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瓊
成人異常子宮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為婦科常見病之一,找出出血原因為治療前提。臨床上有多種診斷方法,但由于成人AUB可因器質性或非器質性因素導致發生誤診情況,易出現誤診情況[1]。鑒于此,本文通過對各診斷方式特點進行分析,找出誤診原因,并對比各診斷方法優缺點,降低誤診率,確定診斷新方向。
成人AUB病因主要為功能失調型出血或全身型疾病亦或是生殖道類疾病。一般對于成人AUB癥狀,若認定為病患子宮內部發生器質性疾病病變,例如子宮肌瘤或宮頸癌等,需手術治療。若是功能性因素導致出血,可應用藥物治療[2]。有報道顯示,經過對4000例成人AUB病患進行檢查研究后發現[3],子宮內膜為正常者占45.8%,發生息肉者占28.7%,增生過者長占16.2%,子宮內膜癌者占2.9%,子宮肌瘤者占0.9%。此結果顯示成人AUB子宮內病變大多為良性,但亦有少量惡性,因此,選擇適合病患的診療方法,既可降低誤診率,又可避免患者接受過度治療。
2.1 診斷性刮宮 診斷性刮宮(簡稱診刮)指用刮勺在宮內膜取樣做病理性檢查,用來協助診斷。對于成人AUB癥狀,診刮是最經典、最普遍的診斷方法。但因為診刮是在非可見狀態下,盲目對宮腔內組織進行刮取,存在盲區,刮宮不全面,易造成漏診。如病變微小,用診刮難發現,導致誤診。據報道可知[4],對169例病患采取診刮方式診斷,其中對于子宮內膜息肉漏診率高達59%,子宮內膜癌漏診率達15%。研究發現[5],診刮結果是陰性的病例,有20%在復診時被確診子宮內膜癌。診刮存在嚴重并發癥,例如可能發生子宮穿孔和出血以及感染等諸多癥狀。當宮腔鏡等新的診斷方式不斷推出,之前被作為經典法的診刮,因其較高漏診率、誤診率而逐漸被取代。
2.2 子宮內膜活檢(endometrial biopsy,EB) EB 檢查是指對待檢子宮行Pipelle法或Novak法,亦或是Vabra法等方案診斷。該檢查方法操作簡單,適合門診實施,還具有費用低、安全性高等特點。且通常進行該檢查時不需麻醉。區霞暉等對40例被確診是子宮內膜癌的病患行Pipelle法檢查,結果發現,此法對內膜癌產生的診斷敏感性達到97.5%。此外,郁琦等對37例子宮內膜癌病患以Pipelle法行內膜取樣分析后卻發現,敏感性僅為67%;同時,具有高分化和體積小,以及微小浸潤型腫瘤極易漏診的缺點。姚恒等對2910例成人AUB病例行活檢術,結果表明,該法對子宮內部良性病變特異性不高,特別對絕經后女性。其中有9%病例取樣不成功,18%因樣本少無法進行分析,但是這些病患中有25%宮內發生病變,甚至癌變。Sharma等通過對800例無癥狀圍絕經期以及絕經后婦女以內膜活檢法實施篩查,結果發現,萎縮型內膜占比46%,且惡性病變發現率非常低,例如,內膜癌僅是0.13%,而內膜非典型性增生者為0.63%。因此,多項研究均證實內膜活檢法對排除宮內病變敏感性低,如檢查結果為陰性但患者仍出現AUB情況,需采取進一步檢查。
2.3 宮腔鏡檢查 在1869年時,學者Pantalione第1個將宮腔鏡應用在子宮檢查,伴隨醫療技術不斷發展、微創觀念以及微創外科等方向的形成,使得宮腔鏡應用于臨床改變傳統型婦科病癥診斷及治療格局,加之其可發揮創傷小和恢復快、并發癥較少、可保留子宮等諸多優點,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吳俊改等研究表明,以宮腔鏡檢查可明顯提升診斷率,其中未絕經病患宮內病變以肌瘤和內膜息肉,及內膜增生較長和內膜癌為主,在絕經病患中以內膜萎縮型變化比較常見,但復雜性增長過長以及內膜癌比例顯著增高。宮腔鏡檢查運用纖維式光源內窺鏡進入宮腔,可放大所觀察部位。充分膨宮后,宮腔鏡可直觀整個宮腔,包括宮角及輸卵管等隱蔽位置。其可準確確定病灶位置、范圍大小及外觀性質,便于初步判定病變程度。潘翠金研究表明,先根據宮腔鏡檢查確定病變情況后,再進行活檢或病變切除手術等,更合理有效。宮腔鏡檢查有創傷小、恢復快、并發癥少及可保留子宮等特點。且該方法診斷準確率高,被認為是確診成人AUB金標準。需要指出的是,使用宮腔鏡對病患檢查時并發癥亦較少,發生率僅小于2%,通常僅表現在大部分病患在檢查過程有些許不適感覺,但亦有大約5%的病患可經歷比較嚴重的疼痛感覺亦或是血管迷走性反射。
