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青
杭州市濱江醫(yī)院 浙江 杭州 310052
肺癌患者生活質量護理措施的研究進展
魯青
杭州市濱江醫(yī)院 浙江 杭州 310052
提高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已經(jīng)成為肺癌治療的主要目標之一,護理干預是提高肺癌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方法。本文系統(tǒng)闡述了影響肺癌患者生活質量的相關因素,以及采取的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旨在為臨床護理提供依據(jù)。
肺癌;生活質量;護理干預
近年來,肺癌的發(fā)病率不斷上升,隨著治療方法的發(fā)展,帶瘤長期存活的患者日益增多,提高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已成為肺癌治療的主要目標之一。針對這類肺癌患者的心理、生理以及社會生存狀態(tài)進行積極干預已經(jīng)成為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手段,其中護理干預扮演著重要角色。本文針對影響肺癌患者生活質量的相關因素闡述相應的護理措施,旨在指導臨床改進護理方案和制定有效的家庭和社會支持計劃,從而提高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
生活質量(quality of life,QOL)是反映患者生理狀況、心理狀況和社會生活狀況的一個綜合性指標,它的變化不僅受患者健康狀況的影響,而且受社會生活環(huán)境和醫(yī)療保健措施的影響[1]。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主要包括:①疾病因素:肺癌的臨床分期、分型、治療方案;②人口學因素:年齡、性別、婚姻狀況、文化程度;③家庭社會因素:家庭關系、經(jīng)濟條件、社會關系以及家庭和社會給予的精神支持;④應對方式:積極地面對有利于生活質量的提高,消極的屈服則反之[2]。
2.1 健康教育護理健康教育是護理和教育的有機結合,是患者獲取疾病相關知識的有效途徑。可以通過口頭講解、圖文宣傳、視聽材料、示范訓練等以床旁指導或者集體入院宣教的形式,向患者介紹肺癌的病因、臨床表現(xiàn)及預防的一些相關知識,轉變患者對腫瘤的一些錯誤觀念,增強患者的保健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針對患者的治療方案完善健康教育的內容,對于采取手術治療的患者,做好圍手術期的健康教育;對于采取放、化療的患者則做好放、化療相關知識的指導。同時根據(jù)"家屬系統(tǒng)論"原理,對肺癌患者家屬實施同步健康教育,提供相關的知識及指導,可以使家屬對疾病有更多的了解,為患者提供最佳的照顧,可以增加患者的自尊及被愛的感覺。
2.2 治療性干預治療方案受肺癌分型、分期、患者的基礎情況等的影響,但化療是治療肺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針對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xiàn)的一些不良反應,教會患者如何處理。
2.2.1 手術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 術前指導患者消除顧慮、積極主動的配合治療,教會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排痰的方法;術后鼓勵并協(xié)助患者進行有效咳嗽和排痰。采取疼痛三階梯療法減輕患者的疼痛。觀察引流情況,保持引流通暢。飲食要注意循序漸進、營養(yǎng)均衡、清淡易消化。指導患者早期活動,可有效防止墜積性肺炎和深靜脈血栓的發(fā)生。
2.2.2 化療不良反應的護理干預化療期間會出現(xiàn)消化道癥狀、脫發(fā)、骨髓抑制以及負面情緒等不良反應。①在化療前30min遵醫(yī)囑給予止吐藥預防惡心、嘔吐的發(fā)生;化療過程中若出現(xiàn)嘔吐時取舒適體位,嘔吐后及時漱口、清理床單位;對食欲減退的患者與營養(yǎng)師或家屬聯(lián)系,給予營養(yǎng)合理、易消化、色香味俱佳的飲食;囑便秘的患者多吃富含維生素和纖維素的青菜、鮮果汁,吃一些潤腸的食物和水果;對腹瀉的患者認真觀察大便的次數(shù)、性狀及量,嚴重腹瀉的患者做好肛周的護理。②脫發(fā)對人的形象影響很大,尤其是女性患者。對脫發(fā)的患者給予心理安慰,告知患者脫發(fā)只是暫時的,化療結束后頭發(fā)會再生,以減輕患者的消極心理反應,同時根據(jù)患者的意愿,指導患者配戴假發(fā)。③化療藥物會對骨髓造血系統(tǒng)有抑制作用。治療期間應定時查血常規(guī),監(jiān)測體溫,注意個人衛(wèi)生,保持皮膚、口腔的清潔;盡量不去其他病房走動,囑患者注意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預防上呼吸道感染,對有皮膚損傷者預防繼發(fā)性感染的發(fā)生。血小板減少可影響凝血功能,應注意有無牙齦出血、皮膚瘀斑等,指導患者用軟毛刷刷牙,同時注意加強營養(yǎng)。
2.2.3 放療的護理干預指導患者保持照射野標志線清晰,皮膚清潔干燥,內衣宜柔軟寬大、吸濕性強。如皮膚有瘙癢,可用2g薄荷粉涂抹,但不能用帶刺激性含金屬成分的藥物。對出現(xiàn)皮膚紅斑、色素沉著或脫屑等情況,需保護皮膚,防止破損。出現(xiàn)放射性的食管炎和肺炎應積極參與治療。保持新鮮水果和蛋白質的攝入,多飲湯水,利于射線的排出[3]。
2.3 活動干預鍛煉有助于患者活動能力和日常能力的提高。活動方式可以選擇步行、做操、呼吸功能鍛煉和按摩等室內活動,也可以是散步、太極拳、交誼舞等室外活動。訓練目標以中等強度、不感覺勞累為宜(目標心率為最大心率的60%~80%)。指導患者鍛煉的方法和注意事項,避免過度勞累,影響休息。同時教會患者在活動中監(jiān)測個人的身體狀況,出現(xiàn)異常癥狀時要及時告訴醫(yī)護人員[4]。
肺癌住院患者治療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與護理息息相關,護理人員應向患者提供持續(xù)的專業(yè)性照顧和支持,使其軀體及心理健康狀態(tài)恢復得更好。同時護理工作者可充分利用醫(yī)院衛(wèi)生資源,制定個性化的護理干預措施,多管齊下,努力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質量。
[1]肖永紅,閆子海,張文杰.肺癌患者生活質量的典型相關分析[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7,34(3):465-466.
[2]李紅,張宏偉,劉曉紅.影響肺癌患者生活質量的相關因素及護理干預的研究進展[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9(19):160-161.
[3]徐淑俠,徐鳳美.實施家屬健康教育對肺癌病人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1):35-36.
[4]程曉麟,周德明,呂麗萍.EORTC QLQ問卷表評估影響肺癌患者生命質量的相關因素[J].中國肺癌雜志,2004,7(3):230-235.
R473.73
B
1009-6019(2014)11-02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