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茜茜,朱章玲,任貽軍 (長江大學荊州臨床醫學院 荊州市中心醫院,湖北 荊州 434020)
倪夢君 (湖北醫藥學院,湖北 十堰 435000)
楊遠榮 (長江大學荊州臨床醫學院 荊州市中心醫院,湖北 荊州 434020)
化療患者易發生口腔潰瘍的原因是由于大劑量的化療在治療腫瘤患者的同時損傷了正常組織細胞,產生各種毒副反應。口腔粘膜是消化道始端,其表層是未角化的復層扁平鱗狀上皮,這種細胞更新快,對化療藥物敏感,抑制口腔粘膜細胞的增殖、更新,從而使新老粘膜上皮細胞更新出現間隔而產生潰瘍。另一方面化療藥物抑制機體的免疫功能,減弱口腔黏膜的再生和修復能力,導致口腔黏膜干燥、損傷、局部血液循環障礙、微生物大量繁殖而引起口腔感染,出現口腔黏膜充血、腫脹、潰爛,形成口腔潰瘍。口腔潰瘍不僅影響了化療效果,還給病人帶來了痛苦,影響患者的進食,尤其是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采取積極、正確、有效的藥物治療,提高化療成功率,減輕患者的口腔并發癥,已成為當今醫藥工作者的一項艱巨任務。現對化療性口腔潰瘍病的藥物治療進行綜述。
張雪花等[1]用白介素-11漱口液 (1.5mg白介素-11加入生理鹽水100ml)治療化療后口腔潰瘍。比較兩組潰瘍所致的疼痛持續時間、潰瘍愈合時間,治療組疼痛持續時間 (2.55士0.94)d,愈合時間是 (4.55士1.70)d,對照組疼痛持續時間 (4.35士1.50)d,愈合時間是 (7.00士1.84),兩組具有統計學差異 (P<0.01)。說明白介素-11對治療化療后口腔潰瘍具有一定的效果,并且患者的耐受性和依從性較好。
干擾素是一種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糖蛋白,能夠干擾病毒核糖蛋白質合成,進而抑制病毒復制。另外干擾素還具有重要的免疾調節功能,可增強了巨噬細胞活力,提高淋巴細胞組織相容抗原的表達,調節淋巴細胞免疫活力。國內外均有使用干擾素治療復發口腔潰瘍的報道,朱愛蓮[2]用重組α-1b干擾素殘余液對化療后口腔潰瘍治療觀察,治療組 (重組α-1b干擾素)有效率為82.05%,對照組 (錫類散)有效率為52.00%,兩組比較差異明顯 (P<0.05)。
1.3.1 粒-巨噬細胞刺激因子 (GM-CSF) GM-CSF是干細胞上的一種集落刺激因子,它的主要作用是刺激粒細胞、單核巨噬細胞逐漸成熟,進而促進成熟細胞向外周血管釋放,可以有效地減輕口腔潰瘍的程度和縮短口腔潰瘍的愈合時間。李俊蘭等[3]采用GM-CSF治療化療所致口腔潰瘍,實驗組予以GM-CSF混懸液,分別在三餐后及睡前涂于潰瘍面,每支75μg/ml的GM-CSF加8ml碘甘油稀釋,稀釋后的混懸液保存在4℃的冰箱內,有效期為24h。對照組為外敷錫類散或碘甘油,為了防止患者對GM-CSF或制劑中成分過敏,用藥前要征得患者的同意。
1.3.2 重組粒細胞刺激因子 張建[4]比較研究了肺癌患者化療中出現口腔黏膜炎84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2例,觀察組采用rhg-CSF(生理鹽水250ml與rhg-CSF150μg混合)含漱治療,對照組采用甲硝唑和羧甲基纖維素鈉治療,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效果、不同分度口腔黏膜炎出現時間和愈合時間。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97.62%,明顯優于對照組 (P<0.05);兩組患者不同度口腔黏膜炎出現時間無明顯差異 (P>0.05),觀察組總愈合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 (P<0.05)。
