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嘉嵩 沈秀娟
摘要:我國的許多地方高校在金融專業的教學過程中普遍不重視數理運用與分析能力的培養,導致金融專業的教學過于偏向理論和宏觀,使學生無法滿足特定行業的現實需求。要充分重視高等數學基礎課與專業數學的銜接問題;強化金融數學相關課程的設置;建立學生參與研發與商業化的教學機制
關鍵詞:地方高校;金融教學改革;金融數學
中圖分類號:F83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01-0089-01
隨著金融國際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金融逐漸成為經濟的支柱行業,其對人才的需求也極為迫切。[1]不僅需要理論型金融專業人才,更需要應用型金融專業人才,而且要求其從業人員具備較高的數理分析能力,能夠通過對數據的分析識別金融風險以及進行風險管理,能夠使用定量指標來衡量金融體系的穩定性。[2]但目前,許多地方高校金融專業的培養方向仍是以宏觀性和理論性為主,從而造成國內金融專業教學中忽視對學生數理分析能力的培養。
一、金融學專業的數理分析能力及其重要性
金融學專業的數理分析能力是一種金融學理論研究趨向于數學化,應用定量化研究和運用計算機技術進行數據挖掘的能力。這種數理分析涵蓋最優化理論、高等概率論、微積分、高級數理統計等數學理論,結合特定金融現象對歷史數據進行推理演繹,并得出一般規律,有效利用數學模型來解釋和研究金融問題。
金融學專業數理分析能力的提升可以促使金融從業人員能夠運用更加客觀的方法研究與描述更為復雜的金融衍生產品。此外,隨著諾貝爾經濟學獎越來越多的頒發給計量經濟學研究者,也可說明金融學專業數理能力在金融社會實踐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
二、地方高校金融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一)重視數學基礎教育與忽視專業數學教育并存
多數地方高校的數學教育過于基礎化,只在全校范圍內安排高等數學基礎課的教學,作為一門基礎課程,傳統的教學模式導致教學方法單一、枯燥,不能很好地與專業方向相結合。高等數學基礎知識的教學通常都是由數學專業的教師擔任,使得教學過程中的教學重點與學生本身的專業實際相脫節。
(二)重視數學基礎教育與忽視能力培養并存
多數地方高校對金融專業學生的數學運用能力要求不高,直接體現為學校對數學基礎教育的重視以及專業對數學運用能力的忽視。傳統的教學模式,帶給學生的只是被動接受。而隨著金融市場開放程度的進一步提高以及區域金融中心的發展,數理分析方法在金融領域的運用也會更加廣泛,這就對地方高校金融學專業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金融數學相關課程的設置和強化成為金融教學未來改革和發展的主要方向。[3]
(三)學生難以參與相關課題的研發與商業化過程
金融數學的最大不同之處在于它利用歷史數據進行分析與建模,不斷改進現有方法與創新新方法,并在理論上證明方法的可行性,以使其得出的結論可以指導實踐,在鎖定風險的同時謀求收益最大。而許多地方高校卻存在著難以將相關研究成果實現商業化的困局,而且尚未將學生的創造力和積極性引入課題研究中,造成學生難以參與相關課程研發的局面。
三、在金融專業教學中強化與培養數理分析能力的對策分析
(一)充分重視高等數學基礎課與專業數學的銜接問題
整改課堂的教學模式,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端正數學學習態度。為了使高等數學的基礎教育能夠與專業數學相銜接,為學生學習專業數學打下堅實的基礎,關鍵在于全校高等數學基礎課教學觀念的轉變,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專業數學教學的后續問題,不能任意刪減或弱化關鍵問題。此外,還可以通過廣泛開展各種數學知識競賽,金融數學建模大賽,資產定價技巧大賽等活動來實現數學基礎課與專業課的銜接。[4]
(二)強化金融數學相關課程的設置
改變現有金融學專業課程設置結構,提高金融數學、金融工程、金融風險管理等相關課程在金融學專業課程設置中的比重,同時應不斷地向學生灌輸數理分析能力在金融社會實踐中的重要性。此外,還應進一步加強金融數學教學過程中軟硬件設施的建設,不斷引進先進的金融數學教學方法、手段和設施,讓數學的學習內容豐富而又生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金融數學的教學過程充滿樂趣。
(三)建立學生參與研發與商業化的教學機制
在金融數學成果商業化的過程中需要將學生的創造力納入其中,讓學生既能參與研發過程又能輔助推廣金融數學的成果。這套機制的建立不但避免了因過度商業化給金融數學研究和高校科研帶來的負面影響,[5]而且真正地培養并提升了學生的科研能力和數理分析能力。
應用型金融人才符合社會現實需求,其無論是在科研方向的選擇、研究領域的深入,還是在選擇就業方向時都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數理分析能力更是應用型金融人才所必須具備的能力,它所體現的是一種微觀視角:針對單個資產或單個投資組合,它可用于進行風險與收益的刻畫,在運用數學工具的基礎之上做出理性的投資決策;針對投資者,金融數學可以將無法計算的效用量化,在確定投資者風險偏好的情況下,為投資者選擇合適的投資產品;金融數學教學所培養的人才可以滿足當前金融領域各行各業的需求,可以緩解高校的就業壓力,形成各高校獨特的教學模式。因此,地方高校在金融專業辦學特色化過程中可以考慮轉變人才培養方向,提升學生專業素養,強化學生利用數學實踐金融理論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任嘉嵩,焦方義.地方高校金融人才培養的區域定位與對策淺析[J]. 中國高等教育,2012(9).
[2] 鐘云燕.高校教學模式改革的有益探索——兼論金融數學專業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完善[J].統計教育,2007(7).
[3] 張友蘭,周愛民.金融數學的研究與進展[J].高等數學研究,2004(4).
[4] 葉中行.金融數學和我國的金融改革[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數學系和現代金融研究中心,2007(11).
[5] 蔡明超.金融數學[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責任編輯:文 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