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健瓊
梧州紅十字會醫院內鏡室 廣西 梧州 543002
淺談風險管理在內鏡護理管理中的臨床應用
劉健瓊
梧州紅十字會醫院內鏡室 廣西 梧州 543002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其維權意識也在不斷增強,而內鏡護理管理也存在諸多風險,因而只有對護理管理進行分析,并采取相應的防范對策,落實和實施于臨床實踐管理中,才可以防止內鏡護理管理風險的產生。文章把內鏡護理面臨的風險總結為三大類:管理性風險、技術性風險以及服務性風險,在風險管理過程中實施適應的防范對策,可以縮小內鏡護理管理的風險范圍。
風險管理;內鏡護理管理;臨床應用
風險管理指的是研究風險產生規律以及控制風險的技術,通過決策管理方式,如風險識別、評估以及衡量有效的進行控制和處理[1]。損失形成前的風險管理目的是預防和降低風險事故的發生,而損失形成后的風險管理目的是盡量縮小損失的范圍[2]。內窺鏡室是治療患者的特殊場所,由于病人周轉快和病情不明確的原因等,護理人員缺少對病人病情的了解,導致許多環節存在風險,因此,內鏡護理管理具有重要意義。為推動內鏡護理管理安全,文章主要對風險管理在內鏡護理管理中的臨床應用進行分析,獲得滿意的效果,現陳述如下:
風險管理的過程中其工作之一就是識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風險,并識別、分析和衡量護理風險存在的原因。首先,必須總結和分析風險管理實施前護理所存在的缺陷,并對其進行分類;根據分類缺陷標準將其分成三大類:管理性風險、服務性風險和技術性風險。(1)管理性風險主要內容有制度和指導不健全以及護理人員沒有根據說明書進行操作,各個護理人員只是根據自已的經驗和方式對各種問題進行處理。(2)技術性風險主要是麻醉方法錯誤,如患者在進行無痛內鏡時出現如呼吸抑制和心跳減慢等不良反應。(3)服務性風險是指病人蘇醒時因煩躁出現摔傷風險,對年老體弱和病情嚴重的患者不及時處理,主要病人的臨床資料不齊全造成病人等待時間太長,主要病人不合理接送,服務態度差以及銜接不合理等[3]。
根據發生原因進行分析,分析的主要內容有(1)護理人員缺少相關的護理專業知識。護理人員不熟悉內鏡各專科的護理技術和器械使用掌握,沒有按照操作流程進行操作,同時對病人的病情沒有及時進行了解; (2)責任心較低。護士在思想上放松警惕,一直認為內鏡是醫技科室,沒有太大風險以及安全指數較高。沒有嚴格實施三查七對制度,也沒有按照標準對消毒液濃度進行定時檢測,對相關的法律法規缺少嚴謹性,同時也沒有根據規章制定進行護理工作。(3)缺少交流溝通能力。住院部護理人員和接送人員沒有理解內鏡工作的流程,造成病人在內鏡室等待時間過長而發生吵鬧情況。(4)其他。如麻醉出現意外時,沒有足夠的急救能力,并低估麻醉的風險;護士工作方法不合理,沒有全面對問題進行考慮;缺少相關的法律法規,其流程指導有待進一步改善等[4]。
護理風險處理的核心內容是護理風險管理,在識別風險管理以及評價風險的基礎上風險處理采用形影的風險時間措施。主要分為兩大類型:風險預防以及風險處置[5]。
2.1 風險預防
風險預防是建立在風險識別與風險評價基礎上的,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防止風險事件發生。主要內容有:
2.1.1 定期進行護理風險培訓
醫院舉辦相關的風險管理活動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加強護理人員的護理風險理論和知識,及時了解有關法律法規更新的情況。此外,醫院還準備把護理風險防范的知識和經驗制作成網頁,發布在護理部網頁上,與同行的護理人員一起分享[6]。
2.1.2 完善護理風險監管和控制制度
完善護理風險監管和控制制度,可以讓臨床護士時刻提高警惕,以防范醫療出現差錯和事故。醫院可以實施"以病人為中心"制度,采取相應的保險制度,如設立投訴信箱和執行護理人員職業保險制度。制度的頒布,讓護理人員在工作中可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護理人員自覺規范自已的工作態度,加強醫院管理、護理管理以及病人管的的風險監督和指導,控制醫療糾紛和經濟賠償的數目。
2.2 風險處理
風險處理的兩種方式是風險滯留與風險轉移,風險滯留指的是把風險損失所造成的責任滯留在機構內部,是醫療機構一般應對醫療風險的措施。隨著不斷增加醫療賠償金額,單純依賴風險滯留會造成經濟損失。風險轉移指的是把風險責任向其他機構轉移,是醫療機構較為常見的風險處理方法[7]。
2.3 采取相關的法律應對風險事件
一旦發生護理風險事故,一般需要通過法律手段解決事件,為了降低醫院經濟賠償損失,護理管理負責人必須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如:熟悉和了解國家關于醫療的法律法規,完善護理管理制度等[8]。
3.1 提升思想認識
組織學習風險管理方法和對策,樹立風險防范意識,把相關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中,以便提高護理人員的風險管理能力。
3.2 制定崗位職責和做好評定標準
按照內鏡各崗位責任制對各個護理人員進行分配,負責其崗位工作職責;制定崗位評價標準,標準的主要內容有清洗消毒間工作標準、檢查護理人員的評價標準、急救護理人員工作的標準、手術之前和手術之后護理人員的工作標準以及前臺和預約護理人員的工作評價標準[9]。
3.3 設立質量檢查小組
由護士長擔任組長一職,而質控員有責任心較強的主管護理人員擔任。護理人員每天巡查科室護理工作情況,并做好相關記錄,以便于提醒各個護理人員,每個月底對資料進行分析、總結和整改。質量控制全面貫徹于每個護理人員,把每個月護理人員績效考核與年度評優進行獎懲。
3.4 按照"三關"和"十查"的原則對管理工作進行把關,做好"三嚴"與"三定"的工作
