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不同寄主植物對桃蛀螟解毒酶活性的影響

2014-03-22 04:12:41宋國華劉洛明段愛菊
湖北農業科學 2014年1期
關鍵詞:差異

宋國華+劉洛明+段愛菊

摘要:在室內條件下,對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幼蟲取食桃(Amygdalus persica)、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棉花(Gossypium spp)、大豆(Glycine max)、蓖麻(Ricinus communis)、柿(Diospyros kaki)、玉米(Zea mays)、高粱(Sorghum bicolor)、無花果(Ficus carica)9種寄主植物后的磷酸酯酶、谷胱甘肽-S-轉移酶和乙酰膽堿酯酶的活性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不同寄主植物對桃蛀螟幼蟲磷酸酯酶、乙酰膽堿酯酶和谷胱甘肽-S-轉移酶活性均有顯著的影響。

關鍵詞: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幼蟲;寄主植物;解毒酶

中圖法分類號:S4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4)01-0070-03

Effects of Different Host Plants on Activity of Detoxifying Enzymes in Beet Armyworm of Conogethes punctiferalis

SONG Guo-hua1,LIU Luo-ming2,DUAN Ai-ju3

(1.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and Safety Monitoring and Testing Center of Xuchang,Xuchang 461000,Henan,China;2. Luoyang Seed Management Station,Luoyang 471000,Henan,China;3. Luoy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Luoyang 471000,Henan,China)

Abstract: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effects of different host plants including Luffa cylindrical,Pisum sativum,Gossypium spp,Glycine max,Lactuca sativa,Brassica campestris,Zea mays,Sorghum bicolor,Arachis hypogaea on activity of alkaline phospholipase,acid phospholipase,acetylcho linesterase and glutathione-s-transferase in beet army of Conogethes punctiferalis were studi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changes of activity of acid phospholipase,alkaline phospholipase,glutathione-s-transferase and acetylcho linesterase in C. punctiferalis larvae feeding on different host plants. Key words: Conogethes punctiferalis larvae; host plant; Detoxification enzymes

收稿日期:2013-03-20

基金項目:國家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201003025)

作者簡介:宋國華(1963-),男,河南許昌人,副研究員,主要從事病蟲害綜合防治研究,(電話)13693810895(電子信箱)huizhong66@126.com。

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屬鱗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idae)昆蟲,在我國主要分布于黑龍江、內蒙古、海南、廣東、廣西、云南、山西、陜西、寧夏、甘肅、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區[1,2]。近年來,桃蛀螟在我國多地危害,是果園及大田農作物的主要蟲害之一[1-3]。昆蟲對殺蟲劑的抗藥性通常與寄主植物次生物質對其解毒酶系的誘導有關,弄清害蟲與寄主植物之間的生理關系,也有助于對害蟲寄主范圍和生態習性進行判斷和解釋[4-6]。為此,本研究選擇了桃(Amygdalus persica)、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棉花(Gossypium spp)、大豆(Glycine max)、蓖麻(Ricinus communis)、柿(Diospyros kaki)、玉米(Zea mays)、高粱(Sorghum bicolor)、無花果(Ficus carica)9種寄主植物對桃蛀螟幼蟲磷酸酯酶、谷胱甘肽-S-轉移酶和乙酰膽堿酯酶解毒酶活性的影響進行了研究。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蟲源及寄主植物

供試蟲源。室內人工飼養的桃蛀螟敏感品系。試驗前挑選整齊一致的初孵幼蟲,用各供試寄主植物嫩葉于室內同等條件飼養48 h后測定酶活。

寄主植物。桃、向日葵、棉花、大豆、蓖麻、柿、玉米、高粱、無花果均采用溫室栽培實生苗;供試寄主植物未經任何藥劑處理。

1.2 酶液提取

取供試桃蛀螟4齡幼蟲4 頭,放入勻漿器,再加入預冷的pH 7.0、濃度為0.1 mol/L的磷酸緩沖溶液,冰浴條件下勻漿,所得勻漿液于12 000 r/min,4 ℃離心20 min,取上清液作為待測酶液。

