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
海軍航空兵學院 遼寧 葫蘆島 125001
塑造積極心態,締造幸福生活
周敏
海軍航空兵學院 遼寧 葫蘆島 125001
心理學家認為,人類物質生活的極大進步并沒有為人們帶來極大的幸福感,原因就是人的心態起到了關鍵作用。擁有積極的健康的心態的人,就會獲得更大的幸福感。本文擬從積極心理學的涵義、如何塑造陽光心態兩個方面進行闡述。
積極心理學;幸福感;陽光心態
曾經看到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死刑犯人,聽說自己將會被割腕而死,在行刑那天,他被帶到了一個小房間,眼睛蒙上了黑布。接著,他感覺到手被劃開,隨后聽到了"滴答,滴答"的聲音,感覺到自己的血慢慢的流盡、死亡。事實上,他的手只是被輕輕的劃開,他所聽到的也只是滴自來水的聲音。這個故事說明,人的心態對人的影響很大。心態好,生理健康;心態不好,生理差。心態就是從里到外影響著我們,甚至會影響我們的生活與工作。因此,良好的心態對于我們就顯得尤為重要。
積極心理學的創始人馬丁·塞里格曼認為:"積極心理學的目標是催化心理學從只關注于修復生命中的問題到同時致力于建立生命中的美好品質。"也就是說,積極心理學的本質就是從傳統心理學研究人的負面心理轉變到研究人的積極的心理品質。
積極心理學與傳統心理學的不同之處就在于用積極的方式解釋心理問題并獲得積極意義。也就是說,積極心理學是讓人學會從積極的角度來看待問題。例如,"懶惰",傳統心理學認為懶惰是就沒志氣、不勤奮的表現,而積極心理學認為這種性格能避免爭強好勝。
積極心理學提倡積極的人格特質研究,它認為在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都存在積極的人格特質,例如快樂、希望、責任、寬容、仁慈等;并且強調人的本性是偏愛積極的,每個人都蘊藏著積極的人格品質,這種積極的人格品質可以促進機體的健康。
積極心理學認為積極的人格特質包括24種[2]:創造力、好奇心、公民權、愛學習、洞察力、有活力、頭腦開明 、社會智商、領導能力、寬恕和仁慈、謙虛、自律、欣賞美麗和卓越、精神信仰、勇敢、持久、正直、善良、公正、謹慎、感恩、幽默、愛。其中,引起較多關注的是樂觀。
積極心理學的創始人賽里格曼認為樂觀是一種解釋風格,而不是普通的人格特質。例如:沙漠中還有半瓶水和只有半瓶水,這就是因為每個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樣。與傳統心理學不同的是,積極心理學幫助人對問題做出積極的解釋。他認為當一個人擁有足夠的天分,并且也足夠努力,失敗也可能發生,這僅僅因為他是一個悲觀的人。因為,積極健康的心態使人從樂觀的角度看待問題,消極悲觀的心態則使人從悲觀的角度考慮問題。用積極樂觀的心態解讀,就會采取積極的行動;用消極悲觀的心態解讀,就會逃避事情、錯失良機,這就是積極心態的力量。
第一,自我悅納。又叫"自我概念",指一個人對自己的評價。一個人對自己的正面評價越多,心態就越積極;相反,負面評價越多,心態就越消極。培養良好的自我觀念,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在內心深處去接納自己、肯定自己、欣賞自己,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自我悅納"--高興地接受自己全然為人,即接受自己優點的同時,也要接受自己的缺點。
第二,淡化挫折。從心理學角度,主要包括以下方法:
1、自我激勵法[3]:即通過自我鼓勵、自我表揚、自我教育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慢慢調整自己自卑、消極、孤獨的心理。比如說,可以用肯定的語氣說:我很棒、我能做到。
2、宣泄法:即以合理的方式傾訴和表達不良情緒,排解消極情感,這主要適用于恐懼、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例如,可以通過打電話向親朋好友傾訴不快;或者將自己的不愉快寫在紙上,表達出來;也可以進行適當的體育運動來排解消極情緒。
3、化解憤怒法[4]:即以轉移目標、調整呼吸、調適心態等方式,來緩解、解除憤怒。例如,遇到生氣的事情,可以慢慢數幾個數,讓自己思考一下,然后再做出決定。
4、音樂放松法:即利用不同音樂的節奏、旋律來調節人的心理。通常情況下,抑郁、寂寞、孤獨心理適合聽節奏強的音樂;興奮、多動、焦慮心理適合旋律優美的音樂。
第三,保持平常心。美國有一個高空走鋼索的表演者叫瓦倫達,但是他在一次重大表演中失足身亡。事后,他的妻子說,在比賽之前,她就知道這次一定要出事,因為瓦倫達上場前總是不停地說,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敗;但在以前的表演中,他只想著走鋼絲,而不去想后果和其他的事情。后來,人們就把專注于事情本身、不患得患失的心態,叫做"瓦倫達心態。"[5]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做事總是顧慮太多,太在乎結果,而忽略了事情本身,結果我們總是離成功越來越遠!因此,我們只有保持一顆平常心,人的能力才能正常發揮出來,甚至超長發揮。正如法拉第說:"拼命去換取成功,但不希望一定會成功,結果往往會成功。"
[1]李懷玉.論心理學新的研究趨勢:積極心理學[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4(1):115-117.
[2]李賀偉,李宗波.積極心理學:心理學研究的一種新取向[J].平頂山學院學報,2008,23(4):118-120.
[3]付國秋.積極心理學介評[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2(3):20-22.
[4]張若舒,董瑩瑩.淺析積極心理學[J].昭通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31(2):26-29.
[5]葉浩生主編.西方心理學研究新進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4-55.
R395.1
B
1009-6019(2014)11-0318-01
周敏,女,山西長治人,1982年6月出生,碩士研究生,海軍航空兵學院飛行心理生理教學訓練中心,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