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逸
摘要:鋼琴是開發幼兒智力的金鑰匙。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家長都選擇了讓孩子們學習鋼琴。學習動機作為整個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關鍵因素,不但能夠使整個學習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更能夠為幼兒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本文從學習動機的含義和重要性談起,就幼兒鋼琴教學中良好學習動機的培養,進行了初步探討。
關鍵詞:幼兒鋼琴 學習動機 培養初探
一、學習動機和含義的重要性
學習的動機,又可以稱為是學習的動力。傳統教育學中,將其定義為激發和維持學生學習的原因。而現代教育學的研究中,則對其含義做了更加精辟和準確的概述:所謂學習動機,是指學習者為了滿足個人知識和情緒需要,對學習做出的一系列主動的行為。是學習的源動力。作為幼兒鋼琴教學來說,很多家長和教師,關注的重點并不是孩子們是不是學會了某種演奏技巧,能不能熟練演奏某一首樂曲,而是他們是否愿意學習鋼琴。這種意愿的是與否,強與弱,其實就是學習動機。良好的學習動機,不但能夠使孩子們對鋼琴學習充滿熱情,而且能大幅度提高學習效率,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學習動機不足的話,孩子們多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只是迫于家長和老師的要求才勉強坐到鋼琴前,這種狀態下的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良好的學習動機,是幼兒鋼琴學習的源動力,在這種動機的驅使下,孩子們不但對鋼琴學習充滿了興趣,而且還會自覺的付出更大努力,去克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可以說是鋼琴學習的必備品質,應該得到教師和家長的高度重視。
二、幼兒鋼琴教學中良好學習動機的培養
(一)滿足孩子們心理需要
著名心理學家馬洛斯曾指出,需要是推動人類各種行為的源動力,作為幼兒鋼琴教學來說,要想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動機,就要從滿足他們的心理需要入手,當這些需要被滿足之后,必然會激發起他們的學習欲望。首先是滿足孩子們愛的需要。作為孩子們來說,受到年齡的限制,他們對鋼琴的學習都是一種迎合家長和老師的行為,在他們看來,學習鋼琴會讓老師和家長更喜歡自己,老師和家長會更高興,而對于個人成長方面的益處還不能完全理解。所以家長和教師要與孩子們這種情感上的回贈實施良好的互動,從孩子們的角度去體會他們的真實想法,讓他們感到自己的感情付出并沒有白費,而是得到了關注和回報。其次是滿足孩子們尊重的需要。不僅是大人們需要尊重,孩子們也同樣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肯定。這將會讓他們產生一種強烈的自信,繼而為下一步的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所以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都應該秉承賞識的態度,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所獲得的每一次進步,都能得到家長和教師及時的肯定,并成為他們學習的重要推動力。最后是滿足孩子們的認知需要。孩子們的好奇心是與生俱來的,他們既對鋼琴這個“大家伙”感到陌生,又對它能發出美妙的聲響而好奇。這也是他們之所以愿意學習鋼琴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多設置一些“懸念”,激發起孩子們的探索欲望,讓孩子們主動去探求他們心中的未知。
(二)使用靈活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整個教學過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學習動機的培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幼兒鋼琴教學來說,因為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所以應該對傳統的鋼琴教學法進行變革,使之更加靈活和實用。比如模糊教學法。該方法強調“模糊”二字,因為音樂本身就是一門“模糊”的藝術,具有突出的想象性和非語義性特征,而這恰恰是音樂最大的魅力所在。具體到教學中,就是將重點放在對音樂感悟和想象上,只要孩子們敢于想象,善于想象,即便是技術方面存有一定的欠缺,也是可以接受的。技術練習可以隨時的練習和鞏固,而音樂想象能力的培養卻正是以幼兒時期為最佳,為他們終身喜歡音樂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又比如差異教學法。