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慧 饒龍林 陳曉婷 黎廣堅 陳艷君 莫旺新
經氣管鏡針吸活檢術為除經纖維支氣管鏡刷檢,灌洗、鉗檢及經皮肺穿刺活檢外[1-3],另外一種肺活檢方法。經氣管鏡針吸活檢術特異性較高,在對縱隔和肺癌分期及肺門部腫物定性診斷中均具有重要作用[4]。因此,本研究對經氣管鏡針吸活檢術在肺部疾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8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于廣東省東莞市中堂醫院的77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3例,女 24 例,年齡為 16~75 歲,平均年齡為(51.03±8.39)歲。胸部CT檢查顯示,18例為單純縱膈淋巴結腫大,14例為支氣管腔外壓性狹窄,45例為肺部病變合并縱膈淋巴結腫大。患者的心電圖、血常規及凝血功能等檢查中,均未發現異常。
1.2 方法 本組77例患者,均進行電子支氣管鏡常規檢查及經氣管鏡針吸活檢術。使用設備包括WANG氏穿刺針、中央型細胞學穿刺針,及周圍型細胞學穿刺針[5-7]、氣管鏡和組織學活檢針。
首先患者取平臥位,按照胸部薄層強化CT掃描結果,根據WANG氏定位法,對穿刺部位、角度及深度進行確定。根據患者病變部位,將穿刺點定為隆突前(L1)、隆突下(L8)、右氣管前(LS)、右氣管旁(L3)及左氣管前(L6)。氣管鏡經鼻孔進入氣管隆突。對腔內觀察有無可視性病變。將WANG氏穿刺針,沿著氣管鏡的活檢通道進入至氣道,即將氣管鏡前段處于自然狀態,并且位于可視范圍之內的氣道中央,以防止損傷氣管鏡及氣道黏膜[8-9]。最大限度垂直刺入預定位置,即軟骨環間的氣道黏膜。采用推進法,并與咳嗽法和孟刺法進行結合,穿透氣管壁,刺入腔外淋巴結及縱隔淋巴結。于鏡下看到組織活檢針完全刺入氣管壁內刺入的深度為10~15mm,拔出針芯。將60mL的注射器連接于穿刺針尾端,抽吸到40mL容積,并且持續35s左右維持負壓。同時,對穿刺針進行反復抽動,以提高獲取標本幾率。注意穿刺針,應確保不脫出氣管黏膜。解除負壓并拔除穿刺針,將穿刺物用力從針管推出。進行涂片、固定后,送至細胞學或者病理學檢查。對于每一個部位而言,其均應穿刺2個點及以上,以增加陽性率。經氣管鏡針吸活檢術完成后,如在官腔內存有可視病變,則對病變組織進行鉗取,采用細胞刷反復進行刷檢。標本涂勻涂于玻片上,進行固定后送檢。
1.3 統計學方法 組間數據對比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組間數據對比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本組77例患者中,經電子支氣管鏡常規檢查確診者為33例,包括支氣管鏡黏膜活檢及刷檢,診斷陽性率為42.86%(33/77);經氣管鏡針吸活檢術檢查確診者為61例,診斷陽性率為79.22%(61/77);兩種方法聯合確診者70例,診斷陽性率為90.91%(70/77)。經氣管鏡針吸活檢術及聯合檢查,其診斷陽性率均明顯高于電子支氣管鏡常規檢查,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本組77例患者術后無1例發生感染、大咯血、氣胸等并發癥,僅有部分患者出息痰中血絲。
經氣管鏡針吸活檢術可對氣管周圍,肺門旁淋巴結、隆突下或者縱膈占位性病變進行活檢,進而對肺癌進行術前分期,為胸外科醫師提供手術依據。同時,經氣管鏡針吸活檢術對黏膜下病變、肺周圍結節及腫塊支氣管內病變組織可行病理學檢查。上述部位病變,如采用活檢鉗及毛刷取材均較為困難,甚至無法進行。本組研究顯示,進行經氣管鏡針吸活檢術對77例縱隔和肺部疾病患者進行診斷,與常規電子支氣管鏡檢查相較,其陽性診斷率明顯較高,并且可對惡性病變進行病理分型及分期,與相關報道類似,說明經氣管鏡針吸活檢術敏感性高,可以在較大程度上取代創傷大、費用高且檢查范圍較小的縱隔鏡及開胸探查。但經氣管鏡針吸活檢術仍具有一定局限性,即針吸標本量較少,大部分標本僅可以進行細胞學診斷;少數患者穿刺部位,難以確定,造成假陰性;其診斷陽性率較大程度上取決于操作者的技術水平和細胞病理學醫生的專業水平。為增加經氣管鏡針吸活檢術的診斷陽性率,建議臨床醫師對縱隔淋巴結及其相鄰組織結構的解剖位置,和病變與縱隔解剖結構的關系進行熟練掌握。
[1]邵楊,姜淑娟.經氣管鏡超聲引導針吸活檢術在縱隔疾病診斷中的價值[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1,4(2):109-113.
[2]趙軍,楊瑞青,鄭法德,等.經支氣管鏡針吸活檢術在肺部及縱隔疾病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肺科雜志,2013,18(3):509-511.
[3]張燕,吳宏成,吳仕波,等.經支氣管針吸活檢術在肺部疾病診斷中的應用[J].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2(4):302-303.
[4]榮福,郭蘇,左六二,等.經支氣管針吸活檢術對葉段支氣管腔外肺癌的診斷作用[J].中國內鏡雜志,2012,8(12):50-51,61.
[5]徐桂香.常規經支氣管鏡針吸活檢與實時超聲引導下經支氣管鏡針吸活檢對胸部疾病診斷價值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2.
[6]朱鳴,胡杰貴.經支氣管鏡針吸活檢術對縱隔及肺部疾病的診斷意義[J].臨床肺科雜志,2009,13(9):1156-1157.
[7]胡鴻,陳海泉,陳穎,等.經氣管鏡超聲引導針吸活檢術診斷縱隔病變的價值[J].中華腫瘤雜志,2011,33(10):787-790.
[8]張健,歐陽火桂.經纖維支氣管鏡針吸術在診斷肺部疾病的臨床價值[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9,12(5):14-15.
[9]賈?婷.經支氣管鏡針吸活檢在縱隔及肺部疾病中的診斷價值[D].山東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