1.3 酶活性測定

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產的試劑盒,并按其說明書進行。每處理重復3次。

1.4 數據處理

運用Excel 2003和DPS統計分析軟件處理數據,方差分析采用Duncans新復極差法檢驗差異顯著性。

2 結果與分析

2.1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對桃蛀螟幼蟲磷酸酯酶活性的影響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對桃蛀螟幼蟲磷酸酯酶活性的影響見表1。由表1可知,桃蛀螟幼蟲取食不同的寄主植物,體內磷酸酯酶活性也明顯不同。對堿性磷酸酯酶和酸性磷酸酯酶活性的影響由低到高依次為桃、高粱、玉米、蓖麻、棉花、向日葵、大豆、無花果、柿。桃蛀螟幼蟲取食柿后,其堿性磷酸酯酶活性較高,為603.46 μg/mg,是取食桃的2.88;取食柿后桃蛀螟幼蟲的酸性磷酸酯酶活性是取食桃的4.40倍。方差分析表明,對于堿性磷酸酯酶來說,取食柿與無花果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與取食其他寄主植物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且與玉米、高粱、桃之間的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P<0.01)。對于酸性磷酸酯酶來說,取食柿與其他寄主植物之間均達到了顯著和極顯著水平。取食無花果與大豆、向日葵、棉花之間差異顯著,且均具有較高的酶活性水平;取食蓖麻與玉米、高粱、桃之間差異顯著,且均處于較低的酶活性水平。

2.2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對桃蛀螟幼蟲谷胱甘肽-S-轉移酶和乙酰膽堿酯酶活性的影響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對桃蛀螟幼蟲谷胱甘肽-S-轉移酶和乙酰膽堿酯酶活性的影響見表2。由表2可知,桃蛀螟幼蟲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后,幼蟲體內的谷胱甘肽-S-轉移酶活性產生了顯著變化,酶活性由低到高依次為桃、高粱、玉米、無花果、棉花、向日葵、大豆、蓖麻、柿。其中取食柿后桃蛀螟幼蟲的谷胱甘肽-S-轉移酶活性是取食桃后的6.95倍。方差分析表明,取食桃與取食其他各種植物之間的差異均達極顯著水平(P<0.01)。對于乙酰膽堿酯酶來說,桃蛀螟幼蟲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后,體內的乙酰膽堿酯酶活性總體不高,但不同寄主植物之間變化幅度卻很大,其中使桃蛀螟幼蟲乙酰膽堿酯酶活性最高的寄主是桃,酶活性為2.86 μg/mg,最低的是蓖麻,僅為0.22 μg/mg,前者是后者的13.00倍,不同寄主植物之間并無明顯的規律性。

3 小結與討論

資料顯示,磷酸酯酶一般與昆蟲的抗性有關[6-8]。本研究結果表明,不同寄主植物對磷酸酯酶誘導作用存在差異。柿、無花果、大豆、向日葵和棉花對桃蛀螟幼蟲體內磷酸酯酶活性誘導普遍較高,這可能是它們不是桃蛀螟最適宜的寄主,具體原因還需進一步地研究。

谷胱甘肽-S-轉移酶是昆蟲體內最重要的解毒酶系之一,一些外源化合物,如苯巴比妥、殺蟲劑、寄主植物的次生物質,都能誘導谷胱甘肽-S-轉移酶[6,8,9]。本試驗結果也顯示,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桃蛀螟幼蟲體內的谷胱甘肽-S-轉移酶活性多數存在顯著差異,這可能與不同寄主植物中所含的次生物質種類不同有關。

取食桃、高粱和玉米后,體內的磷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轉移酶均維持了較低的酶活性水平,可能是因為它們是桃蛀螟最適宜的寄主所致,這與大田生產上這3種植物被桃蛀螟危害較為嚴重的實際情況相一致。

一般認為乙酰膽堿酯酶與有機磷、氨基甲酸酯類物質關系密切[8-11]。李云壽等[11]研究表明,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對小菜蛾體內乙酰膽堿酯酶活性沒有影響。謝佳燕等[10]研究表明,寄主植物對棉蚜乙酰膽堿酯酶活力有影響。本研究結果顯示,寄主植物可以顯著影響桃蛀螟乙酰膽堿酯酶的活性,但關于寄主植物對乙酰膽堿酯酶的誘導強度還需要進一步地研究。

