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欣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 湖北 武漢 430205)
勤工儉學就是一邊讀書求學,一邊勞動工作,是學校實施勞動教育活動的形式之一。勤工儉學在西方發達國家十分普遍,并且有著悠久的歷史。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很多我黨和國家的領導人就有在歐洲勤工儉學的經歷。在新中國建立以后,勤工儉學一度中斷了一段時間,不過到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后又在高校迅速開展起來,并且出現了許多新的特點。
各高校把勤工儉學作為一項重要的學生工作來抓,積極組織學生們參與其中,不僅讓他們得到鍛煉和提高,也為其畢業后順利工作、融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從長遠意義來講,開展勤工儉學對提高大學生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具有積極作用。勤工儉學是一項經歷時間長、內容較為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主要是讓學生走向社會、參加勞動,從而在服務中得到鍛煉,并在經濟上得到一定的收益。勤工儉學有體力型的,也有智力型的。無論是哪種類型,學生都可以從中得到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全面培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學校在推出勤工儉學項目中,堅持理論聯系實際,開展一些與專業相關的活動,培養大學生運用已學的專業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他們更多地接觸和了解社會,掌握一些專業技能。
隨著高等教育費用的不斷上漲,在每年幾百萬的高校新生中,至少有10%的大學生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繳不起學費,最后只能很遺憾地告別校園生活。大學生可以通過勤工儉學所得到報酬,貼補生活開銷,改善學習條件,以保障其在校期間能夠順利完成學業。
當下的用人單位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工作經驗,有勤工儉學經驗的學生無疑是用工單位的首選,也就是說勤工儉學加大了學生就業的籌碼。
勤工儉學深受學生歡迎,但在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分析并加以解決。
(1)勤工儉學的渠道、形式單一。可供大學生選擇的類型較少,主要是以家教、兼職、零工這三種為主。相對來說,家教是最受歡迎的,也是學生們覺得最合適的打工方式。但由于女生從事家教比男生更加有優勢一些,所以約有70%的比例都是女生。據調查顯示,大約六成的大學生會選擇兼職。原因在于一方面能更好地培養能力,酬勞也相對可觀;另一方面可為以后求職就業做好準備。然而,這種勤工儉學的方式并沒有大學生想象得那么樂觀,原因在于不少公司希望更多招聘到的是全職人員,而不是兼職人員。除了以上兩種類型的勤工儉學方式以外,到肯德基等快餐店做服務員、發傳單等也會被大學生們所選擇。
(2)勤工儉學崗位少且層次低。很多高校為學生提供的勤工儉學崗位一般都是圖書館的書籍上架、清潔衛生、部分部門的助理等等,大學生們都認為表面上是緩解了他們的經濟壓力,也增強了勞動觀念,實際上與所學專業完全不相關,學生們都希望能夠從事一些與專業對口的工作,既能鞏固自己所學的知識,也能為以后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社會上的一些兼職就受到了熱寵,形式豐富,供不應求,和社會接觸也多,相對來說更能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于是大學生們寧愿去選擇社會兼職,也不會熱衷于學校的崗位。
(3)勤工儉學的體制有待進一步完善。很多高校目前還沒有專門的管理機構,只是掛靠在學工部,所以對這方面的工作不夠受重視,也因為沒有專門的指導老師,在勤工儉學方面的管理力度還不到位,項目的效果自然也就不夠明顯了。
(1)大學生對勤工儉學沒有深刻的認識。勤工儉學,能增強學生的務實精神,加強學生勞動的觀念,磨煉克服困難的意志。但偏偏有學生就認為勤工儉學就是為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準備的,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同學不屑于參加,失去了鍛煉的機會;還有些同學本末倒置,認為邊讀書邊賺錢,何樂而不為呢?結果是大量的時間用到“勤工”上面,卻忘記了“儉學”,把自己變成了一名職場人員,到頭來,錢是賺了點,但耽誤了學業。
(2)大學生遇到法律問題無法自我維權。缺乏社會經驗的大學生們只對專業課感興趣,愿意下工夫去學,而忽視了一些公共課的重要性。比如《大學生就業指導》這門課,本來就是大課堂,一個老師面對幾個班的學生,難免會影響上課的效果,再加上有的老師照本宣科,同學們對老師講授的法律、合同等知識普遍不重視,導致他們的法律鑒別能力相當缺乏,警惕性也不高。比如在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中,一味地相信對方的所有承諾,很難鑒別用人單位的真實性等等。對于合同雙方,表面上看是平等的地位,實際上,真正遇到法律糾紛,吃虧的還是大學生。現在需要在外兼職的學生數量與日俱增,而社會能提供的崗位又非常有限,對于處于弱勢地位的大學生們只是一味地追求報酬多,別的什么都不顧,很多用人單位就抓住這一點,只需要口頭承諾給大學生,他們就會自覺簽合同為其做牛做馬。根據勞動法的相關規定,大學生在和勤工儉學的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糾紛時,是不受勞動法保護的,因此大學生只能通過協商的方式解決問題,若不行就只能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但更多的時候,大學生往往怕麻煩,到最后都放棄了打官司。
