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燕,樊世陽
(天津科技大學,天津300222)
我國食品安全的博弈分析
王曉燕,樊世陽
(天津科技大學,天津300222)
食品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直接威脅到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因此食品安全問題是關系到我國民生的大事。本文通過對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的現狀進行簡要敘述,從消費者與食品企業、政府監管部門與食品企業的角度進行博弈分析,探究食品安全問題原因,得出相應結論,并對如何改善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提出一些建議。
食品安全;博弈分析;監管
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這些特征決定了我國管理起來的難度,而食品安全問題更是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應該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首先食品作為關系到人們填飽肚子的一日三餐,其重要作用便不言而喻了。如果不能夠保證食品安全,那么人們的身體狀況甚至是生命安全勢必會受到威脅。其次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追求越來越高,各式各樣的食品也漸漸進入人們的視野。三鹿奶粉超標事件,讓多少本應健康成長的孩子失去了他們美好的生活;飯店內屢禁不止的地溝油,讓多少本想品嘗美味的消費者卻在吃著自己不曉得的垃圾;看似鮮艷可口的紅心鴨蛋,卻藏著可能讓消費者致命的蘇丹紅[1]。食品安全事件的屢屢發生,使得人們更加關注食品的質量與安全,廣大的消費者希望在品嘗那些“美味”的食物的同時,也確保其安全。因此,合理分析事件產生緣由,采取有效措施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將主要進行消費者與食品企業、政府監管部門與食品企業的博弈分析。
1.1 消費者與食品企業的博弈分析
1.1.1 模型假設
為了使讀者對本博弈模型有一個更加清楚直觀的認識,簡化數據的處理過程,便于對企業和消費者的行為進行分析,現在做出如下假設[2]:
1)本博弈中,在市場上只有一個食品生產企業和一個消費者,消費者可以選擇購買或者不購買,食品企業可以選擇誠實或者欺騙消費者。
2)假設消費者選擇購買,如果食品企業生產合格產品,則食品企業和消費者所獲得的收益分別為3、3;如果食品企業不生產合格產品,則所獲得的收益分別為-6、-2;
3)假設消費者選擇不購買,如果食品企業生產合格產品,則食品企業和消費者所獲得的收益分別為-2、0;如果食品企業不生產合格產品,則所獲得的收益分別為-1、0[3]見表1。
表1 消費者與食品企業的博弈矩陣Table1 Matrix gamebetween consumer and the food enterprise
1.1.2 模型求解
進行比較之后,很容易得出在一次性博弈中,唯一的納什均衡便是(不生產合格產品,不購買)。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消費者在購買產品的時候無法判斷出其質量的好壞,即食品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信息是不對稱的。則在此之后:
情況1:如果食品企業選擇生產不合格產品,對于消費者而言,食品作為生活必需品,消費者會選擇購買,但只要消費者發現其為假冒偽劣產品,消費者便不會再購買該產品,
此情況下企業的收益現值為:
情況2:如果食品企業選擇生產合格產品,對于消費者而言,食品作為生活必需品,消費者會選擇購買,兩者所獲得的收益均為3;則在此之后,如果食品企業一直生產合格產品,消費者也不斷地購買其產品,那么消費者和食品企業間的博弈便會一直持續進行下去,在這種情況下便形成了一個無限重復博弈。
此情況下企業的收益現值為:
其中:δ為貼現因子,它有兩層含義,既考慮到貨幣的時間價值也就是貼現率,也考慮到了博弈結束的概率。影響δ的因素很多,包括市場利率變動、食品企業的態度等等。
若V>V'即:
所以當δ>1/2時,對于食品企業而言,才會選擇生產合格產品,保證產品質量,則該博弈的一個子博弈精煉納什均衡的結果為(生產合格產品,購買)。
1.1.3 納什均衡的現實意義
現代社會,假冒偽劣層出不窮,并未得到有效遏制,消費者不能從外觀上直接判斷出產品的優劣,與食品企業間信息不對稱是構成消費者上當受騙的一個原因,此外,食品作為生活必需品,是人類最基本的消費品,與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息息相關,它具有需求彈性小,替代品少的特點[3],所以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即便知道自己已經受騙,還是會選擇購買,需求量并不會大幅度減少,而不法企業為了謀取更多的利益,也有一定的投機心理,才讓現在的食品安全問題愈演愈烈。
1.2 政府監管部門與食品企業的博弈分析
1.2.1 模型假設
1.2.1.1 參與博弈的食品生產企業和政府主管部門,他們都是理性經濟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1.2.1.2 政府主管部門的策略選擇為:監管、不監管。
如果政府主管部門認真履行監管職責,其可獲得收益為R,支出監督管理成本C1;
如果政府主管部門不履行監管職責,公眾對其信任度會下降,則其失職成本為C2;
1.2.1.3 食品生產企業的策略選擇為:生產安全食品(誠信經營)、不生產安全食品(不誠信經營)。
如果食品企業進行生產合格食品,則取得的經濟收益為n,支付合格生產的成本為a;
如果食品企業進行生產不合格食品,則取得經濟收益為m(因成本低,故m>n),若政府監管,則支付罰款為f;見表2。
表2 政府主管部門和食品企業的博弈矩陣Table2 Matrix gamebetween governmentand the food enterprise
1.2.2 模型求解
1.2.2.1 納什均衡
當企業生產安全食品時,從表2可以看出,政府有關部門會選擇不進行監督管理,對于食品企業來說生產不安全食品可以使其獲得更大的收益;
當企業生產不安全食品時,從表2可以看出,政府有關部門會選擇進行監督管理,對于食品企業來說因為m大于n,在實際生活中a不會小于f,n-a會小于m-f,所以食品企業會選擇生產不安全食品,此時可得到納什均衡(監管,不誠信經營)。
1.2.2.2 混合策略納什均衡
假設p為政府主管部門選擇監管的概率,q為食品企業選擇生產安全食品的概率,
政府主管部門監管的期望收益為
不監管的期望收益為
令:
則:
如果企業選擇誠信經營的概率<q*,則政府主管部門會選擇進行監督管理;
如果企業選擇誠信經營的概率>q*,則政府主管部門會選擇不進行監督管理;
如果企業選擇誠信經營的概率=q*,則政府主管部門既可以進行監管也可以不監管。
同理可得,概率臨界值p*=(m+a-n)/f;
得到的混合策略納什均衡是(p*,q*),即政府主管部門以p*=(m+a-n)/f的概率監督管理,食品企業以q*=1-C1/(f+R+C2)的概率生產安全食品[4]。
