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菊梅 劉青莉 馬永霞
石嘴山市第三人民醫院 寧夏 石嘴山 753400
新形式下護理人員壓力原因分析和解決對策
張菊梅 劉青莉 馬永霞
石嘴山市第三人民醫院 寧夏 石嘴山 753400
目的:探討新形式下護理人員所產生的壓力原因及解決對策。方法:分析壓力原因,找到解決壓力的方法,使護士正確面對壓力并掌握應對技巧減少壓力源。結果:通過認真了解護士的形成壓力的原因,采取有效解決對策,改善了護士壓力狀態提高了護理管理效益。
新形式護理人員壓力原因解決對策
隨著護理模式由陳舊的"以疾病為中心"向新型的"以病人為中心"模式的轉變,臨床護理以及患者都對護士職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大量的潛在護理工作緊張的因素存在如:"倒班""工作量與酬勞不等"、"人際關系復雜"、"晉升的機會少"等導致護士身心疲勞,臨床工作中有部分護士在緊張、繁重的護理工作中還有相對較大的精神、心理、體力上的壓力[1],嚴重的影響了護士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質量。護理管理人員應該通過良好的健康教育對護理人員進行適時的講座,使護理隊伍成為一個生理心理健康的現代群體。
1.1 護理人員的心理壓力
1.1.1 病人的要求:隨著新形式的發展患者的法律意識及自我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對護理工作質量與服務要求越來越高。
1.1.2 護理服務的風險增高:護士是高風險的操作者,在工作中長期處于高度精神緊張的狀態。護患糾紛會使其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
1.1.3 聘用制的不穩定性:由于大多數醫院都用聘用制的護士,使護士缺乏醫院給予的安全感和歸屬感。1.2護理專業及工作的壓力
1.2.1 工作分配制度不合理:護士的工作時間分配及工作量是一種特殊的工作性質。經常會出現倒班現象,人體生理的生物鐘被工作時間所打亂,護士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及內分泌紊亂使護士心身俱疲。
1.2.2 人際關系方面的問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已在廣大醫院開始實施,在醫療糾紛的法律上實行舉證倒置,因此各醫院的管理者加大了醫院工作管理的力度,護士在工作中缺乏自主性,社會認同度低。
1.2.3 護理工作量的繁瑣:據對某些護理人員進行調查顯示:護理人員認為工作強度過大占百分比為80.96,護理人員擔心護理工作出差錯的百分比占89.12。[2]由于護理工作的性質特殊,護理人員是第一個被指責者,使護士的身心嚴重受到傷害。
2.1 壓力對護士個人的影響:由于長期過重的工作壓力如護士不能及時的進行調整和疏導,出現生理及心理不同程度的破壞。會在工作中出現不認真、懶散、怠倦,社會退縮和改變[3]。生理方面會出現睡眠障礙、頭疼、營養不良等。
2.2 壓力對護理團隊的影響:如護士個人工作效率低,人員離職率高,護理隊伍從此缺乏了牢固性,使護理質量整體下降。
3.1 減少產生壓力的情境:護士盡量保持自身的一貫性習慣合理利用時間,加強時間的管理和規劃。
3.2 減少身體對壓力的反應:護士要在自己的業余時間適當的參加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活動,補充營養,充分的休息,使身心處于愉快的狀態。
4.1 建立支持系統:醫院的管理者應充分的關注和分析護理人員工作的壓力產生的原因,鼓勵護士尋求正確引導傾訴對象。多與護士交談,多聽聽護士的想法,多給護士進行心理安慰,從而減輕護士的心理壓力。
4.2 以人為本的觀念:護理管理者應合理的配置護理人力資源,根據科室的工作量適當的增加護士數量,合理工作配比,減輕護理工作的負荷。減輕低年資護士因經驗不足帶來的不可控和不確定性的護理差錯而形成的壓力。
4.3 建立公平公正的競爭機會:醫院的管理者應該提高護士的工資待遇,對待聘用制的護士增加工資。將聘用制與正式員工一樣,進行統一的管理培訓,實施同工同酬制度[4],將能力較強的護士放到適合的崗位。
[1]張素琴.影響護士群體生理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J].現代護理,2004,10(10):932.
[2]徐朝艷,張振路.急診科護士工作心理控制源與疲勞,心理健康的關系[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7):665.
[3]劉玉馥.護士壓力研究進展[J].國外醫學護理分冊,2008,17(1):3.
[4]劉淑芬.臨床護士心理壓力原因分析及對策的研究[J].河北醫藥,2008,30(1):932.
R471
B
1009-6019(2014)11-02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