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艷 孫曉飛 張瑤
摘要:大學科技園是當前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資金缺乏是大學科技園作為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器所面臨的首要問題,應高校直接投入部分資金或資源并以高科技成果估價入股的形式進入園區企業;申請政府專項資金和銀行貸款;利用風險投資。
關鍵詞:科技金融;大學科技園;發展
中圖分類號:F83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01-0086-02
大學科技園作為聯結大學與產業界的橋梁和紐帶,是將教育、科技和經濟有機結合起來的一種新型社會組織,是推動協同創新的重要平臺,是推動我國創新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在全面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時期可以發揮孵化高新技術企業,實現科技成果轉化、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等社會功能。大學科技園在我國的發展較發達國家晚,在其面臨的諸多問題中,資金缺乏是制約其發展的首要因素。
科技金融是指通過創新財政科技投入方式,引導和促進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金融機構及創業投資等各類資本,創新金融產品,改進服務模式,搭建服務平臺,實現科技創新鏈條與金融資本鏈條的有機結合,為初創期到成熟期各發展階段的科技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和金融服務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的系統安排??萍冀鹑谧鳛閷崿F新時期國家戰略舉措中的重要一環,可以也應當對大學科技園的發展壯大能提供有效支持。
一、文獻綜述
國外學術界對科技園的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如美國學者安納利·薩克森寧、M·卡斯特爾等出版的《地區優勢:硅谷與128公路地區的文化與競爭》、《世界的高技術園區》等。這些研究對部分發達國家或地區的科技園的發展模式及成效進行了對比分析,探討了科技園發展的制度安排、風險投資以及文化環境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和作用。英國學者西·昆斯的《劍橋現象—高技術在大學城的發展》則對劍橋科學公園的產生、成因及其對劍橋地區高技術工業的發展所起的作用做了詳盡的介紹,并探討了劍橋大學與高技術產業的關系。
我國對科技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近十幾年,前期主要關注高新技術開發區以及民營科技園的發展。如顧朝林的《中國高新技術與園區》、鐘堅的《世界硅谷模式與制度分析》、吳林海的《中國科技園區創新能力研究》等。對大學科技園的研究在1999年后變得豐富起來,大致可分為四大類:一是報刊上刊登的科技部、教育部領導的報告、講話;二是一些大學科技園區的經驗總結;三是對國外科技園模式的介紹;四是對國內大學科技園開發建設的理論分析,主要集中在大學科技園的規劃、投資、功能及模式分析方面。
關于科技金融,趙昌文等在著作《科技金融》(2009)中指出,科技金融是促進科技開發、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與金融服務的系統性安排,是由向科學與技術創新活動提供金融資源的政府、企業、市場、社會中介機構等各種主體及其在科技創新融資過程中的行為活動共同組成的一個體系,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和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園發展方面,黃親國(2006)從世界大學科技園發展的經驗分析認為,多元化的風險投資是其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關偉等(2012)指出高校文化科技園可以聯手金融機構進行金融創新,尋求新的擔保、抵押方式,幫助文化產業獲得融資。從檢索的文獻來看,就科技金融支持大學科技園發展方面的研究還是十分欠缺的。
二、保定國家大學科技園的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在經濟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經濟的競爭從很大程度上說是科技水平的競爭,特別是高新技術實力的競爭。科技競爭力對一國的綜合國力意義重大。因此,世界各國各地政府均加強了對科技工作的領導,支持和鼓勵技術創新、推動科技經濟一體化,大力發展高新技術,促進高科技園區的蓬勃發展。在這一大背景下,由保定高新區牽頭,聯合華北電力大學、河北大學、河北農業大學、河北金融學院、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5所大學共同組建的保定國家大學科技園于2012年5月正式成立,成立之初已有新源綠網、宏強光電、四方中瑞、華源電氣等52家企業入駐。
科技園目標定位于“中國電谷”的自主創新基地、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高校師生創業實踐基地、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基地。園區總投資2.87億元,占地面積100畝,總建筑面積13.9萬平方米,建有標準廠房、辦公區域、地下車庫等相關配套設施,可為入駐企業提供包括創業孵化、政策咨詢、科技服務、投融資服務等全方位的支持和幫助。目前,園區總就業人數2723人,高校學生創業實習人數445人,預計全部投入使用后可形成年產值20億元。
