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華力電纜有限公司 李建軍
21世紀全球經濟日益走向知識經濟時代,經濟發展中高新技術含量和信息收集分析加工的比重日益提高。對于會計學來講,財務軟件的廣泛應用、辦公自動化和網絡化的興起,使得財務核算變得容易輕松。然而,隨著經濟規模的擴大,經濟競爭程度的日益激烈,知識經濟時代對企業的信息分析加工及其對企業管理的要求大大提高,企業必然會向管理要效益、向技術要效益。在此環境下,會計工作絕不是僅從事財務核算,還要參與企業管理,為企業管理提供信息、提供決策方案。因此,與企業管理深度結合的管理會計在為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提高效益水平方面,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管理會計是指在市場競爭條件下,為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以進一步提高企業經營利潤為目的,以企業生產經營運營等經濟活動及績效情況為衡量和研究對象,通過對財務、管理、統計等信息的加工分析,實現對企業內部經營過程和情況的衡量度量、預測決策、計劃規劃、控制反饋、責任考核評價等職能,屬于會計學與其他相關學科相結合產生的一個分支。與傳統會計相比,管理會計具有以下特點:
(一)管理會計所衡量和研究的對象更多取自于企業內部。管理會計學不同于財務會計學,財務會計學衡量和研究的對象有來自外部環境的原材料供應信息、人員薪酬信息、市場銷售信息、外部融資信息等;而管理會計學所衡量和研究的對象更多地取自企業內部,如成本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資金預測等管理會計方法都需要收集企業內部經營情況等信息。財務會計產生的報告有強制性對外報告的需求,而管理會計產生的信息報告雖然也會對外報告,但是目前來看還沒有強制性的要求1。
(二)管理會計與企業戰略高度符合,與運營管理、市場管理、生產管理、財務管理等深度結合。管理會計是對企業內部財務、管理、統計等信息的加工分析,其目的是為了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提高企業效益。所以,管理會計一定要與企業戰略高度符合,并為企業戰略服務,使企業經營管理符合企業戰略的規劃指引。同時,管理會計涉及財務信息與企業管理信息必須要與運營管理、市場管理、生產管理、財務管理等深度結合2。
(三)管理會計大量應用數學工具并與其他學科相結合。管理會計其記錄和分析方法不僅局限于財務會計記賬、報表分析等傳統會計分析方法,還要結合應用運籌學、線性規劃、計量經濟學等數學、統計工具,并與經濟學、統計學、管理學、數學等其他學科相結合,屬于綜合性學科。
(一)管理會計的觀念創新
1.市場觀念。管理會計應當與市場管理相結合,密切關注和調研市場需求和動態,及時調整企業戰略和經營方向以獲取競爭優勢。
2.動態管理觀念。信息經濟時代,信息的收集和處理能力日益提高,企業內部各部門、上下級、子企業及企業分部之間,甚至企業與外部環境的信息交流變得越來越便捷、管理會計應當及時收集和分析來自內部和外部的變化調整,選擇最佳方案,為企業經營管理決策提供最佳參考。
3.企業價值觀念。管理會計不僅要符合企業的戰略,還有貫徹執行企業的整體價值觀,融入到企業精神文化中,更好地實行過程和管理控制3。
4.企業整體觀念。管理會計應當符合整體利益至上觀念,其工作過程和成果都要為企業整體效益這一主題服務。
(二)管理會計的內容與研究方式方法創新
1.管理會計內容創新。首先,管理會計在成本管理方面,應當與知識經濟的特點相結合,重視成本中研發、推廣等技術智力的因素,從企業產業鏈價值角度,對成本進行全面管理4。其次,信息系統是管理會計工作的信息來源,應當從管理會計的本質出發,從管理角度分析處理信息,改進信息系統,使之立體化、綜合化,收集的信息更加便捷、權責明確、符合企業戰略。再次,管理會計還應該考慮到企業經營行為對社會的影響,即社會責任,應當收集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經濟信息,如環境會計、責任會計等,進行分析總結,為維護和提高企業形象和品牌效益等無形資產提供基礎力量。最后,管理會計應加深與人力資源管理相結合的創新,以人為本,提供的經濟信息應當與人力資源信息相結合,分析考察人力成本費用效益、管理等績效情況,如董事會監事會的業績評估、管理層的業績考核和激勵補償系統的設計、非管理層各個層次員工人力資本定價與績效考核管理等。
2.管理會計研究方式方法創新。管理會計不應僅局限在數量經濟線性計量模型的定量研究方式方法上,應當在數據實證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采用案例研究法和實地研究法。每個企業在不同時期面臨不同的問題,其應對解決方法各有不同,案例研究和實地研究非常適合這些實際問題,只有從實際出發,才能得出有效的符合實際情況的解決方案。
(三)企業管理會計工作的組織架構創新。管理會計提供的是非強制性信息報告,但是現代經濟運行日趨復雜,很多非財務方面的信息都能影響企業的績效水平和企業價值,管理會計的非強制性信息報告也需要公開發布,所以傳統意義上的企業財務部門已經不太適合知識經濟時代的信息披露需要。因此,在知識經濟時代,應當設立或調整組織架構,成立一個綜合性的提供全面信息的部門,既負責披露財務方面的信息,又要負責管理會計方面的信息。同時,企業和政府部門或行業組織等社會部門也應當設計專門的機構對會計信息的需求進行調研,除了財務報告外,還要逐步對管理會計的工作流程、信息加工方式方法及技術等的信息披露提供指南與規范,以利于提高管理會計工作的規范和效率。
2010年12月,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海爾集團和美國管理會計師協會發起的“管理會計研究中心”在北京成立,標志著海爾管理會計模式創新得到西方管理界的認可,并被評價為“將是未來管理會計的新出路”。
在知識經濟時代,碎片化營銷導致個性化需求越來越旺盛,大規模制造必須向大規模定制轉變,先市場,后生產,即用戶驅動的即需即供模式。海爾在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模式創新就是創造顧客人單合一的雙贏模式,員工有根據市場變化的自主決策權,有權根據為市場創造的價值來決定自己的待遇。這樣人和單都成了富有競爭力的市場目標,員工和客戶成為利益共同體,“企業組織架構從正三角變為倒三角,核算體系從資本主義變為人本主義”。
在此背景下,海爾在管理會計領域的創新是把利潤表轉化分解成每個有自主權的經營個體,甚至到每位員工,不再以企業為索引,而是以人為索引,把傳統財務報表轉化為每個人的四張表:損益表、日清表、人單酬表和流程表。其中,損益表是戰略損益表,在這樣的損益表上,不是先創造用戶再造產品的所有數都是“損”,不能為用戶創造價值的作業全部計入負數。日清表的任務是關閉這些差距,主要內容是創新機制、流程、平臺、團隊,并把這些創新的工作形成預算并進行日清。人單酬表把員工的報酬和他為用戶創造的價值緊密結合。
管理會計的創新為海爾企業經營管理和效益帶來了積極變化。目前,海爾的庫存周轉天數平均是5天,應收周轉天數為4天,營運資金周期達負的10天。2009年,海爾實現利潤同比增長55%,而2010年前三季度增幅高達67%。據權威的全球著名調查機構歐睿國際公布,海爾蟬聯2010年世界白電第一品牌5。
1.Ronald W·Hilton.2000.管理會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2.李天民.1994.管理會計研究[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47。
3.秦俊絨.2008.新會計準則[M].西安理工大學。
4.傅丹.2001.成本管理會計現狀分析及發展設想[J].財經問題研究,4。
5.中國新聞網.2010.“管理會計研究中心”成立,全球聚焦海爾新模式[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