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敏芝
農村是遠離城市的一方凈土,但同時也是一方知識貧瘠的土壤,尤其是農村小學英語教學跟不上時代的步伐,面臨著不少的困難。以下筆者就面臨著哪些困難及如何走出這些困境作一個簡要的分析和闡述,供其他教師參考。
一、農村小學英語教學面臨的困境
困境之一:教學資源嚴重匱乏
英語學習需要的硬件設施包括語音室、電腦室、電視機與CD機、錄音機(配套磁帶)。可現實卻是鄉鎮小學經費嚴重不足,大部分農村小學的多媒體教室往往是掛羊頭賣狗肉,一個學期能讓學生進入一次多媒體教室學習已經很不容易,更別提有語音室了。有些學校連基本的教學用具都沒有配備,各學校教學設備的嚴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就我校而言,經常出現的情況是,在課程已經上到一半左右了,最基本的教學磁帶和教學卡片才會姍姍而來,電視和CD機進教室,那只是英語老師的奢望。
困境之二:課程設置不合理
就我校英語開課情況來看,小學英語開課范圍小,課時安排不合理。雖然我校是從小學三年級就開始有英語教學,可有很多的農村學校英語課安排了課時,但卻不能夠完全按課程表上課,英語課經常被語文、數學等科目所占用;有些學校剛開學時上一段時間英語課,隨后又停了,基本上是走形式居多,隨意性較強,質量普遍不高。
困境之三:教師綜合素質低
農村小學英語教師的綜合素質低。小學英語教師的學歷達標率極低,具有英語專科以上學歷的教師并不多。再就是多數老師是由其他學科轉崗而來,由于未經過正規訓練,他們語言知識薄弱,語言技能匱乏,再加上鄉音濃重,夾雜方言,以訛傳訛,嚴重影響教學質量。這些教師不具備扎實的專業基本功,缺乏教學經驗,難以圓滿地完成教學任務。
困境之四:專業培訓跟不上
由于絕大多數現任小學英語教師是在已有的非英語教師中轉行過來的,而且這些英語教師又大多數年紀大,教學觀念落后,普遍缺少對英語課程理念的深入理解。學校對英語的教育本身就很不重視,就更談不上英語老師出去培訓了。我在這個鄉鎮的小學呆了四年有余,只有接到一次可以出去聽課的通知,結果卻是因為路程較遠,學校不予支持,所以也就沒去。這些嚴重挫敗了英語教師對工作的熱情,影響了教師對此門學科的上進心。
二、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相應的對策
困境之一對策:改善教學條件
農村小學英語教學應視聽結合,生動形象地展示教學內容。所以學校要力所能及地爭取政府相關部門對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的高度重視,加大投入。各小學領導也應創造條件逐步完善英語教學設備,建立起語音室,配備實物投影儀、錄音機、錄像機、軟件資料、掛圖等教具,督促教師進行英語教學,并運用已有的多媒體技術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和教學效率。
困境之二對策:規范課程設置
逐步實現小學英語課程設置和教學的規范化,包括起始年級的規范化,逐步實現教育部提出的在小學三年級開設英語課程的目標。規范周課時量,每周不少于《小學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規定的4次教學活動;規范班級規模每班不超過30人。現實中這樣的規范化英語教學一時難以實現,可以建設小學英語教學示范校或示范班,發揮示范學校積極輻射作用,這樣會對其他學校的英語教學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困境之三對策:強化師資隊伍
盡可能地選送潛能大、經驗多的優秀教師到省、市各類英語實驗學校、骨干教師科研基地學習深造,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意識。同時各地教育部門可以推行城市教師到農村支教的措施,通過城鎮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作用,帶動農村小學英語教師素質的提高,做好城市小學與農村小學英語教師間的傳、幫、帶工作,這對于農村小學英語教師素質的普遍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
困境之四對策:加強教師培訓
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應根據在職教師的不同情況和發展需要,有計劃、有目的地定期舉辦小學英語教師培訓班。小學英語教師的培訓應以按需施教、學用結合等多種形式,本著注重質量和效益的原則,培訓內容應體現小學英語教學的基礎性、實際性、應用性和實效性。小學英語教師的培訓還要注意英語專業知識的培訓與教學技能的結合。
編輯 王愛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