俄羅斯鋼琴學派名師涅高茲曾說過:“我將每一個學生都看做是獨一無二的。”每一個兒童的天賦和秉性都各不相同,教師要充分做到因人而異和因勢利導,才能讓孩子感覺到關注和重視,繼而積極主動的學習鋼琴。對于那些害怕困難,不愿意吃苦的孩子,教師應該有耐心的,深入淺出的引導他們,多贊揚和鼓勵,讓他們覺得學習鋼琴并不是一件難事;對于那些生性好動、比較頑皮的學生,則要嚴格要求,讓他們認識到鋼琴學習是一件嚴肅的事情,決不能漫不經心的面對。通過這種有針對性的培養,使他們的學習潛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激發。此外還有游戲教學法、奧爾夫教學法等等,都可以應用于幼兒鋼琴教學中。這些靈活的教學方法,能夠使鋼琴本身的魅力得到充分的發揮,繼而讓孩子們的學習動機得到鞏固。
(三)讓學生成為教師的“粉絲”
教師是整個教學活動的引領者,而教師的素質和能力,也將對孩子們的學習動機產生重要的影響,只有先認可了教師,才能認可學習鋼琴,所以鋼琴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出自己的魅力,讓自己成為孩子們的粉絲。具體來說,首先要做一個有愛心的老師。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純潔的天使,教師的每一次關愛都會被他們牢牢的記在心上,并會用自己的方式來回報這種關愛。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從多個方面表現出對孩子的關心、關注和關愛,而孩子們則會自覺的認為,學習好鋼琴就是對老師最好的回報。其次是要做一個善用鋼琴的老師。事實證明,孩子們親身觀看和體驗所獲得的教學效果,是單純的說教所遠不能及的。所以教師應該堅持“用琴說話”,“用琴授課”。一些情緒的表達、一些理論的講述,都要用鋼琴來表現,盡可能的和鋼琴演奏緊密聯系在一起。而且教師一定要多做示范,孩子們都愿意看到教師的指尖在琴鍵上飛揚的場景,都愿意聽到優美動聽的琴聲,有了這種體驗之后,才會充分激發起他們的學習欲望。正所謂“聽其師則信其道”,之所以要讓學生成為教師的“粉絲”,從本質上來說,就是讓他們信任教師、喜歡教師,繼而將這種喜歡和信任帶到音樂學習中去。
(四)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
學習動機的強弱與教學環境的優劣有著重要關系,良好的學習環境,將會增強學習動機。特別是作為孩子們來說,更是容易受到學習環境的影響,所以教師應該營造出一個良好的氛圍和環境。首先是營造一個鋼琴音樂的氛圍。比如在教學中拿出固定的時間,進行一些對經典鋼琴音樂的鑒賞等,如同學習外語一樣,要有語感,僅靠音標和字母拼出來的外語,總讓人覺得生硬,通過多聽多感受,給孩子們一種潛移默化的熏陶,逐漸積累他們對音樂的感性認識,并最終產生和音樂的共鳴。而且不僅是教師,家長也應該在家中為孩子們營造出這樣的氛圍,學校和家里雙管齊下,讓孩子在一個高雅的音樂氛圍內逐漸成長起來。其次是多給孩子們以表現的機會。表現也是孩子們的天性,通過音樂表現,既能夠使他們的表現欲望得到滿足,又能使他們的演奏技能得到充分鍛煉,可謂是一舉兩得。比如定期舉辦一月一次的小組匯課。讓幼兒們互相觀摩學習以增進其學習熱情,讓那些缺乏興趣或缺乏自信心的孩子觀摩年齡相近的孩子的鋼琴課。聽到了彈得比自己好的,會激發起爭強好勝的上進心來:“他年紀和我差不多大,我一定能做得比他更好!”而聽到彈奏水平不如自己的,會產生某種榮譽感和自信心,這也能轉化成練琴的動機。除此之外,還可以制定獎勵制度,對表演突出的孩子發放獎品,一般都是孩子喜歡的文具之類,對演奏完成不太好的小朋友也會送一份小禮物,以示鼓勵。一段時間下來,這些孩子都喜歡上開開心心地在眾人面前演奏的場合。
綜上所述,在新世紀的今天,學習鋼琴的孩子們越來越多,中國也成為了學琴兒童人數最多的國家。在這樣一種狀況下,作為一個鋼琴教師來說,理應對其進行深入的思考和審視。而對良好學習動機的培養,則是這種思考和審視的重要表現,不但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更有著突出的實踐意義。通過對良好學習動機的培養,能夠讓孩子們真正喜歡上鋼琴藝術,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使他們的鋼琴演奏能力和審美素養得到切實的提高。也希望本文的粗淺研究,能夠起到拋磚引玉之用,引起更多人對這一課題的重視,為推動幼兒鋼琴教學的理論研究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羅海燕.直觀形象思維對鋼琴教學之啟示[J].鋼琴藝術,2004,(11).
[2]何云芳.我對鋼琴教學的幾點體會[J].鋼琴藝術,2004,(01).
[3]李斐嵐.探討學音樂、彈鋼琴的興趣(下)[J].鋼琴藝術,2003,(10).
[4]李飛躍.兒童鋼琴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鋼琴藝術,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