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志國
摘 要:本文以學校教育教學模式的構建和師生教學活動方式的轉變結合課堂教學實際,探討城鄉結合學校在教學過程中以快樂教學來促進學生積極學習以提高課堂實效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城鄉結合;教學方法;快樂學習;教學模式
我所任教的學校位于城鄉結合地區,由于地域特點的原因,本地區的人文因素與純粹的鄉村和純粹的城市有所不同。有些家長要求孩子一定要考學;有些家長只希望孩子在學校盡力學習就好,至于學得好不好,不做非常明確的要求;一些家長的想法則是,孩子早晚是一個打工的,只是現在還小,再長大些就好,沒有非常明確的求學目標;還有一些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別的孩子學得好,但是督促方法不得當,使學生表現出較強的厭學情緒和逆反心理。鑒于本地區的這些特點,如何把課堂教學與學生的學習有機整合,成為一線教師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我個人的觀點是:最好讓學生在愉悅的心境和氛圍下完成學習任務,要讓學生明確學習是他們的主要任務,就算他的出路不在考學上,不論做什么工作都離不開有效的學習,我們現在做的工作就是教會他們學習的方法。教師要和各種外部的誘惑因素搶學生的注意力,就必須力求課堂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教授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學習方法)兩大方面,是教授方法與學習方法的統一。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思考問題的方式,所以教授方法必須依據學生的學習方法,否則便會因缺乏針對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達到預期的目的。
“追求快樂,逃避痛苦”是人的本性,只有那些使人感覺快樂的事情才能讓人樂此不疲地去做。因此,對于學生的教育,我們要應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模式,不能局限在固定的教學模式里。比如,我們學校在這兩年實行過階梯式教學模式、“5+2”教學模式、“學案式”教學模式以及現在進行的“三步六環節”教學模式。不論哪一種教學模式,都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有趣的氛圍中學習,培養學生以積極樂觀、豁達坦然的心態去學習和生活。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課堂教學,最終目的都是為了保持愉悅的氛圍,也就是要實施快樂教育。從教育學的角度看,實施快樂教育,要求從教者必須擁有積極健康的快樂情緒,以快樂的情緒感染學生,以快樂的氛圍熏陶學生,以快樂的理念開導學生,以快樂的內容啟迪學生,以快樂的方法培養學生,使學生樂而有度,樂中受益。從而在教學過程中慢慢滲透有效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能通過教師的引導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即使是邊遠地區,素質教育也是教育發展的主旋律,要真正實現素質教育,除了要實行快樂教學外,還需要改變教育教學的方法。要改變教學方法離不開創新,而創新教育是實現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創新教育不僅體現在教學內容上,更是教學方法的創新。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通過教學創新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運用現代化科技手段獲取新知識、新信息的能力和方法。體現在課堂里,就是使學生保持一種開放自由的心態,教師在課堂上要關愛學生、信任學生、尊重學生,才能激發學生高漲的學習熱情和強烈的探究欲望,使學生的創新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釋放。我們是城鄉結合地區,學生的層次有很大的差別,俗話說“好的學不會,壞的不用學”, 學生相互之間彼此影響,不良習慣很容易互相傳染。因此,教師要做到活而有度,不能讓學生過分的自由,以至于部分學生借機神游太虛,或在課堂上說過多與本節課、本科目無關的廢話、閑話,甚至是擾亂課堂的話,在學習知識方面,則怎么離奇都不過分。這個度的把握,需要教師有很強的課堂掌控能力,既要有調動課堂活躍氣氛的能力,又要有隨時可以讓學生回到本節課知識上的能力。
要成功地上好每一節課,我認為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學活動中常用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演示法、練習法、實驗法、實習作業法、陶冶法、發現法、探究法等。這幾種教學方法在一節課中可能都要用到,也有可能只用到一兩種,具體課堂上什么時候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要根據學習內容和學生的課堂反應進行調整,沒有固定的模式。不管是怎樣的課堂教學方式,使學生學到一定的知識和技能是最終目的,也是教學的根本。我們必須把學生當做一個“人”來對待,用一種真正平等的態度來確認學生的自我價值。
當然,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育方法有很多。社會需要各行各業形形色色的人才。因此,我們應該把知識型人才培養成知識分子,對有技術潛力的人才就偏重培養他們的學習方法和動手能力。最低限度我們要培養合格的公民,可以肯定地說,只要培養出來的學生思想健康,守紀奉公,不做違法亂紀的事,參加工作之后,在各自崗位上均能做出貢獻,我們的教育就可以認為是成功的教育。
(作者單位:甘肅省金昌市第二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