(1)開展勤工儉學的保障是要從思想上加以高度的重視。重視思想方面要從兩個渠道著手。一個渠道就是學校。我們說有效的激勵就是要有針對性地實施激勵手段,從而讓激勵對象順應正確的方向達到最終的目的。那么高校的勤工儉學就應該有專門的部門、專業的人員來服務于大學生,要讓學生們對學校的管理存在信任感,要讓他們認為參與學校的勤工儉學就可以讓自己得到提升和發展。另外,學校要提供更多相關方面的信息,為大學生搭建寬廣的平臺,讓他們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崗位,最后達到雙贏。另一個渠道就是大學生自己了。首先大學生對勤工儉學要有正確而全面的認識,要知道勤工儉學是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質、實現自我價值的。積極參與勤工儉學,努力讓自己的價值觀順應時代的潮流、經濟的發展,對以后求職、就業等方面都有無法估量的作用。
(2)保證大學生勤工儉學工作的質量需要專業對口。大學生之所以會選擇自己的專業,很大程度上是想以后從事相關方面的工作,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專業對口”。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量是越來越多,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那些專業知識牢固并能靈活運用于實踐當中的大學生絕對會受到廣泛地青睞。而這一實踐能力必須通過大學生們不斷地積累經驗得來。要想把勤工儉學工作做到位,首先要讓大學生對自己有個正確的評估,端正態度,以提高自身素質為第一目的,選擇適合自己并能發揮其最大潛能的崗位,使自己成為能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有用人才。
(1)學校層面。第一,大力宣傳勤工儉學的科學理念。大學生通過勤工儉學,結合所學的專業知識,最大限度地運用于實踐中,在此過程中也能更好地鞏固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勤工儉學除了能讓理論與實踐兩者更好地結合以外,還能讓大學生學到更多課本以外的知識,這既能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也能鍛煉其為人處事方面的能力。勤工儉學還能讓大學生在勤工儉學中更清晰地給自己定位,為以后求職和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這些勤工儉學的科學理念,需要通過學校通過墻報、宣傳欄、班會等各種方式在大學生中廣泛大力地宣傳,并且要深入人心、落到實處,從而讓勤工儉學的工作能夠順利地開展。學校要教會大學生正確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不要盲目跟隨別人的步伐,別人選擇的不一定適合自己,大家都選擇的那個崗位也不一定適合自己。所以在選擇崗位的時候,眼光要放長遠一些,從個人未來的發展趨勢的角度,有主見地尋找并確定自己的崗位。
第二,勤工儉學中心的設立。為了讓大學生的權益得到維護,設立勤工儉學中心(以下都簡稱為“中心”),同時配備專門的專業老師,讓其全面跟蹤管理勤工儉學工作的一整套流程。中心要不定時地更新最新的招聘信息和求職信息,便于大學生和用人單位及時相互了解對方最新的動態。除此以外,中心還要為學生量體裁衣,給他們推薦最適合的工作崗位,并在上崗前對學生進行專業的相關培訓,絕對保證用人單位的合法性,盡量避免學生被拖欠工資等現象的發生。為了讓大學生在勤工儉學期間能夠自我保護,中心應經常通過專題講座、宣傳海報等方式來宣傳與勤工儉學相關的法律法規,幫助學生運用法律的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另外,中心要加強對外聯系,擴寬大學生勤工儉學的就業渠道。
(2)學生層面。第一,大學生要學會自我保護。首先,在全面了解用人單位的合法性和真實情況后再去考慮要不要去選擇它。學校既然設立了勤工儉學中心,就要依據它所提供的信息,在專業指導老師的建議下再確定勞動關系。其次,選擇了用人單位后,接下來就是簽合同了。大學生應該多長個心眼,畢竟沒有踏入社會的大學生屬于弱勢群體,不要一味相信用人單位的口頭承諾,要為雙方之間的關系留下字據,不管是合同還是協議,必須要有一項。而且要確定在合同或者協議中有對勞動內容、時間、報酬及雙方權利義務的相關規定,不要只看重報酬多這一點就盲目簽下約定。最后,大學生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時候,要及時向勤工儉學中心反映情況。中心再和勞動管理部門取得聯系,一同來幫助大學生處理勞動糾紛。
第二,大學生應處理好勤工儉學與學習的關系。作為一名學生,當然是以學習為主,如果要因為勤工儉學而耽誤學業,那就有些本末倒置了。大學生在校期間,只能是說通過參加勤工儉學來提升自我的素質和各方面的能力,絕不能拿自己所賺的報酬來炫耀自己多么有能力。學校也不能無條件的一味鼓勵所有學生參加勤工儉學,對那些學習成績差的同學參加勤工儉學應該有所限制。
[1]李彤:大學生勤工儉學現狀調研[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1(7).
[2]張曉紅:關于組織大學生勤工儉學的調查與思考[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3).
[3]楊彥夫:小心中招 暑期兼職暗藏陷阱[N].楚天金報,2012-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