昆蟲與寄主植物之間的關系是經過長期的協同進化形成的[2,4,12,13]。人類的生產活動,特別是生態環境和種植制度的劇烈變化,也會驅使昆蟲和植物之間的寄生關系產生變化,如昆蟲對寄主植物范圍的變化等,這種變化在農業生產中往往體現在害蟲對農作物危害程度及發生頻率上。昆蟲與寄主植物之間的關系直接體現在昆蟲體內解毒酶活性的變化上。本研究結果表明,桃蛀螟幼蟲取食9種不同的寄主植物以后,體內的磷酸酯酶、谷胱甘肽-S-轉移酶和乙酰膽堿酯酶活性都產生了顯著變化,而且不同寄主植物之間往往差異顯著,說明不同寄主植物對桃蛀螟的適生性是不同的,這些不同對桃蛀螟遷移的預測、危害程度的判斷和種植制度的考量均有一定的參考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 鹿金秋,王振營,何康來. 桃蛀螟研究的歷史、現狀與展望[J]. 植物保護,2010,36(2):37-44.

[2] 張 穎,李 菁,王振營. 中國桃蛀螟不同地理種群的遺傳多樣性[J]. 昆蟲學報,2010,53(9):82-89.

[3] 張承胤,梁 泊,唐欣甫. 北京地區桃園桃蛀螟的發生規律與綜合防治[J]. 中國果樹,2009(5):69-70.

[4] 欽峻德. 昆蟲與寄主植物的關系——論昆蟲與植物相互作用及其演化[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7.

[5] 姚洪渭,葉恭銀,程家安. 寄主植物影響害蟲藥劑敏感性的研究進展[J].昆蟲學報,2002,45(2):101-112.

[6] 唐振華,黃 剛.農業害蟲抗藥性[M].北京:農業出版社,1982.

[7] 林永麗,郝蕙玲,孫錦程,等.德國小蠊羧酸酯酶、酸性磷酸酯酶和堿性磷酸酯酶的活力與抗藥性的關系[J].海軍醫學雜志,2001, 22(2):105-107.

[8] 張紅英,赤國彤,張金林.昆蟲解毒酶系與抗藥性研究進展[J]. 河南農業大學學報,2002(增刊):194-196.

[9] 吳青君,張文吉,張友軍.解毒酶系在小菜蛾對阿維菌素抗性中的作用[J]. 農藥學學報,2001,3(3):25-30.

[10] 謝佳燕,何鳳琴,李 梅,等.寄主植物對棉蚜乙酰膽堿酯酶的影響[J]. 植物保護學報,2002,29(4):341-345.

[11] 李云壽,羅萬春,慕立義,等. 不同寄主植物對小菜蛾艾氏劑環氧化酶和乙酰膽堿酯酶活性的影響[J]. 植物保護學報,1996,23(2):181-184.

[12] 陳炳旭,董易之,梁廣文,等. 板栗揮發物對桃蛀螟成蟲寄主選擇行為的影響[J]. 應用生態學報,2010,21(2):202-207.

[13] 王振營,何康來,石 潔,等.桃蛀螟在玉米上危害加重原因與控制對策[J].植物保護,2006,32(2):72-74.

1.4 數據處理

運用Excel 2003和DPS統計分析軟件處理數據,方差分析采用Duncans新復極差法檢驗差異顯著性。

2 結果與分析

2.1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對桃蛀螟幼蟲磷酸酯酶活性的影響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對桃蛀螟幼蟲磷酸酯酶活性的影響見表1。由表1可知,桃蛀螟幼蟲取食不同的寄主植物,體內磷酸酯酶活性也明顯不同。對堿性磷酸酯酶和酸性磷酸酯酶活性的影響由低到高依次為桃、高粱、玉米、蓖麻、棉花、向日葵、大豆、無花果、柿。桃蛀螟幼蟲取食柿后,其堿性磷酸酯酶活性較高,為603.46 μg/mg,是取食桃的2.88;取食柿后桃蛀螟幼蟲的酸性磷酸酯酶活性是取食桃的4.40倍。方差分析表明,對于堿性磷酸酯酶來說,取食柿與無花果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與取食其他寄主植物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且與玉米、高粱、桃之間的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P<0.01)。對于酸性磷酸酯酶來說,取食柿與其他寄主植物之間均達到了顯著和極顯著水平。取食無花果與大豆、向日葵、棉花之間差異顯著,且均具有較高的酶活性水平;取食蓖麻與玉米、高粱、桃之間差異顯著,且均處于較低的酶活性水平。

