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同軍
會計監督檢查實務中的常見違規問題與防范措施
●劉同軍
2013年5月—9月,吉林省延邊州財政局監督檢查處根據吉林省財政廳 《關于開展2013年度會計監督檢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對州本級部分委辦局2012年度會計信息質量情況進行了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一些問題,向有關人員進行了調查了解,對重大問題進行了適當追溯和延伸,現將檢查出的違規財務問題歸納總結為以下幾類,并對這些問題的成因和預防發表一些粗淺看法。
(一)依據不合法票據列經費支出
在檢查過程中發現,有些單位依據往來票據列支觀看演出費、紀錄片制作費等應稅業務;使用各類協會的社會團體會費專用票據大額度列支譯制費、總編費和咨詢費等應稅業務;還有一些單位使用自制憑證或白條列支場地租賃費等。上述違規行為違反了《會計法》的相關規定,也造成地方稅源嚴重流失,危害極大。
(二)擅自擴大支出范圍、提高開支標準
在檢查過程中發現,有些單位未嚴格按照上級文件規定的范圍和方式違規發放加班補貼、值班津貼等各種補貼津貼;違規發放伙食費補助和交通費補助;單位列支應由職工個人承擔的職工醫療保險費;使用自制會計憑證或開具 (蠶絲被、豬牛肉、豆油、雞蛋等)虛假發票購買代金券等,超標準列支慰問金、職工福利費等。
(三)坐支、滯留政府非稅收入
在檢查過程中發現,有些單位坐支應當上繳財政的處置固定資產(包括車庫、車輛)取得的政府非稅收入;滯留應當上繳財政的各種行政事業性收費、捐贈收入、出租固定資產的租金收入等。
(四)賬外設置“小金庫”
在檢查過程中發現,某單位后勤部門經營的服務性機構發生的業務在賬外核算使用。具體做法是該服務機構表面上實行對外承包經營并簽訂了承包合同,每年向該單位交納定額承包費,同時按照收支兩條線管理規定,向財政部門上繳承包費。經實際調查了解,該服務機構是由該單位后勤部門在自行管理經營,并聘請了會計人員設置了會計賬簿,根本不存在對外承包經營情況,構成虛假承包經營行為。以上行為導致該服務機構在實際經營過程中產生的各項收益成為賬外資產,發生的各項收支業務形成“賬外賬”,涉案金額上百萬元。還有一個單位未經批準擅自向相關單位收取自立名目的收費,并將這些亂收費十多萬元以虛假業務收據列支,從而將款項轉賬至合作伙伴賬下并提取現金,轉為“小金庫”資金使用。
(五)固定資產、往來款項賬實不符
在檢查過程中發現,某單位新建辦公樓,建設資金嚴重不足,便向許多金融機構進行了貸款,在暫存款項下進行核算。由于該單位沒有正常資金來源償還債務,便利用其行政職能,向有關單位和個人進行攤派,以收取贊助款的形式償還了以上貸款,但未敢進行賬務處理,造成暫存款項長期掛賬,無法處理;另一個單位異地搬遷,新增了許多固定資產,也處置了舊固定資產,由于財務人員懶惰失職,長時間未進行賬務處理;以上行為造成單位賬目嚴重賬實不符、會計信息失真,存在較大財務隱患。
(六)其他問題
在檢查過程中還發現,存在這樣一些問題:虛報冒領新建、維修工程建設資金;違反財務管理規定,個人私存私放公款;擅自為其他單位和個人代開財政票據;未經批準擅自挪用專項資金;個人長期借用、占用公款;未經批準擅自向預算非關聯單位撥付經費等情況。
對以上檢查發現的各種問題,延邊州財政局監督檢查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法律法規,都給予了相應額度的罰款,并責令單位限期改正,調整有關會計賬目,追回有關財政資金。
以上形形色色的財務違規問題,長期存在,久治不愈,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有以下幾種:
第一,由于對違規財務問題懲治力度不夠,單位領導對問題的認識不足,造成許多單位都從本單位的小團體利益出發,肆無忌憚地發生違規財務問題。例如:有些單位為了節省開支,不向收款單位索取正規票據,而使用往來票據或各類協會的社會團體會費專用票據列支演出費、咨詢費等應稅項目,逃避稅款;還有些單位為了小團體利益超標準、超范圍列支職工福利費。
第二,由于“財政大監督”格局尚未形成,監督檢查覆蓋面有限,造成預算單位發生的違規財務問題不能及時發現、及時糾正,使他們有機會鉆部門預算的漏洞,為爭取更多的財政預算資金,主觀故意高估冒算預算支出和項目支出,甚者為擴大支出預算盤子,冒高風險將賬內資金轉移到賬外設置“小金庫”。
第三,由于財政部門預算內公用經費核算過低、專項資金前期運行經費太少,而部門業務工作開支過大、部門接待負擔又過重等原因造成大量公務費用沒有出處,逼使預算單位變通支出發生違規財務問題。例如:有些單位鉆預算外資金管理和國有資產管理的漏洞,將處置固定資產取得的政府非稅收入、接受的捐贈收入等,未按照“收支兩條線”的管理要求上繳財政,而直接將其用于償還單位債務或彌補公用經費缺口,造成賬實嚴重不符、會計信息失真等嚴重違規財務問題。
(一)加強教育培訓,提高單位領導思想認識
目前,一些單位領導對違規財務問題的危害認識不夠,認為只要個人不貪污,就不是什么大問題;只要對本部門的發展有利,承擔一點財務風險也是值得的等等。因此,要想預防違規財務問題的發生,就必須從單位領導的思想認識上下工夫,進一步加強政策法規、財經法紀方面的宣傳和教育,建立和完善警示教育制度,提高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的思想認識,增強遵守財經法紀的意識,來預防違規財務問題的發生。
(二)加大整治力度,提高監督檢查震懾力
有錯能改,善莫大焉;若改完再犯,就不是大家所期盼的了。為了防止改完再犯,就必須加大整治力度,從嚴執行處罰尺度,堅持處理人和處理事相結合,嚴格執行責任追究制度、案件移送制度,狠抓整改落實,努力提高監督檢查的權威性和震懾力,從而有效遏制違規財務問題的發生。
(三)構建財政大監督格局,實現財政監督全覆蓋
為了防止違規財務問題發現不及時、糾正不及時、使預算單位鉆部門預算漏洞作弊,就必須建立覆蓋所有政府性資金和財政運行全過程的監督機制,促進監督與管理的有機融合,實現監督與管理同步,監督與預算編制、預算執行、決算編報同步,監督與資金流向、流程和使用結果同步的財政大監督格局。財政部門的監督職責由專職監督機構和業務管理機構共同履行,實施監督應當堅持事前、事中和事后監督相結合,日常監督與專項監督相結合的原則,充分發揮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政府采購、信息化技術平臺的制約和監控功能,加強對預算單位的日常監督,做到監督與預算編制審核同步、監督與預算執行監控同步、監督與決算編報審查同步。由專職監督檢查機構實施會計信息質量和部門預算執行情況等集中專項檢查,構建出監督全時候、全方位、有點有面的全覆蓋財政大監督格局,從而有效預防違規財務問題發生。
(四)科學編制部門預算,疏通費用列支渠道
為了防止預算單位因公務費用沒有出處,迫不得已變通支出發生違規財務問題,首先要科學準確編制部門預算,將各種剛性支出全部納入預算,合理增加項目前期工作費,使單位的事權與財權相匹配。其次,預算單位要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從內因出發,努力挖掘節支潛力,減少費用支出,降低行政運行成本,從而預防違規財務問題發生。
(作者單位:吉林省延邊州財政局監督檢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