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在人體內分布比較廣,其可刺激成纖維細胞和膠原合成,從而促進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增殖及遷移,誘使血管內皮細胞長入膠原基質中,形成毛細血管網而使創面愈合,即可用來治療化療后的口腔潰瘍。張明月等[5]用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治療白血病化療后口腔潰瘍,治療組口腔局部應用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配合常規處理;對照組單純應用常規處理。結果治療組與對照組不同程度和不同部位的口腔潰瘍愈合率比較均具有統計學差異 (P<0.05)。
目前治療或預防口腔潰瘍的藥物很多,西醫對化療后口腔潰瘍的治療原則偏向于局部對癥處理,但是也有部分病人因為抗生素選用不當或產生耐藥性而使治療達不到效果,對此也有很多運用中藥治療,在臨床上也達到預期的效果。國內中藥治療藥物根據給藥途徑分為以下幾類。
陳靜云等[6]采用麥冬合劑 (麥冬10g、金銀花10g、桔梗10g,加70~80℃熱水500ml充泡即可)對大劑量化療引起口腔潰瘍患者給予自制麥冬合劑,療效顯著。合劑中麥冬可以滋陰補氣;金銀花有廣譜抗菌、抗病毒及解熱、抗過敏作用等,3種藥沖泡后能使機體抗病能力增加,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促進潰瘍面愈合,且可抑制口腔致病菌的生長繁殖。臨床觀察表明,麥冬合劑治療化療患者口腔粘膜潰瘍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 (P<0.05),其操作簡單,價格低廉。在治療中應采用頻服法,增大接觸面積,延長保留時間,提高療效。孫建紅等[7]在臨床上用加味瀉黃散 (生石膏15g,防風、生山梔、藿香各12g,甘草6g,黃芪60g,炒白術15g,川石斛、淡竹葉各12g,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各30g,川黃連、生曬參各9g)治療化療后口腔潰瘍。結果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療效有統計學差異 (P<0.05)。有相應其他癥狀的均采用中醫辨證,增強了免疫功能、抗炎、抑菌、鎮痛、抗腫瘤等作用。
吳秀娥等[8]將中藥制成冰塊含漱使口腔內血管收縮,使到達口腔黏膜的化療藥物減少,從而保護了口腔組織。中藥冰塊配方:靈芝、野菊花、金銀花各30g,甘草、薄荷各15g,加水1500ml,中等火力煎熬1h,熬成1000ml藥液過濾待涼,將中藥液倒入2cm×2cm×2cm小格容器中,放人冰箱急冷制成2cm×2cm×2cm冰塊備用。口感舒適,維持時間長,明顯減輕患者口腔潰瘍的發生率,起到預防作用,同時減輕潰瘍程度。于瑞花等[9]應用自制復方平瘍散治療口腔潰瘍,將五倍子500g(焙干)、山莨菪堿3g、葡萄糖酸鋅1g、維生素B 0.25g共研細末,過100號篩加少許麻油調勻,每日3次涂患處,以碘甘油為對照組。結果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明顯 (P<0.05)。
根據中醫的引火歸元、引火下瀉原則,周夏興等[10]采用吳茱萸外敷涌泉穴加0.02%呋喃西林和1%~4%碳酸氫鈉溶液含漱治療化療后發生口腔潰瘍的患者,臨床觀察發現,該方法能夠保持口腔清潔,并提高療效。
腫瘤患者化療后機體免疫力急劇下降,容易導致口腔黏膜損傷,局部血液循環障礙,而引起病菌大量繁殖。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活性,減少過氧化脂質的生成,保護膜作用,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疼痛,加速潰瘍面的愈合。林桂蘭[11]用維生素E外涂,促進了粘膜細胞的新陳代謝,維持細胞的正常結構功能,促進組織粘膜修復,效果顯著。趙一軍等[12]采用維生素消炎漱口液治療化療患者口腔潰瘍,漱口液組方為慶大霉素16萬u、維生素B121萬u、維生素B220mg、地塞米松5mg、甘油4ml、維生素E400IU,加生理鹽水400ml混勻。該漱口液中各組成均能對口腔潰瘍產生一定的療效,使得并發癥得到了綜合治療,縮短了治療時間,并且漱口液顏色、氣味和口感均能被接受,患者依從性好。張國平[13]應用長效核黃素預防化療性口腔潰瘍,在全身化療前一次性肌肉注射長效核黃素150mg,能顯著降低化療后口腔潰瘍的發生率,并且該劑量下未見任何毒副作用,核黃素在組織中能以鱗酸脂的形式結合形成黃素單核苷 (FMN)和黃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FAD),改善細胞的代謝,降低口腔潰瘍發生率。
