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夏林
(甘肅農業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 甘肅 蘭州 730070)
辯論式案例教學在《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學》中的應用
楊夏林
(甘肅農業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 甘肅 蘭州 730070)
《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學》是一門集綜合性、實踐性和應用性于一體的金融學專業必修課,因此案例教學在其課程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從探討辯論式案例教學的含義出發,通過具體的案例來展示辯論式案例教學怎樣改善傳統案例教學存在的諸如學生積極性不高、課堂氣氛不活躍、信息單向傳輸等問題,從而證明辯論式案例教學是可以激發學生能動性、提高學習興趣、創新能力、表達能力的一種全新的案例教學模式.
《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學》;案例教學;辯論
傳統的案例教學主要著眼于教師介紹案例,分析問題,學生討論等傳統式教學方法,由于學生缺乏課前準備,教師案例介紹和分析的環節基本是信息的單向傳輸,學生積極性不高,課堂氣氛不活躍,學生與教師以及學生之間的互動性不強.本文以《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學》為例,說明辯論式案例教學方法能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對于學生活躍思維、深化認識、發展獨立性和批判性思維等具有重要意義.
辯論式案例教學是指在案例教學中,教師組織學生通過對問題答案觀點進行辯論的方式進行案例的學習,以達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其主觀能動性,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習效果的互動教學模式.
辯論式教學要求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要充分發掘學生的創造潛力以便學生施展才華;同時,辯論式教學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師設計的問題必須具有啟發性和探討的價值.
辯論式案例教學具有獨特的作用和效果.辯論式案例教學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思維和表達能力,體現和促進教學理念與方法的創新[1].
1.1 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經管類課程大都采用案例教學,教師口若懸河,學生緘默無語是傳統案例教學的生動寫照.教師在教學中很少考慮學生的需求,學生也難以發現自己的潛力,表現自己的能動性.而辯論式案例教學迫使學生思考、主動查閱資料、表達自己的觀點、積極發言鍛煉口才.在教師的引導下,辯論會出現高潮,形成熱烈的氣氛,學生們急于知道問題的答案,并且會對問題的來龍去脈記憶猶新.
1.2 將學生吸納新知識的能力、思維能力以及表達能力有機結合
辯論式案例教學不僅要得出正確的案例處理方法,更為重要的是要學生能感受、思考整個學習的過程,并在這種體驗中錘煉出主動探索、主動發現甚至創新的精神.辯論式案例教學注重多種能力的培養、實現的是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辯論式案例教學可以把事物矛盾的多樣性和解決問題途徑的多樣性在這一過程中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將“授之于魚”變為“授之于漁”.
1.3 注重信息的多向傳輸,著眼于促進教學相長、學學相長
辯論式教學能夠使得沉悶的課堂氣氛變得活躍,教師與學生互動,學生與學生互動,特別強調提供充分的問題空間和思維空間,讓學生暢所欲言.教師不是簡單的灌輸,更多的是指導和引導,不是提供惟一的正確答案,而是鼓勵開拓創新,使信息多項傳輸,達到教學相長、學學相長、共同提高的目的.
1.4 體現教學理念與方法的創新
辯論式案例教學是一種引導和啟發式教學,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精選與設計相關案例供學生思考,引導和啟發學生始終保持積極的思維狀態;辯論式案例教學是一種參與式教學,學生課前需要準備相關理論知識,課程中要參與辯論,課后要進行總結,使學生始終置身于具體案例中,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意識;辯論式案例教學是一種互動式教學,通過教師主導,學生參與,使學生對問題的認知更加深刻[2].
辯論式案例教學模式設計包括教師選題、流程培訓、判分規則、資料準備、課堂辯論、辯后總結等方面,良好的辯論式案例教學模式設計是教學效果發揮的前提.
2.1 教師選題
教師在選擇案例時應注重以下原則:(1) 突出教學目的.案例選擇要綜合學生的層次和能力,所選案例不僅要和《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學》的教學目標相吻合,而且還要考慮到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與案例分析之間的關聯度;(2)案例應具有啟發性.選擇案例時要注意選擇內容新穎,具有首創性的案例,盡可能反映銀行管理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新精神;(3) 案例篇幅不易過長.受時間及理論基礎等因素的限制,不易選擇篇幅過長、環節過多、信息超量的案例,應精選典型、要點提煉準確,描述有較強邏輯性的案例;(4)注意辯題設計.由于是辯論式案例教學,因此案例的選擇不但要符合以上要求,更重要的在于辯題的設計應具有兩種或兩種以上可能發展的趨勢,且辯題應具備對抗性,以便學生可以對辯題形成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的觀點.
