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稅務總局下發三個公告,分別是《關于發布〈鐵路運輸企業增值稅征收管理暫行辦法〉的公告》、《關于鐵路運輸和郵政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后納稅申報有關事項的公告》和《關于發布〈郵政企業增值稅征收管理暫行辦法〉的公告》,對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后鐵路運輸和郵政業納稅人增值稅征收管理作出規定,并明確了有關納稅申報事項。
從2014年1月1日起,我國將鐵路運輸和郵政業納入營改增試點。此次試點擴圍共涉及2.06萬戶納稅人,其中鐵路運輸業1200余戶,郵政業近3000戶,2月份將面臨營改增后首個申報期。鐵路運輸和郵政兩個行業戶數雖然不多,但集中度較高,組織層級較多,財務核算更為復雜。
(來源:金融時報)
近年來,財務與業務的一體化工作得到了越來越多企業的重視和應用。究其原因,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會計信息質量的高低決定了企業在未來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創造價值的能力。1月,財政部發布的《企業會計信息化工作規范》對于企業的財務業務一體化工作進程來說是一個利好消息。《規范》明確規定,企業應當促進會計信息系統與業務信息系統的一體化,通過業務的處理直接驅動會計記賬,減少人工操作,提高業務數據與會計數據的一致性,實現企業內部信息資源共享。諸多業內專家一致認為,此規定對企業的財務業務一體化工作進行了一次提煉和升華,并且提出了新的要求。
(來源:中國會計報)
2013年9月份,為了深入貫徹實施企業會計準則,解決會計準則執行中的問題,實現會計準則的持續趨同與等效,財政部對《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6號》中的6大問題征求意見。歷時四個月,1月24日,財政部發布了《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6號》,針對征求意見稿中的兩個問題做出了具體的規定:一是企業因固定資產棄置費用確認的預計負債發生變動的,應當如何進行會計處理?二是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20號——企業合并》,在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中,合并方在企業合并中取得的資產和負債,應當按照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賬面價值計量。在被合并方是最終控制方以前年度從第三方收購來的情況下,合并方在編制財務報表時,應如何確定被合并方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
(來源:中國會計視野)
1月份,國資委和財政部分別發布了各自統計的中央企業利潤數據。22日,國資委發布數據稱,2013年度中央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4.2萬億元,同比增長8.4%;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3萬億元,同比增長3.8%。而財政部發布的數據稱,2013年中央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8.44071萬億元,同比增長8.8%;其中,中央企業實現利潤1.66528萬億元,同比增長7.4%。如按上述公開數據計算,則財政部和國資委公布的中央企業2013年利潤總額存在3652.8億元的差額,利潤增速3.8%和7.4%,也相差近一倍。對此,中信證券的一位宏觀經濟分析師表示,之所以數據相差這么大,很可能是因為央企的統計口徑不一樣,國資委的央企統計口徑是其管轄的100多家從事實業的央企,而財政部的央企統計口徑應該還包括中信集團、光大集團等金融央企和工農中建交等中央級國有銀行。
(來源:證券時報網)
COSO內部控制框架于2013年進行了調整,為使廣大內部審計人員了解和適應新框架的要求,2014年1月22日下午,中國內部審計協會與甫瀚咨詢有限公司在北京聯合舉辦了COSO內部控制新框架專題報告會。報告會邀請了COSO委員會主席何逸夫(Robert B.Hirth,Jr.)先生做專題報告,并安排了訪談及提問環節。報告會由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鮑國明主持。參加報告會的人員主要是來自中央各部門、金融機構、大中型企業、會計師事務所及高校、科研機構的內部審計人員。
(來源:中國內部審計協會)
2014年1月24日,中注協召開2013年度工作總結大會。中注協副會長兼秘書長陳毓圭對中注協2013年工作作了全面總結,并對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他要求,新的一年已經開始,2014年行業和協會建設的各項工作已陸續啟動,中注協各部室要根據2014年中注協工作要點進一步完善部室工作計劃,抓緊推開2014年的各項工作,切實落實2014年行業工作的指導思想,把“著力解決制約行業健康發展的‘瓶頸’問題,著力做好關乎‘全面深化改革’大局的工作,著力辦好行業和公眾普遍關心的事情,著力抓好謀長遠、打基礎的環節”的要求切實貫徹到新一年工作中去,不斷開拓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來源: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
2014年1月15財政部會計司發布財會便[2014]2號文,關于就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年度改進2012-2014(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2013年12月,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發布了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年度改進2012-2014(征求意見稿)》,向全球征求意見。財政部要求2014年2月28日前將書面意見反饋至我會計司,會計司將在整理、匯總和分析各方意見后,代表財政部向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反饋我國意見。同時,財政部鼓勵以單位名義直接向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反饋意見。
(來源:中國會計視野)
1月份,財政部會計司發布《2013年企業會計準則通用分類標準實施工作總結報告》,通過企業會計準則通用分類標準實施情況總結出問題并提出下一步的工作建議。
財政部在過去兩年企業會計準則通用分類標準實施工作基礎上,2013年繼續圍繞中央企業、金融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三條主線開展實施工作。本年度,在實施通用分類標準的14家大企業、5家保險公司和18家銀行中,有35家逐步推進嵌入式報送,有7家開展將XBRL應用于企業內部管理的試點。另外,在2012年基礎上,2013年通用分類標準在地方的實施范圍進一步擴大,從17個省、市擴展到除西藏、貴州、青海外的3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參與實施的地方企業也從2012年的82家增長到169家。經過近4個月的努力工作,所有實施企業均按照實施通知要求通過通用分類標準報送平臺向財政部報送了基于通用分類標準編制的2012年度XBRL格式財務報告,經校驗測試,整體實施質量好于往年。在推進通用分類標準實施的同時,財政部還積極修訂通用分類標準編報規則,組織開發XBRL格式財務數據收集和校驗系統,建立XBRL技術規范國家標準認證機制,啟動我部XBRL應用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指導XBRL和會計信息化相關研究,加強XBRL領域的國際合作與交流等,確保通用分類標準的順利實施。
(來源:中國會計視野)
審計署16日就《內部審計工作規定(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從實際出發,區分企業和非營利性組織的不同特點,并根據企業規模和性質分四種情況對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置進行了規定。一是大型國有和國有資本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導地位的企業或者有關規定對設立內部審計機構有明確要求的企業,應當設立內部審計機構;二是中小型國有資本占控股或者主導地位的企業根據需要設立內部審計機構;三是鼓勵其他企業設立內部審計機構,其中包括民營企業等其他所有制性質的企業;四是財政財務收支數額較大、下屬單位較多或者實行系統垂直管理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單位,可以根據需要和國家編制管理規定設置內部審計機構。
(來源:中國新聞網)
1月,財政部對施行了16年的《科學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進行了修訂,并發布新的制度,以順應新形勢的要求。新制度主要在7個方面進行了改革:一是新增了公共財政改革涉及的相關會計業務;二是改進了科技產品核算方式,確保科技產品成本數據真實、準確;三是新增了固定資產折舊和無形資產攤銷核算內容,兼顧預算管理和內部成本費用管理的雙重需要;四是新增了在建工程核算內容,實現了基建會計與科學事業單位會計的并軌整合;五是增設了“待處置資產損溢”科目以體現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原則和程序要求;六是細化了事業支出科目的設置,更清晰地核算科學事業單位支出情況,滿足科學事業單位預算管理需要;七是調整了收入支出表的結構,使之既能夠反映科研事業單位收入總額和支出總額信息,又能夠反映各種不同來源資金的收、支和結轉結余情況。
(來源:中國會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