2.2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對桃蛀螟幼蟲谷胱甘肽-S-轉移酶和乙酰膽堿酯酶活性的影響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對桃蛀螟幼蟲谷胱甘肽-S-轉移酶和乙酰膽堿酯酶活性的影響見表2。由表2可知,桃蛀螟幼蟲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后,幼蟲體內的谷胱甘肽-S-轉移酶活性產生了顯著變化,酶活性由低到高依次為桃、高粱、玉米、無花果、棉花、向日葵、大豆、蓖麻、柿。其中取食柿后桃蛀螟幼蟲的谷胱甘肽-S-轉移酶活性是取食桃后的6.95倍。方差分析表明,取食桃與取食其他各種植物之間的差異均達極顯著水平(P<0.01)。對于乙酰膽堿酯酶來說,桃蛀螟幼蟲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后,體內的乙酰膽堿酯酶活性總體不高,但不同寄主植物之間變化幅度卻很大,其中使桃蛀螟幼蟲乙酰膽堿酯酶活性最高的寄主是桃,酶活性為2.86 μg/mg,最低的是蓖麻,僅為0.22 μg/mg,前者是后者的13.00倍,不同寄主植物之間并無明顯的規律性。

3 小結與討論

資料顯示,磷酸酯酶一般與昆蟲的抗性有關[6-8]。本研究結果表明,不同寄主植物對磷酸酯酶誘導作用存在差異。柿、無花果、大豆、向日葵和棉花對桃蛀螟幼蟲體內磷酸酯酶活性誘導普遍較高,這可能是它們不是桃蛀螟最適宜的寄主,具體原因還需進一步地研究。

谷胱甘肽-S-轉移酶是昆蟲體內最重要的解毒酶系之一,一些外源化合物,如苯巴比妥、殺蟲劑、寄主植物的次生物質,都能誘導谷胱甘肽-S-轉移酶[6,8,9]。本試驗結果也顯示,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桃蛀螟幼蟲體內的谷胱甘肽-S-轉移酶活性多數存在顯著差異,這可能與不同寄主植物中所含的次生物質種類不同有關。

取食桃、高粱和玉米后,體內的磷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轉移酶均維持了較低的酶活性水平,可能是因為它們是桃蛀螟最適宜的寄主所致,這與大田生產上這3種植物被桃蛀螟危害較為嚴重的實際情況相一致。

一般認為乙酰膽堿酯酶與有機磷、氨基甲酸酯類物質關系密切[8-11]。李云壽等[11]研究表明,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對小菜蛾體內乙酰膽堿酯酶活性沒有影響。謝佳燕等[10]研究表明,寄主植物對棉蚜乙酰膽堿酯酶活力有影響。本研究結果顯示,寄主植物可以顯著影響桃蛀螟乙酰膽堿酯酶的活性,但關于寄主植物對乙酰膽堿酯酶的誘導強度還需要進一步地研究。

昆蟲與寄主植物之間的關系是經過長期的協同進化形成的[2,4,12,13]。人類的生產活動,特別是生態環境和種植制度的劇烈變化,也會驅使昆蟲和植物之間的寄生關系產生變化,如昆蟲對寄主植物范圍的變化等,這種變化在農業生產中往往體現在害蟲對農作物危害程度及發生頻率上。昆蟲與寄主植物之間的關系直接體現在昆蟲體內解毒酶活性的變化上。本研究結果表明,桃蛀螟幼蟲取食9種不同的寄主植物以后,體內的磷酸酯酶、谷胱甘肽-S-轉移酶和乙酰膽堿酯酶活性都產生了顯著變化,而且不同寄主植物之間往往差異顯著,說明不同寄主植物對桃蛀螟的適生性是不同的,這些不同對桃蛀螟遷移的預測、危害程度的判斷和種植制度的考量均有一定的參考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 鹿金秋,王振營,何康來. 桃蛀螟研究的歷史、現狀與展望[J]. 植物保護,2010,36(2):37-44.

