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山 李玉峰 高 赟
隨著“鄉財縣管”等改革措施逐步深化,鄉鎮財政資金的監管工作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強。為了確保財政資金安全、規范、高效使用,本文結合吉林省永吉縣鄉鎮財政資金管理現狀,對加強監管工作談點淺見。
按照現行“鄉財縣管”的財政管理體制,鄉鎮一級仍然是一級預算,縣財政每年都按財政體制有關規定,編制年度預算。縣分別給各鄉鎮核定可用財力、下達財政收入任務,形成鄉鎮本級預算以后,經鄉鎮人代會批準執行,年終要報告預算執行情況。監管工作重點:一是鄉鎮財政預算是否規范,預算安排是否科學、合理;二是預算執行情況,實際執行情況與年度預算進行對比,分析預算差異形成的原因,關注年內追加的轉移支付資金支出程序是否合規、手續是否健全、是否存在挪用等問題;三是“三公”經費支出情況,關注是否切實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遏制了公款吃喝、請客送禮等行為。
一是涉農各項補貼,主要包括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購置補貼、農業保險等資金,檢查是否按用途足額補發到農民手中,尤其是實行“一本通”發放方式,是否及時、準確、直達到賬戶等;二是救災救濟資金、扶貧資金等社會救助方面資金,檢查是否專款專用、有無截留、挪用問題,確保救助資金用到急處、實處;三是監管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等土地補償費用,維護被征地農民合法權益。
一是監管鄉鎮負債的規模;二是對債務資金投向和使用效益監管,分析債務結構,是否用于惠及民生事業;三是監管建立債務風險預警體系和償債準備金制度,分析是否與當地經濟發展和政府財力相適應,鄉鎮政府是否具有債務承受能力等。
一是前移監管關口,對政府投資項目決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進行監管,同時審查立項程序、可行性研究報告、專家論證、合法性等法定程序執行情況;二是對政府投資項目的操作程序是否合規進行監管,檢查工程設計、施工、采購是否進行了招投標,招投標活動是否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有無虛假招標、指定承包、違法分包、轉包工程等問題;三是對政府投資項目的資金管理進行監管,檢查項目概算、工程結算和決算有無擴大規模、提高標準、虛列成本等問題;四是對建設項目用地的合法性進行監管。
一是進一步完善“鄉財縣管”管理體制,將鄉鎮財政的預算收入、支出指標、集中支付、惠農補貼等業務納入全縣財政綜合業務平臺,實現縣、鄉資源數據共享;二是構建“財務遠程監控、資金全程監控”的鄉鎮財政資金信息化監管模式,對資金運行過程動態監控;三是延伸國庫集中支付系統,逐步將鄉鎮財政資金由縣國庫直接撥到支出項目,完整資金監管鏈條,解決縣財政對鄉鎮財政資金監管鞭長莫及問題。
鄉鎮財政資金使用涉及到縣級各個主管部門在鄉鎮設置的站辦所,主管部門有責任參與管理,鄉鎮財政所要及時與主管部門溝通,搜集群眾反映的問題,建立起縣、鄉、村全覆蓋無縫隙的配套聯動監管機制。
一要積極發揮財政內部各種監管手段的作用,確保資金規范安全運行,特別是對重大工程建設項目,嚴格執行國庫集中支付、政府采購等制度;二要委托社會中介機構參與對鄉鎮財政資金的審計,加大資金管護;三要推行鄉鎮財政資金信息公開制度,提高財政資金運行的透明度,接受群眾監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