胰島素可以促進轉氨酶作用使丙酸生成相應氨基酸,使之形成tRNA和mRNA進而合成蛋白質,從而促進傷口愈合,沈會領等[14]在臨床上運用胰島素、制霉菌素漱口液治療化療后口腔潰瘍,治療組用慶大霉素8萬單位、維生素B12500μg、制霉菌素500萬單位、胰島素12單位與生理鹽水500ml配伍漱口,6次/d。對照組局部噴雙料喉風散,6次/d.結果兩組比較具有統計學差異 (P<0.05)。
林松杉等[15]利用半導體激光為治療化療后的口腔潰瘍提供了一定的手段,它可以影響機體的免疫反應,改善微循環,促進細胞增殖等生物學效應而改善口腔潰瘍,縮短了愈合時間。張靜[16]觀察了紫外線照射治療腫瘤患者放化療后所引起的口腔潰瘍的臨床療效,120例口腔潰瘍患者均采用ZYY-9型紫外線治療儀進行治療,結果120例患者經過4~6次治療后,102例 (85%)患者疼痛消失,潰瘍愈合,18例 (15%)患者疼痛減輕,口腔黏膜輕度紅斑可進食。
臨床對化療性口腔潰瘍的藥物治療進行了廣泛的研究,治療藥物很多,但口腔潰瘍的發病機制復雜,因此,針對不同患者合理用藥尤為重要,同時保持口腔清潔,加強營養,提高機體免疫力,對口腔潰瘍具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1]張雪花,王秀芬,鄧牡紅 .白介素-11治療化療所致口腔潰瘍的療效觀察 [J].現代護理,2005,11(22):1872-1873.
[2]朱愛蓮 .重組α-1b干擾素殘余液對化療后口腔潰瘍療效觀察 [J].醫藥論壇雜志,2007,28(1):6-7.
[3]李俊蘭,莊洪霞,琚世英,等.GM-CSF治療化療所致口腔潰瘍的效果觀察 [J].齊魯護理雜志,2006,12(11):1043-1044.
[4]張建 .肺癌化療相關性口腔黏膜炎治療中rhg-CSF的應用 [J].臨床肺科雜志,2014,19(3):563-564.
[5]張明月,鮑瑛,華紅霞 .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治療惡性血液病化療后口腔黏膜炎的效果觀察 [J].護理研究,2006,20(4):1059-1060.
[6]陳靜云,彭愛蓮,郝國珍,等 .麥冬合劑治療化療后口腔潰瘍效果觀察 [J].護理學雜志,2005,20(20):76-77.
[7]孫建紅 .瀉黃散加味治療化療后口腔潰瘍臨床觀察 [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7,16(7):900-901.
[8]吳秀娥,朱燕芬,賴月媚,等 .含漱中藥冰塊預防化療患者口腔潰瘍的效果觀察 [J].護理學報,2009,16(17):64-65.
[9]于瑞花,蘭勝才 .復方平瘍散治療口腔潰瘍50例療效觀察 [J].山東醫藥,2008,48(17):107.
[10]周夏興,張紅梅 .吳茱萸外敷涌泉穴治療化療后口腔潰瘍40例 [J].中國中醫藥科技,2008,15(1):72-73.
[11]林桂蘭 .維生素E外涂治療口腔潰瘍 [J].護理研究,2005,19 (5):823.
[12]趙一軍,馮吉煥 .維生素消炎漱口液防治乳腺癌化療患者口腔潰瘍的觀察 [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18):27-28.
[13]張國平,劉丹嬋,賴淑貞 .長效核黃素在預防腫瘤病人化療后口腔潰瘍中的作用 [J].現代腫瘤醫學,2003,11(4):290.
[14]沈會領,陳艷霞 .胰島素、制霉菌素漱口液治療放化療型口腔潰瘍療效評價 [J].河北醫藥,2009,31(9):1086.
[15]林松杉,劉世森,章禾,等 .半導體激光治療放療和化療后大面積頑固性口腔潰瘍 [J].中國激光醫學雜志,2005,14(5):330.
[16]張靜 .紫外線照射治療放化療引起的口腔潰瘍120例分析 [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19):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