[2] 張 穎,李 菁,王振營. 中國桃蛀螟不同地理種群的遺傳多樣性[J]. 昆蟲學報,2010,53(9):82-89.

[3] 張承胤,梁 泊,唐欣甫. 北京地區桃園桃蛀螟的發生規律與綜合防治[J]. 中國果樹,2009(5):69-70.

[4] 欽峻德. 昆蟲與寄主植物的關系——論昆蟲與植物相互作用及其演化[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7.

[5] 姚洪渭,葉恭銀,程家安. 寄主植物影響害蟲藥劑敏感性的研究進展[J].昆蟲學報,2002,45(2):101-112.

[6] 唐振華,黃 剛.農業害蟲抗藥性[M].北京:農業出版社,1982.

[7] 林永麗,郝蕙玲,孫錦程,等.德國小蠊羧酸酯酶、酸性磷酸酯酶和堿性磷酸酯酶的活力與抗藥性的關系[J].海軍醫學雜志,2001, 22(2):105-107.

[8] 張紅英,赤國彤,張金林.昆蟲解毒酶系與抗藥性研究進展[J]. 河南農業大學學報,2002(增刊):194-196.

[9] 吳青君,張文吉,張友軍.解毒酶系在小菜蛾對阿維菌素抗性中的作用[J]. 農藥學學報,2001,3(3):25-30.

[10] 謝佳燕,何鳳琴,李 梅,等.寄主植物對棉蚜乙酰膽堿酯酶的影響[J]. 植物保護學報,2002,29(4):341-345.

[11] 李云壽,羅萬春,慕立義,等. 不同寄主植物對小菜蛾艾氏劑環氧化酶和乙酰膽堿酯酶活性的影響[J]. 植物保護學報,1996,23(2):181-184.

[12] 陳炳旭,董易之,梁廣文,等. 板栗揮發物對桃蛀螟成蟲寄主選擇行為的影響[J]. 應用生態學報,2010,21(2):202-207.

[13] 王振營,何康來,石 潔,等.桃蛀螟在玉米上危害加重原因與控制對策[J].植物保護,2006,32(2):72-74.

1.4 數據處理

運用Excel 2003和DPS統計分析軟件處理數據,方差分析采用Duncans新復極差法檢驗差異顯著性。

2 結果與分析

2.1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對桃蛀螟幼蟲磷酸酯酶活性的影響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對桃蛀螟幼蟲磷酸酯酶活性的影響見表1。由表1可知,桃蛀螟幼蟲取食不同的寄主植物,體內磷酸酯酶活性也明顯不同。對堿性磷酸酯酶和酸性磷酸酯酶活性的影響由低到高依次為桃、高粱、玉米、蓖麻、棉花、向日葵、大豆、無花果、柿。桃蛀螟幼蟲取食柿后,其堿性磷酸酯酶活性較高,為603.46 μg/mg,是取食桃的2.88;取食柿后桃蛀螟幼蟲的酸性磷酸酯酶活性是取食桃的4.40倍。方差分析表明,對于堿性磷酸酯酶來說,取食柿與無花果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與取食其他寄主植物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且與玉米、高粱、桃之間的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P<0.01)。對于酸性磷酸酯酶來說,取食柿與其他寄主植物之間均達到了顯著和極顯著水平。取食無花果與大豆、向日葵、棉花之間差異顯著,且均具有較高的酶活性水平;取食蓖麻與玉米、高粱、桃之間差異顯著,且均處于較低的酶活性水平。

