使得中國國際服務貿易總額提高0.12個單位,亦即,中國國際貨物貿易對服務貿易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這樣的結論啟示我們,一方面,應該加大對于服務行業的投資力度,鼓勵服務領域的技術創新以增強我國服務貿易行業的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貨物貿易促進服務貿易增長的良性機制,重視貨物貿易結構的優化升級和貿易商品技術含量的提升,進而帶動服務貿易的增長。
參考文獻
[1]徐光耀.我國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的相關性和比較差異研究[D].山東大學,2010.
[2]熊啟泉,張琰光.中國服務貿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基于1982-2006年數據的實證分析[J].世界經濟研究,2008(11):3-11.
[3]蔣昭乙.服務貿易與中國經濟增長影響機制實證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08(03):71-78.
[4]段麗娜.中國生產性服務貿易發展與產業結構優化的耦合研究[D].遼寧大學,2012.
[5]莊惠明,黃建忠,陳潔.基于“鉆石模型”的中國服務貿易競爭力實證分析[J].財貿經濟2009(03):15-23.
[6]劉冬玲.服務業FDI、技術進步與經濟增長[J].商場現代化2013(08):39-44.
[7]李婷,楊丹萍.中國服務貿易逆差的原因及對策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3(08):19-21.
[8]張勁青.后危機時代提升國內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對策探析[J].商場現代化2013(08):51-57.
作者簡介:崔翠(1988-),女,漢族,安徽安慶人,云南財經大學,主要研究方向:貿易理論與政策;楊定華(1956-),男,漢族,云南江川人,云南財經大學經濟研究院金融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國際金融、證券投資、貿易理論與政策。
(二)數據來源及數據處理
文章的分析主要從中國國際貨物貿易與中國國際服務貿易的總量上來展開,故而文章主要選取了2001年至2012年各年度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中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進口額、出口額計算出相應年度中國的服務貿易總額與貨物貿易總額。
(三)實證結果
1.序列的平穩性檢驗(ADF單位根檢驗)。由于文章采用的數據包含時間序列數據,可能會存在單位根,需要對此進行序列的平穩性檢驗。本文采用ADF單位根檢驗法檢驗序列的平穩性。
由表一可知:FW序列和HW序列在1%、5%、10%各級顯著性水平下,ADF統計值均落在了接受域,所以均接受原假設(存在單位根),所以FW序列和HW序列均不是平穩序列。對原始序列進行二階差分處理后,單位根檢驗結果如表二。
由表二可知:雖然FW原始序列和HW原始序列均不是平穩序列,但是進過二階差分處理后,在5%(或者10%)的顯著性水平下,ADF統計值均落在了拒絕域,所以均拒絕原假設(不存在單位根),二階差分序列為平穩序列。
2.協整檢驗。協整關系檢驗的主流方法有兩種,分別是E-G兩步法和Johansen檢驗法,其中E-G兩步法操作比較簡便,但是只適用于兩個變量之間的協整檢驗;Johansen檢驗法可以檢驗多個變量之間的協整關系。此處僅針對兩個變量,故選用E-G兩步法檢驗即可。經過檢驗,得到如下表結果:
由表三可知,在5%(或者10%)的顯著性水平下殘差e序列是平穩的,這也就意味著FW序列和HW序列之間存在協整關系。故,可以就FW序列和HW序列進行回歸分析。
3.趨勢圖分析。
從圖1可以看出,中國國際貨物貿易總額與中國國際服務貿易總額之間的存在正相關關系,變化趨勢十分明顯。
4.回歸分析。經過Eviews6.0最小二乘估計程序的處理,得到估計的回歸方程如下:
FW=0.12HW-69.93+0.32AR(1)-0.44AR(2)
(28) (-0.69) (0.88) (0.39)
R2=0.991,F=240.53,DW.=1.98
從經濟意義檢驗的角度而言,HW前回歸系數為正,表明貨物貿易對服務貿易有促進作用,符合理論預期。從統計意義上的檢驗來說,模型可絕系數達到了99.1%;F統計值為240.53,模型能通過顯著性檢驗;十分理想,DW.值接近2,比較合理。
四、小結
經過理論分析,我們可以知道,中國國際貨物貿易與中國國際服務貿易密切相關:貨物貿易成為了服務貿易的重要載體、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復合、貨物貿易增加了服務貿易的需求、貨物貿易提升服務貿易的品質。這四種形式的互動關系也證明了,貨物貿易的發展可以促進服務貿易的發展。不難推理到,中國國際貨物貿易總額的增加會帶動中國國際服務貿易總額的增加。
經過實證分析,中國國際貨物貿易確實對服務貿易產生了重要影響。中國國際貨物貿易總額每變化1個單位,可以使得中國國際服務貿易總額變化0.12個單位。換言之,中國國際貨物貿易總額每提高1個單位,可以使得中國國際服務貿易總額提高0.12個單位,亦即,中國國際貨物貿易對服務貿易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這樣的結論啟示我們,一方面,應該加大對于服務行業的投資力度,鼓勵服務領域的技術創新以增強我國服務貿易行業的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貨物貿易促進服務貿易增長的良性機制,重視貨物貿易結構的優化升級和貿易商品技術含量的提升,進而帶動服務貿易的增長。
參考文獻
[1]徐光耀.我國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的相關性和比較差異研究[D].山東大學,2010.
[2]熊啟泉,張琰光.中國服務貿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基于1982-2006年數據的實證分析[J].世界經濟研究,2008(11):3-11.
[3]蔣昭乙.服務貿易與中國經濟增長影響機制實證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08(03):71-78.