1.2.3 混合策略納什均衡的現實意義
在上述政府主管部門和食品企業的混合策略納什均衡分析中,企業選擇誠信經營的概率q*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如果加大對食品企業生產不合格產品的打擊力度,也就是說提高罰款f,則通過以上食品企業和政府主管部門的收益公式可知,不管對于食品企業還是政府主管部門來說,他們的收益都會增加,企業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慮,其生產合格產品的概率也會提高,所以說政府加大對食品企業的監管力度[5],有利于食品安全問題的凈化。
通過對消費者與食品企業、政府監管部門與企業的博弈分析可以發現,食品安全問題是關系到食品企業、消費者、政府三方共同利益的[6],不只是食品企業自身應該對食品安全問題負責,政府和消費者也同樣有責任積極配合食品安全的構建工作,三者應該共同合作,各司其職,統籌資源,為全面推進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具體建議如下:
2.1 提高企業道德素質,努力做到誠信經營
自古以來,誠信便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企業能夠長足發展的不竭動力,不過近些年不少企業卻忘記了誠信理念,出現了一系列的假冒偽劣現象,令消費者寒心,我認為只有讓企業做到誠信經營,不欺瞞顧客,保證產品質量和安全才能夠有效地解決問題。恢復誠信,關鍵還是靠企業的自覺,當然制度的約束也是需要的。食品行業必須意識到不能只著眼于短期利益,要對消費者負責,對自身誠信負責,才能立足于長遠發展。
2.2 加大對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提高消費者的維權意識
通過食品企業和監管部門的博弈過程可以發現,提高對企業生產不合格產品的罰款金額和政府不履行監管責任的失職成本,企業生產合格產品的概率也會隨之提高,顯然對假冒偽劣不法行為進行嚴厲的懲罰,同時也要對相應部門的監管不力進行嚴格的責任追究,食品安全問題的改善會產生比較明顯的效果[7]。此外對于消費者而言,其本身處于弱勢地位,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勇于同企業的不法行為作斗爭,拿起法律的武器,采取訴訟等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2.3 市場信息盡量公開化,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
顯然,在消費者和企業進行的市場交易中,消費者處于明顯的不利地位,其無法判斷所購買產品的真偽,質量的好壞,因此使得一些生產者產生僥幸心理,出現欺瞞顧客的情況,導致食品不安全的問題時有發生。倘若消費者能夠有效判斷產品真偽,那么消費者上當受騙的幾率會很低,企業也會因此努力提高產品質量從而爭取消費者,獲得收益。所以如何有效解決兩者間信息不對稱問題便是關鍵,有關部門和企業應增加對產品信息的披露,使消費者獲得更多有效的信息。
2.4 完善政府有關部門的監管體系,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力度
政府作為第三方,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政府加強監管,才能為消費者提供有效保障,也才能對于企業生產假冒偽劣產品的不法行為有一定的遏制作用。政府要完善從中央到地方再到各級單位的有效監管體系,對各監管部門要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各監管部門要嚴格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嚴格執行,不能徇私舞弊,不能對企業的不法行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要對廣大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切實做好工作,切實承擔相關責任,為消費者負責。
[1]楊天寶,王法云.我國食品安全的現狀[J].現代商貿工業,2003 (12):34-36
[2]汪普慶,周德冀.基于信用博弈模型的我國食品行業信用缺失的原因及對策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5(8):1503-1504
[3]汪慧玲,劉淑萍.食品市場的博弈分析[J].經濟與管理,2012(8):76-80
[4]尚瑩.基于博弈論的食品安全相關主體行為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12(5):37-38
[5]黃純燦.食品安全問題的動態博弈模型及對策[J].市場論壇,2012 (6):50-51
[6]于麗.基于博弈論視角的食品安全監管問題分析[J].濰坊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3(2):75-77
[7]鄧淑芬,吳廣謀,趙林度,等.食品安全供應鏈安全問題的信號博弈模型[J].物流技術,2005(10):135-137
The Game Analysis of Public Food Safety
WANGXiao-yan,FANShi-yang
(Tianjin University ofScienceand Technology,Tianjin 300222,China)
Foods actas thematerialbasis for people's survival,which are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s daily life. Frequency of food safety problems in recentyearshas caused a direct threat to people's living and production,thus,food safety is related to people's livelihood in Chinaevent.Thispaperbriefly describes the currentsituation of food safety in China,this paper will give a game analysis froMconsumer,food enterprise,government regulatorsand the food industry perspective,explore reasonswhy food safety problems frequently happen,draw corresponding conclusionsand put forward somesuggestionson how to improve China's food safety quality.
food safety;gameanalysis;regulation
10.3969/j.issn.1005-6521.2014.18.091
2014-09-18
王曉燕(1962—),女(漢),教授,研究生,研究方向:財務會計與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