大學科技園帶動了企業和大學間的交流合作,例如保定市新源綠網電力科技有限公司與華北電力大學建立了產學研戰略合作關系,設立了“華北電力大學研究生工作站”,合作開發了風電場功率預測系統,并通過了省級鑒定。大學科技園的發展還帶動了就業,再如保定華源電氣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現有職工75人,大學畢業生占公司總人數的88%。
目前,保定國家大學科技園正處于起步階段,資金缺乏是制約其發展壯大的重大因素,如何突破這一瓶頸實現跨越式發展至關重要。保定國家大學科技園的發展資金部分來源于政府和高校為孵化高新技術而設立的專門基金,部分來自社會、民間資本。然而,政府對大學科技園的投入主要是用于基礎設施建設,投向項目孵化只占很少的部分。而園區的企業申請國家及河北省的一些創業投資基金,如中小科技企業創新基金、創業孵化基金等具有不確定性,而且資金數量十分有限。由于缺乏市場化的高校資產退出機制,高校在創新的再投入能力和積極性也大受影響。更重要的是目前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大量的社會資金,尤其是風險投資進入大學科技園十分有限??傮w來說,現有的融資渠道遠遠不能滿足創業者的需求。
三、科技金融支持大學科技園發展的可能性分析
雖說目前國內大學所創建科技園孵化的很多高新技術企業,早已進入了成長的快車道,但科技園孵化器自身的成長性卻普遍相對滯后。北大科技園為加速推動在孵化創業企業和科技園孵化器的共同發展,科技園創建了北大孵化器投融資服務平臺。平臺以2002年設立的總量為2000萬元人民幣“種子資金”為基礎,不斷為大學生創業項目、學校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園區創新項目提供創業融資服務。據統計,到2012年,“種子基金”已累計投資8個項目,累計投資額2236萬元。投融資平臺還成功輔導了7家企業獲得社會天使投資人民幣1100萬元和初期融資400萬美元。
科技金融作為推動創新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越來越受到政府和產業兩方面的重視。2013年8月,廣東省就專門出臺《關于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的實施意見》,提出“建立健全以市場為導向、產業為支撐、政產學研金緊密合作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走出一條具有廣東特色的科技和金融結合道路。而番禺區作為廣州市科技金融服務創新示范區,其中一項重要任務是積極推進企業上市。番禺區科信局在園區設立了“企業上市培育工作站”和“科技服務工作站”,將有助于整合政府科技、金融等機構服務功能的資源,為科技企業提供上市輔導和服務支持,推動區域創新型經濟發展。
四、科技金融支持保定國家大學科技園發展的政策建議
資金問題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第一大瓶頸,尤其是對高新技術企業而言,由于高新技術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既決定了其成功后豐厚的投資回報,也決定了失敗后的高風險。筆者就科技金融支持保定國家大學科技園發展提出以下建議。
(一)高校直接投入部分資金或資源并以高科技成果估價入股的形式進入園區企業
大學中的一些科研人員或以其它形式占有成果的人員到大學科技園創辦企業時,時常會遇到市場進入壁壘,尤其是在生產經營管理和投資方面,為了推進這種創業開發的進展,科技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按市場的運行規則,給予他們資金、擔?;蛞钥萍汲晒鲀r的形式,讓其盡快突破產業的市場進入壁壘,發展壯大。在這種情況下,大學并不直接參加企業的經營管理。
(二)申請政府專項資金和銀行貸款
一方面,有選擇地支持園區產業的發展和重點科技項目,爭取各級政府專項撥款支持;另一方面,通過引進各類金融機構直接進入大學科技園以及建立中小科技企業貸款擔保機構,要積極爭取金融機構(尤其是地方性的金融機構,如保定市商業銀行、河北銀行等)發揮其信貸的支持作用,促進其改進對園內企業的信貸服務。
(三)利用風險投資
大學科技園在進一步壯大后,應通過建立科技風險投資公司,建立風險投資機制、支持園區內處于成熟期的企業上市等方式,廣泛籌集社會資金,并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規范和運作科技園內公司和產業發展。
參考文獻:
[1] 黃親國.中國大學科技園的發展與對策研究——兼論大學科技園與大學的關系[D].廈門:廈門大學,2006(3).
[2] (美)安納利·薩克森寧.地區優勢:硅谷與128公路地區的文化與競爭[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0.
[3] 鐘 堅.世界硅谷模式的制度分析[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4] 顧朝林,等.中國高技術園區[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9.
[5] 吳林海.中國科技園區域創新能力研究[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0.
[6] (英)西·昆斯.劍橋現象—高技術在大學城的發展[M].郭碧堅,譯.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88.
[7] (美)M.卡斯特爾,等.李鵬飛譯. 世界高科技園區—21世紀產業綜合體的形成[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1998.
[8] 趙昌文,等.科技金融[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責任編輯:文 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