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國會計領軍(后備)人才培訓(企業類)選拔工作經過筆試、資料審核、面試、征求用人單位意見等環節,于本年12月底圓滿結束。據統計,今年共有897人報名,實考605人,出考率67.56%。共有65人最終進入全國會計領軍人才培養工程。
2013年全國會計領軍(后備)人才培訓(企業類)選拔從5月份進行考試申報,并在10月27日針對會計、企業內部控制、企業管理綜合知識和英語等內容進行筆試。筆試結束后,財政部組織有關專家對試卷及申報材料進行審閱,確定參加選拔面試的申請者名單,并于12月4日在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進行面試。
(來源:中國會計視野)
2013年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檢查工作已圓滿結束,為鼓勵先進,貫徹落實執業質量檢查制度改革精神,深化行業誠信建設,不斷改進執業質量檢查工作,根據《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執業質量檢查人員和檢查組工作質量考核評價辦法》(會協辦〔2011〕18號)的規定,中注協發布《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關于表彰參加2013年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檢查工作的優秀檢查組和優秀檢查人員的通報》(會協函〔2013〕111號),對在2013年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檢查中表現優秀的第一和第五檢查組,崔彥斌、韓偉煒2名檢查組長,以及尹雄等22名檢查人員予以表彰。
(來源: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
修訂后的《行政單位會計制度》(財庫〔2013〕218號)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為了確保新舊制度順利過渡,財政部制定了 《新舊行政單位會計制度有關銜接問題的處理規定》,對行政單位執行新制度的有關銜接問題進行規定。《規定》要求:自2014年1月1日起,行政單位應當嚴格按照新制度的規定進行會計核算和編報財務報表;行政單位應當按照規定做好新舊制度的銜接;及時調整會計信息系統。行政單位應當對原有會計核算軟件和會計信息系統進行及時更新和調試,正確實現數據轉換,確保新舊賬套的有序銜接。
《規定》對新舊會計科目對應關系和行政單位“大賬”與基建賬會計科目對照表進行了明確。同時還對將原未入賬事項登記新賬、行政單位基建賬相關數據并入按照新制度規定設置的會計賬、財務報表新舊銜接和其他銜接事項進行了作出了具體規定。
12月26日,上交所正式對外發布了《上市公司日常信息披露工作備忘錄第十二號》和《上市公司分行業經營性信息披露指引(第一、二、三號)》,意味著上交所在提高信息披露有效性上又做出了重要創新,同時也代表了其監管模式實現重要轉型,由原有的以轄區為單元開始向以行業為基本維度。據安排,試點最先將在房地產、煤炭和石油三個行業展開,未來將再逐步擴大范圍,將盡快建立起覆蓋市場全部主要行業的經營性信息披露指引。
上市公司和相關信息披露義務人應當遵循 “不披露即解釋”的原則,即對于備忘錄規定的“應當披露”的臨時公告和定期報告內容,上市公司和相關信息披露義務人未披露的,應在年度報告中向市場解釋其未披露的原因,并做特別提示。備忘錄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來源:上海證券報)
12月26日國土部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舉辦“2013年中國土地政策藍皮書”通氣會上表示,2014年國土部將推進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研究起草《不動產登記條例》、《不動產登記辦法》等規章制度。
《藍皮書》預計,2014年土地政策的主要方向包括六個方面:一是國土部將會繼續執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政策,同時探索新形勢下的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政策創新。二是全面推行節約集約用地政策,用地規模實施總量控制和減量供應,加大存量建設用地供應,減少新增建設用地。三是推進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國土部會研究起草《不動產登記條例》、《不動產登記辦法》等規章制度,整合建立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四是繼續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縮小征地范圍,進一步規范征地程序。五是保障農戶宅基地用益物權,探索宅基地上的農民住房的財產性收益的路子。六是繼續深入推進土地有償使用制度改革,逐步縮小劃撥用地范圍,提高工業用地價格,減少工業用地,適當增加居住用地供應。
(來源:證券時報)
2014年初,中央與地方將出臺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指導意見,并配套出臺組建國資投資運營公司、分類監管、員工持股等多個重點專項實施方案,完成所監管企業改革的初步規劃,選擇部分企業開展國企改革試點。
央企層面,業內人士表示,明年可能在78家鋼鐵、煤炭、建筑、食品、汽車等競爭性央企中合并十家企業左右。在資產運作平臺建設方面,央企層面將有突破性進展,明年將出現“國資委—平臺公司—企業”的三層管理架構。國資委將在明年設立一至兩家投資控股公司試點,模式類似華潤、國開投、保利、招商局、中化集團等,即一個集團公司下屬若干多元化業務。
在地方層面,國企資產重組的步伐將快于央企,基本思路是以同業合并、突出主業為主,推進資產同質、市場同向的國資重組,打造競爭能力突出的大型企業。
(來源:中證網)
中國社科院12月23日發布的 《中國國家資產負債表2013》顯示,2012年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債務總額接近28萬億元,占當年GDP的53%,其中地方政府債務余額19.94萬億元。企業債務也值得警惕。報告稱,2012年末企業部門杠桿率(企業債務占GDP比重)已達113%,超過經合組織(OECD)國家90%的閾值,在所有統計國家中高居榜首。如果將非金融、居民部門、金融部門以及政府部門的債務加總,那么全社會的債務規模達到111.6萬億元,占當年GDP的215%。這意味著全社會的杠桿率已經很高,去杠桿在所難免。
報告認為,國家資產負債表近期的風險點主要體現在房地產信貸、地方債務以及銀行不良貸款等項目,而中長期風險則更多集中在對外資產、企業債務以及社保欠賬等項目。
建立國家資產負債表是西方比較流行的國家治理工具,上世紀中葉,美國經濟學家開始試編國家資產負債表,其后發達經濟體紛紛效法。
(來源:證券時報)
12月26日召開的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中指出,2013年,隨著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 “營改增”試點推向全國,“營改增”共為企業減輕稅負約1400億元,促進了服務業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根據國務院部署,2014年1月1日起,我國將推出鐵路和郵政業的“營改增”試點,標志著整個交通運輸業全部納入“營改增”范圍。根據改革部署,其余未納入試點服務業的改革方案也在認真研究中,爭取2015年全面完成改革。
(來源:新華網)
據中國注冊稅務師協會消息,2013年以來,中國注冊稅務師協會共計認定9家2012年度5A級稅務師事務所和22家2012年度4A級稅務師事務所。這9家5A稅務師事務所包括:尤尼泰、中匯、北京中瑞岳華、北京永大、大信、立信、上海德勤、江蘇稅聯信、廣東眾環海華。其中,北京永大、大信、上海德勤、江蘇稅聯信四家稅務師事務所是2013年新晉的5A級稅務師事務所。(來源:財會信報)
為推動企業會計信息化,節約社會資源,提高會計軟件和相關服務質量,規范信息化環境下的會計工作,財政部發布《企業會計信息化工作規范》(以下簡稱《工作規范》)。此次財政部公布《企業會計信息化工作規范》,將會計信息化推廣至全國企業,也使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工作有了標準和規范。《工作規范》指出財政部主管全國企業會計信息化工作,負責擬訂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政策、起草和制定企業會計信息化技術標準、指導和監督企業開展會計信息化工作、規范會計軟件功能。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管理本地區企業會計信息化工作,指導和監督本地區企業開展會計信息化工作。
(來源:中國會計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