2.2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對桃蛀螟幼蟲谷胱甘肽-S-轉移酶和乙酰膽堿酯酶活性的影響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對桃蛀螟幼蟲谷胱甘肽-S-轉移酶和乙酰膽堿酯酶活性的影響見表2。由表2可知,桃蛀螟幼蟲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后,幼蟲體內的谷胱甘肽-S-轉移酶活性產生了顯著變化,酶活性由低到高依次為桃、高粱、玉米、無花果、棉花、向日葵、大豆、蓖麻、柿。其中取食柿后桃蛀螟幼蟲的谷胱甘肽-S-轉移酶活性是取食桃后的6.95倍。方差分析表明,取食桃與取食其他各種植物之間的差異均達極顯著水平(P<0.01)。對于乙酰膽堿酯酶來說,桃蛀螟幼蟲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后,體內的乙酰膽堿酯酶活性總體不高,但不同寄主植物之間變化幅度卻很大,其中使桃蛀螟幼蟲乙酰膽堿酯酶活性最高的寄主是桃,酶活性為2.86 μg/mg,最低的是蓖麻,僅為0.22 μg/mg,前者是后者的13.00倍,不同寄主植物之間并無明顯的規律性。

3 小結與討論

資料顯示,磷酸酯酶一般與昆蟲的抗性有關[6-8]。本研究結果表明,不同寄主植物對磷酸酯酶誘導作用存在差異。柿、無花果、大豆、向日葵和棉花對桃蛀螟幼蟲體內磷酸酯酶活性誘導普遍較高,這可能是它們不是桃蛀螟最適宜的寄主,具體原因還需進一步地研究。

谷胱甘肽-S-轉移酶是昆蟲體內最重要的解毒酶系之一,一些外源化合物,如苯巴比妥、殺蟲劑、寄主植物的次生物質,都能誘導谷胱甘肽-S-轉移酶[6,8,9]。本試驗結果也顯示,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桃蛀螟幼蟲體內的谷胱甘肽-S-轉移酶活性多數存在顯著差異,這可能與不同寄主植物中所含的次生物質種類不同有關。

取食桃、高粱和玉米后,體內的磷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轉移酶均維持了較低的酶活性水平,可能是因為它們是桃蛀螟最適宜的寄主所致,這與大田生產上這3種植物被桃蛀螟危害較為嚴重的實際情況相一致。

一般認為乙酰膽堿酯酶與有機磷、氨基甲酸酯類物質關系密切[8-11]。李云壽等[11]研究表明,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對小菜蛾體內乙酰膽堿酯酶活性沒有影響。謝佳燕等[10]研究表明,寄主植物對棉蚜乙酰膽堿酯酶活力有影響。本研究結果顯示,寄主植物可以顯著影響桃蛀螟乙酰膽堿酯酶的活性,但關于寄主植物對乙酰膽堿酯酶的誘導強度還需要進一步地研究。

昆蟲與寄主植物之間的關系是經過長期的協同進化形成的[2,4,12,13]。人類的生產活動,特別是生態環境和種植制度的劇烈變化,也會驅使昆蟲和植物之間的寄生關系產生變化,如昆蟲對寄主植物范圍的變化等,這種變化在農業生產中往往體現在害蟲對農作物危害程度及發生頻率上。昆蟲與寄主植物之間的關系直接體現在昆蟲體內解毒酶活性的變化上。本研究結果表明,桃蛀螟幼蟲取食9種不同的寄主植物以后,體內的磷酸酯酶、谷胱甘肽-S-轉移酶和乙酰膽堿酯酶活性都產生了顯著變化,而且不同寄主植物之間往往差異顯著,說明不同寄主植物對桃蛀螟的適生性是不同的,這些不同對桃蛀螟遷移的預測、危害程度的判斷和種植制度的考量均有一定的參考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 鹿金秋,王振營,何康來. 桃蛀螟研究的歷史、現狀與展望[J]. 植物保護,2010,36(2):37-44.

[2] 張 穎,李 菁,王振營. 中國桃蛀螟不同地理種群的遺傳多樣性[J]. 昆蟲學報,2010,53(9):82-89.

[3] 張承胤,梁 泊,唐欣甫. 北京地區桃園桃蛀螟的發生規律與綜合防治[J]. 中國果樹,2009(5):69-70.

[4] 欽峻德. 昆蟲與寄主植物的關系——論昆蟲與植物相互作用及其演化[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7.