2.4 陰道超聲檢查 超聲技術因其無創、便捷及安全可靠等優點被廣泛應用。目前超聲常作為成人AUB診斷的首選方法。陰道超聲(transaginal sonography,TVS)通過將探頭放于陰道內,距離靶器官更加接近,能夠對子宮的輪廓、厚度及宮內病變等檢查清晰反應。TVS還可對宮內病變與子宮肌層之間的關系進行觀察。有學者通過對500例絕經后出現AUB病患實施TVS檢查,對結果進行統計,意外發現9例卵巢癌患者。證實TVS對宮內病變的篩查具有較高敏感性。臨床有研究[16]對TVS篩查病患宮內病變敏感性,結果發現,在診斷AUB時其敏感性在48%~96%間,特異性在68%~95%間。
2.5 新型子宮聲像造影術(sonohysterography,SHG)此技術主要經雙腔管亦或是Foly管將15~20mL無菌化生理鹽水向宮腔注入,之后行TVS檢查。而生理鹽水既可膨大宮腔,還可用作對比劑,讓內膜及宮腔于超聲圖像中更為清晰地顯示,利于精準測量病患單層的內膜厚度并鑒別局部及彌散型病變,以豐富診斷信息,提升診斷準確率。Katsetos等研究表明,SHG技術可確定出病患宮內病變實際位置及大小,其主要通過評估病變和肌層關系,以及累及至肌層的范圍,從而指導合理術式,例如,若SHG評估大于50%肌瘤組織在宮腔中較為突出,則適合行腹腔鏡聯合肌瘤挖除術,而若小于50%肌瘤組織在宮腔中較為突出,則以經腹手術較為合適。此外,近年來三維超聲技術亦提升診斷準確性,這是因為其可整體性立體化地將整個盆腔予以完整呈現,可從各層面和各角度進行成像,從而提供出更加詳細的信息。然而,張帥等報道證實,三維超聲診斷敏感性約為91.9%,而特異性約為98.8%,但缺乏大規模及大樣本研究。
在臨床診斷AUB時,往往有較多因素會導致誤診,但具體而言,主要有以下幾點。(1)被誤診的病癥缺少典型性癥狀體征,亦或是微小器質型病變。(2)據美國婦產科學會研究表明,診刮時通常只能夠刮出70%~80%子宮內膜,存在20%~30%盲區。同時內膜息肉還容易被刮碎,并混進內膜送檢,導致病理檢查較為困難,影響診斷結果。(3)病變處于隱襲或者微小狀態,即使行特殊檢查亦較難發現,例如子宮內膜癌疾病等,以B超檢查仍較難準確判斷。(4)檢查手段并不完善,或由于條件受限,事實證明,單一性檢查并不能完全呈現診斷結果,而極易造成誤診。(5)婦科出血性疾病的影響。(6)其他客觀因素的影響亦會導致誤診,例如診斷人員技術水平的高低等。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任何單一方法對AUB的單一檢查均未達到100%診斷結果,事實上沒有一種診斷方法可以完全準確地診斷某一疾病,因此仍存在漏診和誤診可能,加之診斷結果情況又可受到各種因素干擾,本著對病患身體健康以及生命安全負責的態度,在臨床上應視情況將各類診斷方式聯合起來加以使用,增加診斷優點,互補有關缺點,例如可將聲像學檢查方案與宮腔鏡檢查方案予以聯合,共同得出診斷結論,從而進一步輔助臨床分析和治療,最終更加完美地服務女性病患。張克群等研究表明,使用兩者的聯合診斷方案,對于AUB的診斷敏感性達到99.7%,具有重要意義。事實亦證明,聯合檢查方案亦為AUB診斷發展趨勢,必將影響深遠。
綜上所述,成人AUB誤診原因較多,臨床診斷時需對比各診斷方法的優缺點并進行探討,總結出避免誤診方法,探索今后診斷進展趨勢。好的理論和方法需要良好的態度對待,只有醫務人員具有使命感及責任感,認真對待每一位病患,才能降低誤診率,提高治療效果。
[1]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婦科內鏡學組.婦科宮腔鏡診治規范[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2,47(7):555-558.
[2]郁琦.異常子宮出血的規范化診治[J].中華醫學信息導報,2011,26(1):17-19.
[3]劉軍,王玲,劉敏,等.肝硬化患者合并非妊娠異常子宮出血的診斷和治療[J].中華肝臟病雜志,2011,19(1):52-54.
[4]杜則玲,趙建蘭.宮腔鏡檢查異常子宮出血169例療效分析[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2011,7(5):470-471.
[5]李萬紅,王維紅,魏素芬,等.宮腔聲學造影對子宮內膜疾病的診斷價值[J].山西醫藥雜志,2010,39(9):84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