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纓
高校舞蹈教學的開展,注重技能和實踐的有機結合,學生在舞蹈學習的過程中強化自我肢體協調能力,促進審美意識和藝術素養的共同提升。當前,高職院校舞蹈教學中突出了課程教學的實踐性與技巧性,這對互動式教學模式的開展密切相關。在這一教學模式的指導下,高校舞蹈教學更加注重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真正做到從學生的心理認知特點出發,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進而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意識,促進舞蹈教學質量和效果的顯著提升。
高職院校舞蹈教學互動式教學模式實施策略高職院校舞蹈教學除了強調教學內容自身的技巧性之外,對于教學過程中的實踐性體現也尤為重視。無論是舞蹈教學中的基本功訓練還是必要的排練表演,都應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存在,在保證院校自身的教學發展之外,也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實用型舞蹈藝術人才。在教學模式的選擇方面,傳統的言傳身教法,顯然已經難以適應當前舞蹈教學的發展需求,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引入活化了舞蹈教學的氛圍,采用人性化的教學方法,密切了師生間的交流與合作,使得教學效果顯著提升。
一、互動式舞蹈教學模式在高職舞蹈教學中實施的必要性
以往高職院校在進行舞蹈教學模式的選擇時,往往過分突出了教師的課堂主導作用,利用言傳身教的方法來分解舞蹈動作的講解,在動作示范的過程中實現知識灌輸的目的。而學生的作用則僅僅局限于觀察和模仿,自主學習的意識被嚴重壓制。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引入,從學生的課堂主體性特征出發,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力求將教學內容的設置切實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規律,滿足新時期人才培養的客觀需要。從互動式教學模式在高職舞蹈教學中的開展狀況來看,其實施過程有著自身不可忽視的必然性。
1.互動式舞蹈教學模式促進了學生團隊精神的形成
對于高校舞蹈教學來說,基本功的訓練是極其重要的,然而這一訓練過程也相對比較枯燥和乏味。互動式教學模式的融入,使舞蹈訓練過程變得生動有趣,幫助學生形成了超強的毅力。更重要的是,這一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團隊精神也得到了培養。
2.互動式舞蹈教學模式是學生審美意識不斷完善的過程
舞蹈教學的開展,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審美意識,在肢體協調性訓練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堅毅、頑強、樂觀性格的形成?;邮浇虒W模式從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了學生的審美意識形成過程,讓學生在處理人際關系和調整心理狀態的同時加強對舞蹈教學的感知。
3.互動式舞蹈教學模式凸顯了學生的個性和氣質
個性與氣質的展現,是舞蹈教學中學生肢體訓練的根本目的所在,同時也是提升學生自身身體素質的關鍵環節。個性與氣質所代表的是學生的自我內在修養,而互動式教學模式正是從舞蹈習慣等多個角度,使學生的形體動作更富美感,柔韌性與協調性更加突出。
4.互動式教學模式是對傳統舞蹈教學方法的有效補充
傳統舞蹈教學中,言傳身教的教學方法僅僅是傳授學生基本的舞蹈訓練技巧,這樣的舞蹈動作不免缺少了必要的靈活性,形體動作比較僵硬,一些動作訓練之外的舞蹈內涵學生難以領悟。而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已有教學方法的基礎之上融合創新,優化了舞蹈教學的效果。
二、高職院校舞蹈教學中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
互動式教學模式的開展,突出了教師的課堂指導功能,在舞蹈動作訓練的過程中強調學生的思維核心訓練效果,是當前高校舞蹈藝術教學開展的主流趨勢。此外,互動式教學模式還注重師生間的合作與交流,這對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大有裨益。在和諧有序的學習氛圍中,能夠促進教學主體的興趣激發,形成有效的教學共振,從根本上提升高校舞蹈教學的質量和效果。互動式教學建立在良好學習策略的形成過程中,在充分融入情感因素的同時,也要盡可能激發學生的舞蹈潛能,提高學生對于舞蹈的理解與感知能力。高職院校舞蹈教學中,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可概括為:
1.注重互動式教學模式課堂節奏的有效調整
互動式舞蹈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從基本的教學目標出發,讓學生切實感受舞蹈教學的巨大魅力,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下適當調整課堂教學的節奏,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師的講授內容。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節奏調整并非隨意而為,而應該在具體教學實踐的基礎之上進行有效調整。
2.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效果取決于教學內容的選擇
在舞蹈教材的選擇上,教師也應考慮到教材本身的適用性和開放性,與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實施效果相吻合。此外,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特點也是教材選擇時需要注意的內容,進而體現出互動式舞蹈教學模式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3.重視互動式舞蹈教學模式中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
互動式舞蹈教學模式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應當是平等互助的,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必要的舞蹈實踐,提升自我形體動作的協調性與柔韌性。教師自身也應積極聆聽學生的想法,共同提升舞蹈教學的實施效果。
4.教師應注意在互動式舞蹈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舞蹈興趣
傳統教學方式僅僅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累積,對于教學實踐部分涉及不多。過分強調教師的課堂主導作用對于學生舞蹈興趣的激發顯然不利。互動式教學模式實施過程中,教師應有意識地設計相關的游戲教學或是表演教學環節,靈活處理課堂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舞蹈熱情。
三、結語
當前形勢下,互動式教學模式的開展,成為了高校舞蹈藝術教學的主要發展趨勢,這是對高校舞蹈課程教學的有效改革,也是適應社會人才培養需求的必然選擇。這一時期的高校舞蹈藝術教育需要教師不斷完善自我藝術教學理念,更新舞蹈教學方法,體現新時期高校舞蹈教學的時代氣息與文化特色?;邮浇虒W模式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促進了學生舞蹈藝術的全面發展,是提升學生審美意識和藝術修養的有效路徑。注重學生在舞蹈學習過程中的自我體驗與感知,鼓勵學生的實踐創新意識發展,是互動式教學模式開展的核心要義,也是突出學生課堂教學主體地位的一種表現。
參考文獻:
[1]張玉梅.論普通高校舞蹈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6,(02).
[2]宋曉敏.高職院校舞蹈教學問題及對策[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6).
[3]程家躍.多元化教學手段在高師舞蹈教學中的運用[J].職業圈,2007,(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