[5] 姚洪渭,葉恭銀,程家安. 寄主植物影響害蟲藥劑敏感性的研究進展[J].昆蟲學報,2002,45(2):101-112.

[6] 唐振華,黃 剛.農業害蟲抗藥性[M].北京:農業出版社,1982.

[7] 林永麗,郝蕙玲,孫錦程,等.德國小蠊羧酸酯酶、酸性磷酸酯酶和堿性磷酸酯酶的活力與抗藥性的關系[J].海軍醫學雜志,2001, 22(2):105-107.

[8] 張紅英,赤國彤,張金林.昆蟲解毒酶系與抗藥性研究進展[J]. 河南農業大學學報,2002(增刊):194-196.

[9] 吳青君,張文吉,張友軍.解毒酶系在小菜蛾對阿維菌素抗性中的作用[J]. 農藥學學報,2001,3(3):25-30.

[10] 謝佳燕,何鳳琴,李 梅,等.寄主植物對棉蚜乙酰膽堿酯酶的影響[J]. 植物保護學報,2002,29(4):341-345.

[11] 李云壽,羅萬春,慕立義,等. 不同寄主植物對小菜蛾艾氏劑環氧化酶和乙酰膽堿酯酶活性的影響[J]. 植物保護學報,1996,23(2):181-184.

[12] 陳炳旭,董易之,梁廣文,等. 板栗揮發物對桃蛀螟成蟲寄主選擇行為的影響[J]. 應用生態學報,2010,21(2):202-207.

[13] 王振營,何康來,石 潔,等.桃蛀螟在玉米上危害加重原因與控制對策[J].植物保護,2006,32(2):72-74.

猜你喜歡
差異
“再見”和bye-bye等表達的意義差異
英語世界(2023年10期)2023-11-17 09:19:16
JT/T 782的2020版與2010版的差異分析
相似與差異
音樂探索(2022年2期)2022-05-30 21:01:37
關于中西方繪畫差異及對未來發展的思考
收藏界(2019年3期)2019-10-10 03:16:40
找句子差異
DL/T 868—2014與NB/T 47014—2011主要差異比較與分析
生物為什么會有差異?
法觀念差異下的境外NGO立法效應
構式“A+NP1+NP2”與“A+NP1+(都)是+NP2”的關聯和差異
論言語行為的得體性與禮貌的差異
現代語文(2016年21期)2016-05-25 13:13:5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只有这里有| 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伊在人亞洲香蕉精品區| 亚洲va在线∨a天堂va欧美va|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日本不卡高清二区|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亚洲视频二| 久操线在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网777777国产精品| 四虎永久在线视频| 91视频精品| 国内精品久久九九国产精品| 国产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激情区| 国产白浆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小视频|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论坛|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色综合a怡红院怡红院首页| 国产后式a一视频| 精品国产免费第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国产乱人视频免费观看|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 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国产香蕉97碰碰视频VA碰碰看| 国产福利大秀91| 国产大片喷水在线在线视频| 国产96在线 | 成人在线综合| 麻豆a级片|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久久频这里精品99香蕉久网址| 国产精品真实对白精彩久久| 999国内精品视频免费| www.亚洲色图.com| 国产91精品调教在线播放| 青青操国产| 欧美成人一级| 国产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自在自线免费观看| 18禁不卡免费网站| 乱人伦99久久|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免费国产黄线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久综合蜜| 亚洲综合色吧| 四虎影视国产精品| 成年人福利视频| 国产亚洲欧美另类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不卡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一线天| 综合天天色| 毛片免费在线视频| 欧美视频在线播放观看免费福利资源 | 99国产精品国产| 欧美激情视频二区三区| 男女性午夜福利网站| 欧美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免费视频| 在线观看国产黄色| 毛片在线区| 亚洲综合在线网|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97| 亚洲精品午夜天堂网页| 在线免费a视频| 国产激情第一页|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线综合精品| 日韩东京热无码人妻| 热99re99首页精品亚洲五月天|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 亚洲AⅤ综合在线欧美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观看| jizz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入口| 久久先锋资源|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 99re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欧美中文字幕| 亚洲乱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