為了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和提高鏡檢質量,必須嚴格把好"三關",三關指的是手術前準備工作、手術過程中的配合以及手術后觀察。手術之前做好"十查"工作,十查指的是檢查病人床號、姓名、年齡、住院時間、鏡檢名稱、麻醉方法、腸胃情況、藥物過敏史以及現病史和既往史等。手術過程中做好"三嚴"工作,三嚴指的是嚴肅認真工作、嚴格檢查以及嚴格進行無菌手術操作等。手術完成后做到"三定"處理,三定是指定物、定位和定量。強化護理緩解的重點過程和全程監控終末質量,以提高護理安全[10]。
3.5 強化業務培訓和建設安全意識
護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和操作技術水平,同時積累工作經驗,以此提升護理業務水平。(1)強化護理服務意識和交流溝通能力,降低因溝通協調而產生的投訴事故,以達到患者和臨床科室滿意內鏡護理服務指標。(2)加強護理相關法律知識的宣傳力度。教會護士善于發現問題,增強處理意外事件的應急能力。(3)在管理儀器方面,按時檢查儀器功能,并把儀器的使用說明書張貼于顯眼位置,重新對儀器設備的操作流程進行規范,然后將其注意事項告知護士。為儀器、備用儀器日常維修建立質控制度,將故障的流程向上級匯報。設立責任制度,如專人管理、專人負責和定期檢查以及保養制度,加強護理人員的儀器操作風險意識,提高防范風險和解決風險的能力。整改存在問題,對整改效果進行評價,以進一步改進護理質量[11]。
3.6 強化護理人力資源
根據護士的工作能力以及相關知識進行合理分配工作,設立專科護士準入體系。按照臨床需要對排班進行彈性分配,在高峰期可以設立輔助班,主要工作內容是解決突發事故和投訴問題,從而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12]。
3.7 完善交接制度
管理過程中,護理人員必須仔細對標本、病人的資料、物品擺放進行記錄,便于護理人員的交接工作,出現問題時可以及時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從而提高護理人員的責任感。模擬和演練急救流程以及應急預案,以便于急救處理,如呼吸抑制、呼吸道堵塞、心跳驟停以及大出血等。通過提高應急處理技能,在發生危機事件時護理人員可以沉著和有條不紊的應對,提升搶救的成功率,以確保患者的生命安全[13]。
護理安全貫穿于護理操作、交流溝通、協調以及治療的整個護理活動中,其中還包括搶救配合的過程。先進的風險識別和處理能力、專業的;技術以及全面的治療護理知識是護理人員的綜合業務素質,只有提升護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加強團隊合作精神,落實貫徹環節質控,嚴格管理;只有將各項制度落實到各個護理活動中,掌握和了解管理工作的相關知識,熟悉各項護理評價標準,在工作中負有一定責任心,善于找出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并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互相監督和指導,控制護理活動中的各種風險,才能避免和降低護理活動中護理風險的發生,只有對風險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保證護理質量,實現護理安全。
[1]張生宏.護理風險管理及防范對策[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1,1(3):33-34.
[2]林雪梅,吳秀珍,鄒秀棋.風險管理在精神科陪護病房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民康醫學,2010,3(5):77-78.
[3]羅英.加強神經內科護理風險管理[J].內蒙古中醫藥,2010,2(18):55-56
[4]徐文利.淺析護理風險相關因素及風險管理[J].中國實用醫藥,2011,3(3):66-67.
[5]王雪莉,孫萍,黃祥柱,陳艷,蔡艾艾.護理風險與護理風險管理的策略[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4(9):88-89.
[6]周萍萍,周秀榮.風險管理在產房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2(12):77-79.
[7]黃劍芬.基層醫院護理風險管理實踐體會[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0,4(1):66-67.
[8]姚彬,余力偉.醫院風險管理現狀及效果[J].現代醫院管理,2011,5(1):44-45.
[9]夏繼春.風險管理在內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吉林醫學,2010, 7(24):24-25
[10]王會接,杜立,陳彩玲,崔欣,徐燕.風險管理在臨床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9(16):66-67.
[11]孫海英,張紅偉.護理風險管理的討論與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0,4(5):77-78.
[12]楊玉春.風險管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西南國防醫藥,2011,4(7):44-45.
[13]吾金取初.實施護理風險管理,控制護理缺陷[J].中國當代醫藥,2011,7(8):99-100.
R473.5
B
1009-6019(2014)11-0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