2.2 流程培訓
為保證辯論井然有序的進行,需要事先針對辯論式案例教學進行規則制定和流程培訓.每個問題有正反兩方面的觀點,辯論雙方各自包括 3個及以上人員,主要根據案例的大小和難易程度安排人員數量.正反方按照先正后反的順序依次輪流發言,由主席綜合各方觀點進行總結后進入群眾發言旁證階段,群眾發言為自由發言,人數應確定在 3-5人之間,群眾發言完畢后進入正反方補充論據階段,最后為教師總結階段.
2.3 判分規則
辯論式案例的關鍵是要保證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而不能將其變為少數同學獲取額外獎勵分數的加分項.按一個標準班 60名同學計算,每次辯論式案例需要主席 1名、雙方辯手 6-10名(按照案例大小及難易程度確定),群眾發言 6-10名,共13-21名同學,60位同學共舉辦約 4次就能實現全部同學分角色輪流參加一次,可以占用8個課時的時間,選取經典的 8個案例進行辯論,這樣每位同學就有兩次機會參與.按照規則角色不能雷同,也就是說第一次的參與角色是主席的話,那么第二次要么是辯手,要么是群眾.主席每次給 4-5分,辯手每次給 3-4分,群眾每次給 2-3分,直接計入平時成績,或者乘以一定的倍數作為實驗成績.
2.4 資料準備
論題確定后,學生就按照自己所持觀點進行辯論前的資料搜集與整理.搜集資料的過程中要指導學生學會甄選真實、客觀的資料;將搜集到的資料理順,要有條理性和說服力;要求要有手寫或打印的支持材料.
2.5 課堂辯論
由教師對案例背景作深入的闡述,讓學生對辯論的主題有清楚的認識,向學生說明辯論應達到的教學目標,強調辯論中要遵守的紀律.整個辯論過程嚴格按照事先確定的流程和規則進行,雖然原則上是學生自愿報名愿意充當的角色,但主席的選取盡量選擇口頭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都較強的同學來擔任,因為辯論分正反雙方,因此有可能引起情緒沖突,教師要特別強調并注意干預,維持好現場秩序,最后由教師做全面總結.
2.6 辯后總結
教師歸納總結學生在辯論中取得的成績,包括新知識、新觀點、新論據、以及辯論中還存在的問題,例如資料是否充分,論據是否有力,表達能力的強弱等.學生要根據自己參與整個過程的經驗得失總結一篇心得體會,以期進一步的提高綜合素質.
案例題目:以貸還貸中的銀行風險
案情:某市昌宏公司原在某市商業銀行麗東支行貸款 200萬,至 2001年 3月 30日結欠利息49.58萬元.同年 4月份,已無償債能力的昌宏公司被經濟實力較強的白玫瑰公司兼并,兩公司合一,債權債務由白玫瑰公司承擔.鑒于這種狀況,麗東支行、昌宏公司、白玫瑰公司三方協商達成如下協議:將本息共計 250萬元的貸款由昌宏公司承擔,白玫瑰公司擔保,并分別簽訂了借款合同和保證合同.在填寫單據時,銀行信貸員在“借款用途”欄中填寫了“購柴油”,借款期限自 2001年 4月 30日至2003年 4月 29日.至 2003年 6月 30日,昌宏公司共計結欠利息 33萬元,麗東支行在進行逾期催收時,白玫瑰公司因經濟利益反悔,不肯蓋章.迫不得已,銀行于 2003年 7月 30日對昌宏公司依法提出訴訟,將擔保人白玫瑰公司作為第二被告一并訴訟[3].
論題:你認為白玫瑰公司在貸款銀行和借款人改變借款用途的情況下,對昌宏公司的 250萬元借款是否應承擔保證責任?