[4]段麗娜.中國生產性服務貿易發展與產業結構優化的耦合研究[D].遼寧大學,2012.
[5]莊惠明,黃建忠,陳潔.基于“鉆石模型”的中國服務貿易競爭力實證分析[J].財貿經濟2009(03):15-23.
[6]劉冬玲.服務業FDI、技術進步與經濟增長[J].商場現代化2013(08):39-44.
[7]李婷,楊丹萍.中國服務貿易逆差的原因及對策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3(08):19-21.
[8]張勁青.后危機時代提升國內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對策探析[J].商場現代化2013(08):51-57.
作者簡介:崔翠(1988-),女,漢族,安徽安慶人,云南財經大學,主要研究方向:貿易理論與政策;楊定華(1956-),男,漢族,云南江川人,云南財經大學經濟研究院金融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國際金融、證券投資、貿易理論與政策。
(二)數據來源及數據處理
文章的分析主要從中國國際貨物貿易與中國國際服務貿易的總量上來展開,故而文章主要選取了2001年至2012年各年度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中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進口額、出口額計算出相應年度中國的服務貿易總額與貨物貿易總額。
(三)實證結果
1.序列的平穩性檢驗(ADF單位根檢驗)。由于文章采用的數據包含時間序列數據,可能會存在單位根,需要對此進行序列的平穩性檢驗。本文采用ADF單位根檢驗法檢驗序列的平穩性。
由表一可知:FW序列和HW序列在1%、5%、10%各級顯著性水平下,ADF統計值均落在了接受域,所以均接受原假設(存在單位根),所以FW序列和HW序列均不是平穩序列。對原始序列進行二階差分處理后,單位根檢驗結果如表二。
由表二可知:雖然FW原始序列和HW原始序列均不是平穩序列,但是進過二階差分處理后,在5%(或者10%)的顯著性水平下,ADF統計值均落在了拒絕域,所以均拒絕原假設(不存在單位根),二階差分序列為平穩序列。
2.協整檢驗。協整關系檢驗的主流方法有兩種,分別是E-G兩步法和Johansen檢驗法,其中E-G兩步法操作比較簡便,但是只適用于兩個變量之間的協整檢驗;Johansen檢驗法可以檢驗多個變量之間的協整關系。此處僅針對兩個變量,故選用E-G兩步法檢驗即可。經過檢驗,得到如下表結果:
由表三可知,在5%(或者10%)的顯著性水平下殘差e序列是平穩的,這也就意味著FW序列和HW序列之間存在協整關系。故,可以就FW序列和HW序列進行回歸分析。
3.趨勢圖分析。
從圖1可以看出,中國國際貨物貿易總額與中國國際服務貿易總額之間的存在正相關關系,變化趨勢十分明顯。
4.回歸分析。經過Eviews6.0最小二乘估計程序的處理,得到估計的回歸方程如下:
FW=0.12HW-69.93+0.32AR(1)-0.44AR(2)
(28) (-0.69) (0.88) (0.39)
R2=0.991,F=240.53,DW.=1.98
從經濟意義檢驗的角度而言,HW前回歸系數為正,表明貨物貿易對服務貿易有促進作用,符合理論預期。從統計意義上的檢驗來說,模型可絕系數達到了99.1%;F統計值為240.53,模型能通過顯著性檢驗;十分理想,DW.值接近2,比較合理。
四、小結
經過理論分析,我們可以知道,中國國際貨物貿易與中國國際服務貿易密切相關:貨物貿易成為了服務貿易的重要載體、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復合、貨物貿易增加了服務貿易的需求、貨物貿易提升服務貿易的品質。這四種形式的互動關系也證明了,貨物貿易的發展可以促進服務貿易的發展。不難推理到,中國國際貨物貿易總額的增加會帶動中國國際服務貿易總額的增加。
經過實證分析,中國國際貨物貿易確實對服務貿易產生了重要影響。中國國際貨物貿易總額每變化1個單位,可以使得中國國際服務貿易總額變化0.12個單位。換言之,中國國際貨物貿易總額每提高1個單位,可以使得中國國際服務貿易總額提高0.12個單位,亦即,中國國際貨物貿易對服務貿易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這樣的結論啟示我們,一方面,應該加大對于服務行業的投資力度,鼓勵服務領域的技術創新以增強我國服務貿易行業的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貨物貿易促進服務貿易增長的良性機制,重視貨物貿易結構的優化升級和貿易商品技術含量的提升,進而帶動服務貿易的增長。
參考文獻
[1]徐光耀.我國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的相關性和比較差異研究[D].山東大學,2010.
[2]熊啟泉,張琰光.中國服務貿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基于1982-2006年數據的實證分析[J].世界經濟研究,2008(11):3-11.
[3]蔣昭乙.服務貿易與中國經濟增長影響機制實證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08(03):71-78.
[4]段麗娜.中國生產性服務貿易發展與產業結構優化的耦合研究[D].遼寧大學,2012.
[5]莊惠明,黃建忠,陳潔.基于“鉆石模型”的中國服務貿易競爭力實證分析[J].財貿經濟2009(03):15-23.
[6]劉冬玲.服務業FDI、技術進步與經濟增長[J].商場現代化2013(08):39-44.
[7]李婷,楊丹萍.中國服務貿易逆差的原因及對策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3(08):19-21.
[8]張勁青.后危機時代提升國內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對策探析[J].商場現代化2013(08):51-57.
作者簡介:崔翠(1988-),女,漢族,安徽安慶人,云南財經大學,主要研究方向:貿易理論與政策;楊定華(1956-),男,漢族,云南江川人,云南財經大學經濟研究院金融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國際金融、證券投資、貿易理論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