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航飛 肖艷
摘 要:重點分析了地理信息技術在中學地理課程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了地理信息技術在中學地理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地理信息技術;中學地理課程;教學
地理信息技術主要指由3S(GIS、GPS、RS)組成的相關技術,其在社會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中學地理教學當中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一、地理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性
1.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地理信息技術在新課程標準中有明確的要求,如高中必修課的相關標準:結合實例,了解遙感在資源普查、環境和災害監測中的應用。舉例說出全球定位系統在定位導航中的應用。運用有關資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統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電子地圖(網絡或光盤形式)查詢交通、旅游等信息。
2.高考的要求
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新課程理念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省份。如廣東、安徽、山東、福建、江蘇等在普通高考地理試卷或文科綜合試卷中,開始重視地理信息技術知識的考查。高考這個指揮棒給出了一個信息:“地理信息技術知識的重要性”。
3.地理信息技術輔助中學地理教學,效果顯著
地理信息技術在中學地理教學過程中應用相當廣泛,筆者僅以GIS和RS在中學地理教學中應用加以說明。
①地理信息系統(GIS)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地理教學中,作為基本地理語言的地圖一直是地理教學當中的一個難以處理的問題,而利用地理信息系統技術中的軟件如MapInfo能快速、輕輕地處理許多地圖問題:比如,在地形分析中,平面地圖缺乏對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概念的直觀形象的可視化表達,利用GIS的數字高程模(DEM)模塊來創建數字高程模型,這樣便可三維立體顯示一座山體,讓學生直觀地觀察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多種地形。
②遙感(RS)技術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在教學過程中,許多地理知識點(如河流的凹岸侵蝕,凸岸沉積;不同地區城鎮的空間分布等)的講解由于沒有實物圖而感到空空而談,學生也只能從理論上接受相關地理知識點,這個時候如果借助遙感技術進行知識的講解,學生就能切實感到“身邊的地理、有用的地理”的新課程理念。
二、當前地理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主觀上認識不夠
①學生方面。根據本人對韶關部分高中學生的調查,有57.4%的學生認為地理信息技術教學狀態是專門針對高考的教學,所占比例遠遠高于“課堂生動有趣,師生能互動”“能感受到學習的價值和意義”的狀態,學習動機直指高考這根指揮棒。
②教師方面。根據筆者與韶關市部分高中地理教師的交談,超過一半的地理教師對“地理信息技術”這部分知識不夠重視,有些教師是因為自身的原因(對這部分知識不熟悉),有些教師則認為沒有必要過多的講解這個知識點。
2.客觀上條件不足
①教師素質影響。很多中學地理教師以前基本上沒有接觸過地理信息技術,對地理信息技術只了解一點甚至根本不了解,他們對地理信息技術的了解也只局限于課本的介紹,從而制約著地理信息技術普及教育的進程。
②高考壓力。雖然在高考中考這方面的知識,但知識點相對集中且難度低,在高考的壓力下,這部分知識往往得不到重視,復習的時候也是一帶而過。部分高中生的調查問卷顯示絕大部分學生(85.6%)不會在空閑的時間積極主動地學習地理信息技術的知識;大部分高中教師在講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所花的課時不足2課時,有些甚至不講。
③學校條件限制。大部分學校特別是鎮、農村中學沒有配備相關微機教室、網絡教室,沒有配備相應的GIS軟件和數據,使得中學地理課程地理信息技術教學無法開展,最多就理論知識,教師進行講解,而沒有法得到實踐。
三、加強地理信息技術教學的建議
1.轉變師生觀念
中學地理教師應該轉變“為高考而進行地理信息技術教學”的片面觀念。在平時的教學中,如果廣大地理教師的教育教學真正轉移到以培養學生素養為中心,加強地理信息技術的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很有幫助的,無疑對高考也是有益而無害的。
2.提高教師素質
中學地理教師要通過自我學習,不斷充實自己的關于地理信息技術方面的知識,學校及相關教育部門要舉辦這方面的培訓課程,讓廣大中學地理教師真正理解地理信息技術知識,真正掌握地理信息技術知識的基本應用。
3.改善學校教學條件
目前,市區中學基本上都有網絡教室、微機教室,學校要充分利用好這些基礎資源,在這些基礎資源的基礎上,配備相應的GIS軟件和一些基礎數據,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滿足中學地理信息技術教學要求的。條件好的學校還可以購買些相應的3S方面的儀器,讓學生親手操作,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基金項目:廣東省教育科學規劃項目(2011TJK351);廣東省高等教育學會項目(GDJ2012047);韶關學院教學改革項目(SYJY20131482)資助。
編輯 李艷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