教師:目前,基層銀行經營中的以下幾種情況,均可認定為以貸還貸:銀行與借款人約定,以新簽訂借款合同的貸款,歸還原欠舊貸款,只走賬面手續,實際上根本沒有款項貸出;新貸金額正好等于舊貸款本金加利息,又在短期內歸還;款項已實際貸出,但借款人未實際使用又在短期內歸還的.對以貸還貸的行為,目前沒有禁止性法律規定,因此,法院一般不確認以貸還貸的行為無效.以上案例是一起因以貸還貸的不規范貸款引發的糾紛,請同學們利用所學的相關理論知識闡述各方觀點.
主席:謝謝老師,辯論正式開始,根據論題,正方觀點為:白玫瑰公司應當承擔保證責任;反方觀點為:白玫瑰公司不應當承擔保證責任.下面請正方一辯陳述理由.
正方一辯:謝謝主席.(陳述理由略)
反方一辯:(陳述理由略)
正反方二、三辯等依次陳述理由(內容略)
主席:正方論據主要在于貸款銀行認為擔保單位知道實際的借款用途是以貸還貸,理應承擔連帶擔保責任,及時足額地清償借款本息.反方論據在于借據上的借款用途是“購柴油”,而此筆貸款的實際用途卻是以貸還貸.因為貸款銀行和借款人改變了借款用途,故而擔保單位不應再承擔保證責任.下面請群眾發言旁證:
支持正方群眾觀點:既然白玫瑰公司兼并了昌宏公司,也就說明白玫瑰公司對昌宏公司目前的財務結構非常清楚,雖然借款用途上寫的是“購柴油”,但因為兩公司的這層關系,銀行方面有足夠的理由認為白玫瑰公司對昌宏公司的借款用途完全知情,因此,白玫瑰公司應該承擔保證責任.
支持反方群眾觀點:當新貸款與舊貸款是同一個保證人時,原則上應當承擔保證責任.如果新貸、舊貸不是同一個保證人,應當以新貸的保證人是否知道或應當知道主合同是以貸還貸作為承擔保證責任的根據.本案例中是由銀行信貸員單方面在“借款用途”欄填寫了“購柴油”,擔保人可以證實自己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做的擔保,所以,白玫瑰公司的擔保行為無效,可以不承擔保證責任.
主席:下面進入正反方補充論據,自由辯論階段(激烈的辯論,略)
教師:從本案例可以看出,在當時轉借據時,擔保人同意并知道是以貸還貸,但在訴訟中,銀行拿不出足夠證據來證明擔保人知道,故使上述保證貸款落空.在當前企業改制過程中,用以貸還貸形式活化貸款存量的行為不可避免,這種做法也被大部分商業銀行采用.為防范貸款風險,在具體操作中,應注意規范以下幾個主要問題:(1) 對轉借據前后為同一個保證人的,銀行在簽訂借款借據時,應在“借款用途”欄中直接填寫“以貸還貸”或“借新還舊”;(2)對轉借據前后更換擔保人的,銀行要明確告知擔保人,并讓擔保人出具寫明“我公司愿為××公司以貸還貸合同提供擔保”的證明,并就協議內容以會議紀要形式,由三方共同簽字蓋章,同借款合同書一并留檔;(3) 對轉借據時存在欠息的企業,只對該筆貸款本金進行轉借據的,所欠利息要徹底清算收回,避免將來對這部分欠息,銀行無法證實其出處,以致喪失勝訴權.
教師:(總結學生的成績與不足,略)
辯論式案例教學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非常明顯,能夠增加課程對學生的吸引力,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給學生以啟迪,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發揮學生潛在的創新能力,開拓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的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是一種全新的案例教學模式.但在運用此種教學方式時應當注意案例教學不能完全代替傳統的以講述為主的教學方式,應當妥善安排時間,將課時控制在 10個學時以內,以不影響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為原則.
〔1〕申艷紅.辯論式教學在法學教育中的功能與應用[J].教育評論,2012(06):84-86.
〔2〕皮連生.教與學的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326.
〔3〕劉忠燕.《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學》案例[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74.
G642
A
1673-260X(2014)08-0093-03
本研究為甘肅農業大學校級重點課程《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學》建設項目研究成果;甘肅農業大學校級教學研究項目“農業院校金融學專業創新人才綜合培養模式改革研究”(GSAU120212)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