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珍蘭
【摘 要】培養中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是英語教學過程中最有效的方法,是學好英語的前提。本文介紹英語教學過程中幾種培養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經驗。
【關鍵詞】學習興趣 培養
為什么要培養中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因為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最實際有效的內部動力,直接影響學習效果和教學成績。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輕松愉悅、主動有效地學習。關鍵就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那么,我們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以下是我的幾點體會。
一、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
課堂環境如何,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極大。教師的責任在于為學生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師要以滿腔的熱情全心地投入課堂教學,儀表要得體,精神要飽滿,表情要輕松愉快,目光要親切,態度要和藹,舉止要大方、文雅,言辭要簡潔,語言要純正、地道、流利,板書要規范、漂亮,版面設計要合理醒目等。要“寓教于樂”“動靜結合”“學用結合”“師生配合”。根據教學內容可設置一個懸念吸引學生;也可提出一個發人深思的問題,抓住學生思維。要善于用教室里的人和物、直觀教具。語言總是和情景連在一起的,沒有無情景的語言,有了情景,學生才印象深刻、聲形意結合,學得才有趣,掌握才準確。
二、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所謂的師生關系,是教師和學生在教育過程中形成的道德、教育、心理等方面的關系。古人曾說過:“親其師,信其道。”師生關系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情感和意志,影響著學生的認知活動。如果學生喜歡某位教師,那么他們的課堂氣氛就會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油然而生,學習熱情就會高漲;相反,學生討厭某位教師,就不會喜歡聽他的課,甚至在上課時間搗亂,那還有什么學習效果?因此,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很重要的。如何才能使師生關系變得和諧又融洽呢?
(一) 首先教師要轉變自身的角色意識
傳統的師道尊嚴,認為教師就是權威,學生必須一切聽從教師的教導;教師高高在上,學生必須服從教師,否則便是大逆不道。這種師生關系無疑會扼殺兒童的創造力和稟賦。
我們必須擺脫這種傳統的思想束縛,正確認識教師所應當充當的角色,平等地對待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是學生的導師,對教學活動起主導作用,而學生則是學習的主體,認識的主體,發展的主體。而在生活中,教師應該是學生的朋友,可以談心、游戲;也是父母,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的生活。教師只有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把每一個學生看做一個個的生命主體,與自己一樣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有情感的個體,他們有和我們一樣的權利和義務,而且更是我們祖國的希望,祖國的未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搞好教學工作。
(二) 用你的慈愛的微笑面對每一個學生
教師面帶笑容,自信地、從容不迫地走上講臺,會使學生覺得老師與自己之間的距離很親近,就像鄰家的哥哥姐姐,或是叔叔阿姨一樣,讓人感覺親切。學生親近你,喜歡你,就會在你的課中與你互動、交流,從而對你所教的英語課產生興趣。
(三)及時去評價學生——舍得贊美、多鼓勵學生
作為一名教師,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學生的優點,了解學生的長處,并給予他們真誠的贊美。尤其是中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一旦他得到老師真誠的贊美,就會產生積極向上的力量。小孩子都非常有表現欲,獲得的表揚、贊美越多,他就更加希望自己做得更好,那么他們的一些行為習慣,或是思想表現、知識水平就會越來越接近我們對他的期望值。這一點在更小的孩子身上也得到了體現,就拿我的寶寶來說吧,他一歲還不到,就知道我們是在表揚他,還是批評他了,每當他做一件事情時,總是會看看我們的反應,如果我們微笑地表示贊美,或是驚訝地說他真棒的時候,他會更加不亦樂乎地做這件事情。可是相反,如果你斥責他,或者僅僅怒目而視,他便會停下來,不高興,甚至哇哇大哭起來。對于一個才幾個月大的孩子來說,贊美都能激發他的積極情緒,更何況中學生呢?總而言之,一個不會贊美的教師是不受學生喜歡的。
