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林玲 夏麗敏
江蘇省無錫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外科 江蘇 無錫 214008
神經外科氣管切開患者氣道濕化護理要點
周林玲 夏麗敏
江蘇省無錫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外科 江蘇 無錫 214008
神經外科氣管切開氣道濕化
眾所周知神經外科危重患者大多是車禍、跌落傷所致或者腦出血術后的患者,病情發展急、變化快,隨時危及生命。早期氣管切開則是解決氣道梗阻,救治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而做好氣管切開后的氣道管理則尤為重要,氣道管理最重要的則是氣道濕化工作。氣道濕化是指應用濕化器將溶液或者水分散成極細微粒,以增加吸入吸入氣中的濕度,使氣道和肺能吸入含足夠水分的氣體,達到濕化氣道粘膜、稀釋痰液、保持纖毛正?;顒拥囊环N物理方法[1]。人工氣道濕化包括機械通氣濕化及非機械通氣濕化,這里主要介紹非機械通氣濕化管理。
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入住本科室氣管切開的患者50例,其中男40例,女10例,年齡21-70歲,入院時格拉斯哥評分3-11分,均無呼吸系統基礎疾患。
2.1 科室護理人員情況及工作考核機制
科室共有床位49張,護理人員24名,專科5年以上護士10名,其中省級??谱o士1名,市級專科護士2名。護理部設有氣道管理小組,每月采取集中授課、培訓及科室實境考核,科室護士人人過關。
2.2 人工氣道濕化管理
2.2.1 人工氣道的評估表格式評估,每班評估氣道情況并記錄,評估內容包括:氣管切開的時間、氣囊壓力、痰液性質、濕化程度、有無嗆咳、有無吞咽、切口護理情況等。
2.2.2 人工氣道濕化方法
2.2.2.1 氧氣驅動下一次性氧氣濕化液持續氣道濕化法一次性氧氣濕化液為760ml無菌蒸餾水,用氧氣表連接一次性氧氣濕化液,連接螺紋管(一次性呼吸機管道)及氣切喉罩,置于氣管切開處,氧流量調節3-5升/分,液體用完更換,約3-4天,平均每天消耗液體量200ml。此方法濕化效果好,能使痰液容易吸出。痰液粘稠度和吸痰是否通暢是衡量濕化的可靠指標[2]。
2.2.2.2 持續勻速泵入氣道持續濕化法 濕化液用0.45%無菌鹽水250m l,取50ml注射器連接輸液延長管接頭皮針,去掉針頭保留軟管,直接插入氣管內套管8cm,固定頭皮針軟管,氣管套外口用紗布覆蓋,調節濕化液滴速5-10ml/h,維持24h,每天換裝置1次,平均每天消耗180ml。此方法能使肺部感染率有所降低[3]。
2.2.2.3 人工鼻濕化法直接把人工鼻連接到氣管切開套管口,吸氧時吸氧管一頭接人工鼻一頭接氧氣流量表。此方法對吸入氣體加濕均勻,并有過濾作用,有效減少痰痂形成、濕化過度、高氣道反應等并發癥[4]。
2.3 氣道濕化的注意事項(1)所用用品及操作必須遵循無菌操作原則。(2)嚴密觀察所用儀器的工作狀態。(3)保持所用管路通暢。(4)吸痰前后加大氧流量。(5)根據病人痰液性質及時調整濕化液的量。
3.討論
氣管切開后,病人失去了上呼吸道加溫加濕的功能,呼吸道的分泌物容易形成痰痂不易吸出,肺部感染率隨之增加。因此,氣道濕化就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氣道濕化已成為氣管切開患者氣道管理的重要課題之一,目前臨床上對于氣道濕化程度監測的研究受到檢測儀器和費用的限制仍不成熟[5],氣道濕化程度的評估只能通過患者的臨床癥狀或體征反映??傊谌斯獾赖淖o理過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針對性地為病人進行氣道濕化,保持呼吸道通暢,保證分泌物能及時排出,控制感染,減少并發癥,選擇最佳濕化方法,達到最佳濕化目的,維持呼吸道正常功能,減少患者住院費用,改善預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1]萬先饒,黃偉.氣道濕化[J].醫學與哲學:臨床決策論壇版,2006,27(12):14-17.
[2]應婉玲.人工氣道濕化方法的改進[J].黑龍江護理雜志,2009,6(7):35.
[3]胡艷寧,王秀葵.氣道內持續微泵推注濕化夜對下呼吸道感染的對照研究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5,10(10):887-888.
[4]韓秀華,趙青菊,董懷平,等.人工鼻在人工氣道患者濕化氣道中應用的效果觀察[J].南方護理學報,2006,13(2):12-14.
[5]胡祥琴.王春梅.人工氣道濕化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08,22(11):2824-2825.
R473.6
B
1009-6019(2014)11-028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