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南峰
提升財政監督水平 規范財經紀律落實
●潘南峰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明確指出了財政工作的重要性,也給財政部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財政監督是財政的重要職能,貫穿于財政資金運行的各個環節,組織與協調融匯于財政管理的方方面面,是一種多層次、多環節、全方位的監督。財政部門要真正擔負起這一歷史使命,必須更加突出財政監督職能,嚴肅財經紀律,規范財政業務,維護財經秩序。
緊緊圍繞整頓財政秩序、嚴肅財經紀律這個主題,用改革的方式進行整頓,在整頓的基礎上加快改革,切實扭轉秩序混亂、紀律約束不強的狀況,促進形成秩序井然、風清氣正的良好氛圍,切實為全面深化改革護航助力。強化財政部門既是財政資金的分配者,也是財政政策的制定和執行者,更是財政資金活動的監督管理者的觀念。在新的形勢下,財政監督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財政部門要高度重視財政監督工作,應當充分認識到財政監督與財政管理、財政改革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整體,大力支持依法開展各項財政監督檢查工作。
(一)促進財政監督與財政管理的緊密結合
財政監督工作必須堅持以預算監督為重點,切實將監督關口前移,將事前、事中、事后監督有機結合,構建起預算編制、預算執行、績效評價、財政監督“四位一體”的財政管理體制,促進建立預算編制、執行和監督相互協調、相互制衡的財政運行機制。通過建立健全“全員參與、全面覆蓋、全程監控”的財政“大監督”機制,積極參與年度部門預算的編制、執行和績效考評,項目資金的申報、分配、管理和使用,以及各項稅收優惠政策的制定、執行和申報依據的審核等,及時發現并糾正財政資金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二)形成部門協作參與日常管理監督鏈條
結合會計監督檢查、“小金庫”常態化治理等工作,實現與紀檢監察、審計、物價等部門監督資源共享,建立財監機構和有關單位整體聯動的日常管理監督工作機制。
(三)著力完善財政內部監督檢查機制
開展對財政財務制度建設、內部控制規范和履行崗位職責等內部管理水平情況的檢查,從根本上糾正違規問題的發生,建立健全財政部門內控機制。通過對財政部門的內部監督,促進財政政策、法規、制度得到貫徹落實,強化對財政權力運行實施有效監控和自我約束,提高財政部門依法行政、依法理財的質量,真正形成財政監督與財政管理的緊密融合,逐步實現對財政資金運行全過程的動態監控。
(一)依法監督,執法必嚴
當前經濟領域中的違法違紀現象相當突出,財政監督機關在實施監督過程中,必須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嚴格遵照《預算法》、《會計法》、《行政處罰法》等法律法規辦事,維護合法權益,堅決懲處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財政監督檢查工作在堵塞資金漏洞、規范財務行為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讓財經紀律真正成為約束單位和個人的標尺,強化財政監督在整頓和規范財政經濟秩序中的重要作用。
(二)加快推進財政信息公開
深化財政預算制度改革,穩步推進單位預決算公開、資金分配使用公開、項目申報公開、監督檢查結果公開,做到取信于民。尊重和保障民眾和社會各方面在財政資金方面的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與監督權,加快形成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督、各有側重、相互支持的新模式,暢通群眾利益訴求渠道,公布投訴舉報聯系方式,接受社會各界監督,推動“陽光財政”建設。
(一)統籌做好監督檢查工作
重點關注民生資金管理使用情況,把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財政監督工作的著力點,發揮專職監督機構在財政監督工作中主導作用,以教育、交通、醫療、就業、“三農”等領域為檢查重點,以預算編制執行、財務會計制度、內部控制、“三公”經費、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等情況為重點檢查內容,縱向延伸至各主管部門下屬預算單位,橫向延伸至財政內部業務管理部門,實現管理與監督的有機融合。
(二)開展預算支出績效監督
堅持將預算支出績效監督作為財政監督的重要方向加以推進,將監督的觸角延伸到資金流的末端,保障財政資金的安全,建立健全規范高效的財政專項資金管理體系。嚴肅查處以權謀私、違反財經管理規定的人或事,實現重要崗位重點監督,重要環節重點管理,重大資金重點跟蹤,促進財政監督檢查的成果利用與轉化,為公共資金裝上“安全鎖”和“防盜門”,充分發揮好財政監督促進經濟發展、維護公平正義的職能作用。
(三)加強對落實財經紀律的監督
堅持將財經紀律的執行情況作為監督檢查的重點,及時檢查、糾正財經紀律執行中存在的重大問題,保證財經紀律的有效執行。加強財政監督檢查力度與頻率,將腐敗根治在源頭。結合國有資產管理、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預算收支管理、財政內部監督、審計監督、民主黨派監督,對來信來電舉報案件聯合核查,對違規問題認真處理處罰糾正,加大對違法違紀違規財經紀律行為的曝光,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利益。
(一)加強業務建設
財政監督人員必須提高思想認識,強化責任意識,注重學習與實踐,努力提升自身素養和業務水平。支持監督檢查人員參加各種類型的業務培訓,使其掌握會計、審計、經濟法等財經法規方面以及檢查軟件使用的知識,及時掌握被查單位的財務活動及資金運作情況,增強整體監督功能,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通過加強業務學習,盡快掌握新政策、新制度,不斷提高監督工作的質量和執法水平,為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揮保證和促進作用。
(二)加強作風建設
全面貫徹財政“大監督”理念,促進財政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遵守國家法律制度、強化內部控制、防范管理風險、提高管理效能、推進廉政建設。既要做好財經紀律的帶頭執行者率先垂范,也要做好財經紀律的有力傳播者抓好教育。提高拒腐防變能力,發揮愛崗敬業精神,自覺接受黨組織和群眾的監督。樹立勤政為民、廉潔奉公的公仆形象,帶動各有關單位和財政業務部門財政監督聯絡員,形成良好作風,扎實開展好財政監督工作。
(三)加強機構和隊伍建設
通過有針對性地對上爭取和分類指導,促進財政監督機構加強機構建設、充實專職人員、創新工作思路、健全協調機制,提高財政監督工作整體效能。深入推進基層財政監督工作開展,特別是進一步探索財政“大監督”理念下鄉鎮財政監督職能轉換的路子,強化一線監督和基層監督。為切實提高財政監督權威性和財經法紀的嚴肅性,在濃厚創新氛圍、創新工作思路、創新方式方法上下工夫、求實效,全面打造學習實踐型、專家業務型、管理服務型、團結協作型、秉公廉潔型“五型”財政監督隊伍。■
安徽省黃山市財政局)
(本欄目責任編輯:尹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