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新 張鳳霞
吉林化工學院衛生所 吉林 吉林 132022
吉林市兒童醫院 吉林 吉林 132011
非洛地平的藥理分析及臨床應用研究
周敦新 張鳳霞
吉林化工學院衛生所 吉林 吉林 132022
吉林市兒童醫院 吉林 吉林 132011
目的:研究非洛地平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方法:搜集2013年6月-2014年6月醫院接收治的腎性高血壓94例患者,按照就診日期單雙號分為甲組和乙組。對甲組47例治療時應用非洛地平,并對非洛地平藥理作用進行分析,對乙組47例治療時進行常規治療。觀察甲組和乙組的治療效果,并比較。結果:與乙組相比,甲組血壓控制情況較好,腎功能改善情況較好,差異較大,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腎性高血壓應用非洛地平,可有效控制血壓,改善腎功能,應予以重視。
非洛地平;藥理作用;臨床應用
非洛地平屬于選擇性鈣離子拮抗藥,可對小動脈的平滑肌細胞外鈣內流進行抑制,對小動脈進行選擇性擴張,對靜脈無擴張作用,因此,不會造成體位性低血壓。非洛地平是腎性高血壓治療時的常用藥物,療效較為理想,患者能良好耐受,藥物能在短期內良好控制血壓水平,安全性較高[1]?,F搜集2013年6月-2014年6月醫院接收治的腎性高血壓94例患者,對其非洛地平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進行總結性分析,并將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搜集2013年6月-2014年6月醫院接收治的腎性高血壓94例患者,按照就診日期單雙號分為甲組和乙組。甲組共47例,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別是25例、22例,平均年齡是(39.62±2.13)歲,年齡范圍是31-69歲。乙組共47例,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別是26例、21例,平均年齡是(39.67±2.23)歲,年齡范圍是30-69歲。甲組和乙組的一般臨床資料相比,差異較小,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對甲組治療時應用非洛地平,并對非洛地平藥理作用進行分析,對乙組治療時進行常規治療。非洛地平片(國藥準字H20000003,包裝規格10mg),每日2次,每次2.5mg,治療2個月后觀察療效。治療期間做好血壓監測,密切注意血壓變化情況。
觀察甲組和乙組的治療效果,并比較。
1.3 統計學分析對本文所得實驗數據均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檢驗,所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所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1 血壓控制治療前,甲組收縮壓為(158.6±10.8)mmHg,舒張壓為(97.6±7.6)mmHg,乙組收縮壓為(158.9±10.7)mmHg,舒張壓為(97.9±7.2)mmHg,兩組相比,差異較小,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甲組收縮壓為(137.4±6.5)mmHg,舒張壓為(83±3.4)mmHg,乙組收縮壓為(145.2±5.4)mmHg,舒張壓為(92.6±3.4)mmHg。兩組較治療前均有所改善,但甲組血壓下降情況優于乙組,差異較大,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腎功能改善 治療前,甲組 BUN是(10.2±2.1)mmol/L,Scr是(181±36.7)umol/L,UA是(422.2±23.8)umol/L,Ccr是(30±6.6)mL/ min;乙組BUN是(10.3±2.0)mmol/L,Scr是(180±36.9)umol/L,UA是(425.1±22.7)umol/L,Ccr是(29±6.9)mL/min。兩組相比,差異較小,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甲組BUN是(8.5±1.4)mmol/L,Scr是(137±3.05)umol/L,UA是(401±25.6)umol/L,Ccr是(44.8±5.1) mL/min;乙組BUN是(9.7±1.7)mmol/L,Scr是(162±4.21)umol/L,UA是(415±23.7)umol/L,Ccr是(36±5.8)mL/min;甲組腎功能改善情況優于乙組,差異較大,有統計學意義(P<0.05)。
非洛地平可有效降低腎血管的阻力,對肌酐廓清率及腎小球濾過率無影響,腎血流量稍有增加或無變化,具有較強的利尿及促尿鈉排泄作用。非洛地平可有效增加心臟指數,增加輸出量,降低后負荷[2]。非洛地平適用于臨床上治療輕度及中度原發性高血壓,且療效較好。由于高血壓患者需要長期用藥,因此,必須保證治療藥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才能維護患者身體健康,避免不良后果。研究報道,對于應用利尿劑、B-受體阻滯劑無效的中度高血壓及重度高血壓患者,聯合應用非洛地平可有效控制血壓[3]。非洛地平對血管內皮具有明顯改善功能,能降低患者高血壓,起到一定的抗動脈粥樣硬化效果。
藥理作用如下:(1)非洛地平屬于二氫吡啶類長效鈣拮抗劑,對心血管肌膜的鈣離子活動進行抑制,使興奮-收縮耦聯削弱,對外周血管進行擴張,從而降低血壓。應用初期,在頸動脈、主動脈竇壓力感受器調節下,心率可呈反射性輕度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數、心排血量和每搏容積指數增加。治療范圍內,該藥物不直接對心肌收縮力、心臟傳導產生作用,不影響腎上腺素能受體的張力調節作用。(2)非洛地平在降低血壓的同時,可對腎小球入球小動脈進行持久性擴張,腎小球濾過率、腎血流量明顯升高,腎缺血得到有效改善,對腎小球及腎血管的功能結構紊亂進行阻滯。該藥物還對大分子物質進入腎小球基底膜進行調控,殘余腎組織代謝活性大大降低,自由基形成明顯減少,從而保護腎臟。對于已經確定大量蛋白尿及腎臟疾病的患者,該藥物無法延緩病變進展。部分患者應用藥物后,可出現不良反應,表現為心悸、面部潮紅、疲乏、頭暈頭痛和踝部水腫等。在本文研究中,對甲組應用非洛地平,對乙組進行常規治療,結果顯示,甲組血壓控制情況優于乙組,且腎功能改善情況優于乙組,表明非洛地平是治療腎性高血壓的理想藥物,療效顯著。
綜上認為,非洛地平治療腎性高血壓療效確切,值得推廣。
[1]劉立新,童綏菊.非洛地平治療高血壓病51例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16(17):58-59.
[2]劉杰,朱杰華.淺論非洛地平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1):45-46.
[3]張惠淑.非洛地平治療高血壓療效分析與評價[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16(19):41-42.
R972+.4
B
1009-6019(2014)11-01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