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
通遼市科爾沁區婦幼保健院婦產科 內蒙古 通遼 028000
小劑量孕激素治療單純性子宮內膜增生療效
王強
通遼市科爾沁區婦幼保健院婦產科 內蒙古 通遼 028000
目的:探討并分析采用小劑量孕激素治療單純性子宮內膜增生的治療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接收的子宮內膜單純性增生患者60例,對其采取術后孕激素的藥物治療,然后觀察其治療效果。結果:60例患者經治療后,月經恢復正常且經子宮內膜組織檢查為分泌期內膜的有52例(86.67%),有8例經治療后沒有改善(13.33%);且月經周期明顯變規律及經期時間縮短,子宮內膜厚度變薄,且治療前后具有差異(P<0.05);而轉變為增殖期子宮內膜的5例,轉變為分泌期子宮內膜的52例,仍為單純性子宮內膜的3例,轉化率為95.00%(57/60);且所有患者均無嚴重的不良反應出現。結論:對于單純性子宮內膜增生患者采取小劑量孕激素進行治療,可以取得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值得臨床廣泛應用推廣。
小劑量;孕激素;單純性子宮內膜增生
單純性子宮內膜增生是無排卵性功血患者子宮內膜比較多見的一種病理改變,而子宮內膜增生分為單純性增生、復合型增生及不典型增生三個類型[1]。對于其治療方法,在對大多生育期的患者來說,一般都是在其血止后采用孕激素后半周期療法進行治療。而本文將主要探討并分析采用小劑量孕激素治療單純性子宮內膜增生的臨床療效,具體資料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接收的子宮內膜單純性增生患者60例,年齡27-45歲之間,平均年齡36.5±2.5歲;且所有患者在經過宮腔鏡檢查及病理診斷后確診為子宮內膜單純性增生,且患者均屬于生育期年齡;經檢查后出現陰道不規則出血的患者有36例,且經詢問患者出血時間在13天至2個月之間;且經超聲進行檢查,有45例患者子宮內膜增厚伴有回聲雜亂,并可排除患者患有血液系統疾病的可能。
1.2 治療及觀察方法
護理人員在給全部患者用藥前,應對其病史進行詳細詢問并記錄,然后對所有患者采取全身全面的檢查,包括經陰道超聲、子宮內膜病理、宮頸細胞學、血常規、尿常規、肝腎功能、凝血時間、心電圖、月經情況等。且在患者進行宮腔鏡檢查時,用診刮的方式取樣送病理進行病情診斷。在患者進行手術后的第15天開始采用孕激素(黃體酮膠囊)進行治療,每天晚上一次,每次100毫克,患者需要連續服用10天,而孕激素的選取采用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的,其劑量為每片50毫克。待下次月經的第15天再采用上述方法進行用藥,連續服用3個月。且所有患者均在知情的情況下服用孕激素,同時均無孕激素禁忌癥。而且在患者用藥治療期間每月進行一次復診,護理人員對患者的血常規及肝腎功能進行檢查,并采用超聲對患者子宮內膜進行檢查,并詢問患者在用藥后的月經情況及有無不良反應出現,而且在停藥后的第三個月經期的第25至28天進行子宮內膜組織學檢查。
1.3 療效評定
對患者治療效果的判定分為有效和無效,有效指對患者用藥期間陰道沒有不規則出血現象,且在患者月經周期第25-28天進行子宮內膜組織學檢驗屬于分泌期內膜;無效指患者經治療后月經依舊不規律,且經病理檢查患者子宮內膜為增殖期內膜或出現單純性增生的癥狀。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和分析,用u檢驗計量資料,用P<0.05表示兩者差異的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60例患者均在停藥3個月后進行檢查,月經恢復正常且經子宮內膜組織檢查為分泌期內膜的患者有52例,有效率為86.67%,而有8例患者經治療后沒有良好的改善,無效率為13.33%。
2.2 治療前后月經周期、經期、子宮內膜厚度的變化
60例患者在治療前月經周期為23.25±3.53天,經期為18.55±3.53天,子宮內膜厚度為22.5±3.5毫米;而經治療后月經周期為30.25± 3.85天,經期為8.55±2.03天,子宮內膜厚度為13.5±2.5毫米。經結果顯示,所有患者在經過治療后其月經周期明顯變規律且經期時間縮短;而且子宮內膜厚度明顯變薄,治療后的效果明顯優于治療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小劑量孕激素治療前后子宮內膜的變化
60例患者經治療后由單純性增生轉變為增殖期子宮內膜的有5例(8.33%),轉變為分泌期子宮內膜的患者有52例(86.67%),仍為單純性子宮內膜的患者有3例(5.00%),轉化率為95.00%(57/60)。
2.4 藥物不良反應
患者治療前后血壓、血尿常規、脈搏及肝腎功能等均無出現異常,而在治療后僅有3例(5.00%)出現輕微乳房脹痛和惡心乏力的癥狀,沒有嚴重的不良反應出現。
子宮內膜增生癥是絕經期、絕經后婦女常見的一種病癥,但也病發于處于生育期年齡的婦女或青春期的少女。其表現為功能性子宮出血,且有少部分增生會發生病變致子宮內膜癌。其發病的主要原因與患者雌激素水平有關,隨著雌激素水平的升高且發生子宮內膜增生的幾率越高[2]。本文采用孕激素對子宮內膜增生進行治療,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由于孕激素具有抗雌激素作用,通過抑制雌激素受體來降低雌激素對子宮內膜的促進作用,并抑制它的增長。而且一定量的孕激素可以促使子宮內膜腺體的分泌,使其轉至分泌期,并促進子宮內膜間質蛻變致使患者停藥后出現月經正常且內膜脫落的現象[3]。并經有關學者經驗總結,采用孕激素對子宮內膜增生患者進行治療,其采用小劑量用藥(100mg/次/晚),并在患者術后第15天后服用,連服3個月可以有效的避免患者在采用其他藥物帶來的頭疼、水腫、體重增加等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對于單純性子宮內膜增生患者采用小劑量孕激素進行治療,可以取得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值得臨床廣泛應用和推廣。
[1]孫清;楊興升;李玲;何淼龍;吳倩;王秀珍.子宮內膜增殖癥保守治療的療效觀察[J].現代婦產科進展.2014(06):427-431.
[2]鄒玉璽.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處理方法及其與子宮內膜增生病變的關系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2(09):164-165.
[3]楊開選;王超.子宮內膜增生癥的病因及相關因素[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7(11):645-647.
R984
B
1009-6019(2014)11-01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