我們教師要學會贊美,哪怕一個被大家認為壞到極點的孩子,他身上也一定有那么一兩點的閃光之處。我們要善于發現這一點,及時加以表揚、贊美,或許他就會從那一點開始轉變……因此,會贊美的教師一定會受到學生的歡迎,那么你們之間的關系也就會越來越好的,學生對你的課堂也會逐漸喜歡起來。
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學生在校園里的時間最多是花在課堂上,如果能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吸引學生,引起他們學習的興趣,抓住他們的心,那么學習就會事半功倍。要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 進行學習目的教育,使學生產生學習需要
學生學習英語,如果不知道為什么學習,不知道學習的目的何在,即使對英語很有興趣,那也是暫時的,隨著時間的消逝,那么興趣會漸漸消失。因此,我們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就是要使學生正確認識當前的學習對將來的社會生活有著重要的意義。這樣就使他們形成長遠的間接的學習動機,產生持久的學習動力,提高對學習的興趣。
(二) 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
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讓每個學生更好地學習課程。這也是我們當前講的“情景”教學。在英語教學中,采用“情景”教學這種方法,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四、用聯想口訣幫助記憶,提高學英語熱情
英語語法規則,詞的用法區別,發音規則等,常讓學生迷惑。有鑒于此,教師可編些口訣來幫助學生記憶,降低學習難度,使學英語的熱情升溫。對初一學生講“be”的用法,記口訣:I用am,you用are;Is跟著他,她,它。要問復數用什么?其后全部都用are 。比如,在講名詞復數f,fe 變為ves時,可以總結為一句很有意思的話:“小偷的妻子拿了一把刀和一片葉子,把躺在書架旁邊的狼一下劈成兩半,結束了它的生命。”里面包括了八個單詞(thief-thieves,wife-wives,knife-knives,leaf-leaves,shelf-shelves,wolf-wolves,half-halves,life-lives);同樣在講以o結尾的單詞加“es”時,也說一口訣“黑人英雄愛吃土豆和西紅柿。”里面有四個單詞(Negro-Negroes,hero-heroes,potato-potatoes,tomato-tomatoes);而其他以o結尾的都直接加“s”。例如piano-pianos,video-videos,photo-photos…口訣給學生們介紹了之后,他們覺得很有意思,且記憶深刻。于是,學生趁熱打鐵,提倡在學到新內容時,自己可以總結為簡單易懂的口訣。加深記憶。
五、自編對話,調動學習積極性
學習要“學以致用”,而英語的學習更是如此。我們要讓學生學了英語后,要會開口說英語。為此,每節課,老師都花五分鐘左右時間讓學生到講臺前表演他們自編的對話。具體做法如下:上課前,由當天的值日生(兩個),先用英語作Duty Report.內容有:星期、日期、出席情況、天氣等(未學到的內容可適當刪減)。然后由這兩個值日生,或者他們再邀請別的兩三個同學一起,表演他們課前已編排好的對話劇,劇情可依照已學過的課文的情景,也可自己創設情景,但是臺詞必須要運用已學過的類型。之所以這樣做,為了復習舊課,而這種復習不是簡單的重復,而一種創造,是語言的活用,從而加深對新學內容的理解,最終達到“學以致用”。自編自演對話劇,讓學生在笑聲中復習,鞏固舊知識,避免了讓學生緊張得窒息的提問復習法,而收效卻遠遠超過后者,這點,筆者深有體會,一些學生畢業后,仍戀戀不忘他們英語課上的五分鐘表演。這種方法能使學生處于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也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
六、開展競賽,調動學習興趣
初中學生具有進取心和榮譽感,尤其在市場經濟競爭的熏陶下,學生的競爭意識更加激烈。將競爭機制引入英語課堂教學中來,則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形式。例如,我們可以將日常口頭操練用語變化成競賽用語;問答可以來一個“搶答”;拼讀學詞,來一個拼“單詞大王”競賽,以及書寫比賽,猜謎語大賽,參加全國英語“學用”競賽等等形式;給予鼓勵效果更佳。課堂上適當的競 賽,學生樂于參與,樂于爭先,樂于學習,這 就調動了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
七、因地制宜,誘發學習英語興趣
近年來出國人員猛增。出了國的人,更是深刻地體會到懂英語的好處,由于這些申請出國的人或已經出了國的人,就是學生所熟悉的人,因此他們覺得可信,對英語也有了興趣,當然筆者也注意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告訴他們學英語并不只是為了出國,真正的用途是為了讓中國走向世界。
總之,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存動力。教師要因時、因地、因人,創設多種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情景,以增強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