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瑩
(遼寧大學 外國語學院, 遼寧 沈陽111000)
高校教務管理工作面臨的問題與決策
陳瑩
(遼寧大學 外國語學院, 遼寧 沈陽111000)
本文針對作者在教務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在工作中積累的經驗進行了分析與探究,更好的為高校教務工作服務,一方面要建立起完善的教務管理系統,另一方面教務管理工作也是在摸索和進行中的不斷創新.并將現代管理理論中的全面質量管理理論和知識管理理論引入到高校教務管理中,教務管理應更重視對教師的激勵及學生的服務,從而體現教務管理輔助教育發展的價值.
高校;教務管理;問題
現代高校教務管理是指高校為實現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專業學術水平以及促進高校綜合發展等預期目標,遵循系統性、開放性、適應性原則,運用現代管理理論及先進信息網絡技術開展的管理者與教師、學生的共同教學生活.高校教學已進入學分制,這樣對高校教務工作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只有不斷更新教學方法、教學觀念、不斷在教學工作中創新,才能給高校的教務管理工作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結合作者在教務管理工作中所遇到、見到的問題來做一下探討.
1.1 轉變教學理念
高校傳統的教務管理系統已經不適應當前教務管理的發展,對教材結構要實現全面構建,要擴大知識面,提高整合性,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但是各個學校面臨著師資力量配備不齊、專業教師的潰乏也是普遍存在的,尤其是一些新興的學科老師嚴重的缺乏.知識激增和學科分化是本科教育實施專業教育知識基礎,由于知識的無限性,而生命、時間、人的精力和資源的有限性,即使是在專業模式下過分擴展與專業沒有內在聯系的普通教育課程也是不可行的.在知識總量激增的情況下,人們根據學科規劃制度將知識分類整合為一門學科,因此知識越來越高深,這就需要有一套高標準的教務管理系統,這樣才能應對高速發展的教務管理的需要.
面臨高等教育日趨激烈的同質化競爭的困境,院校要提升核心競爭力,就必須善于分析、發掘自身所具有的比較優勢,善于構筑、強化別人難以模仿的自身特色,擅于捕捉新的教育增長點,在辦學類型與辦學層次、辦學功能與服務面向、學科門類與專業設置、人才規格與培養模式諸方面進行學科定位.在教學體系上,堅持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并重,更加注重實踐教學原則.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堅持知識與能力培養并重更加注重多樣性原則.
1.2 課程設置的問題與專業結構調整
注重學生經驗,加強學科滲透.各門課程都應重視學科知識、社會生活和學生經驗的整合,改變課程過于強調學科本位的現象.課程的設置的難度問題,課程設置的綜合性及課程的綜合程度等一系列存在的問題.還有課程開發問題,如何設置研究性等學習問題.專業課程綜合化、專業設置市場化、專業板塊職業化、專業特色品牌化.綜合這幾專業化,高等教育結構調整,首先要以人為本,要重視個性的發展,給予學生更多的專業選擇機會和專業知識結構重塑的機會.滿足了社會的發展需求,社會的需求才能得到更為充分的滿足,立足于社會需求,適應時代變化,努力適應變化和市場需求的高等教育專業體系.
調整高等教育專業結構,“術業有專攻模式”不利于培養現代復合型人才,過早、過細的專門化培養,使學生思維方式、應變能力等受到局限,專業適應性不強.在高校的專業設置上,近年來普遍新增了很多專業,卻很難看到取消不適應社會發展現狀的專業.專業設置的變動性和適應性明顯不足.高校專業設置的靈活性不高,沒有根據專業發展情況做出相應調整.專業設置對市場需求的應變力不強.當前,高等教育專業結構的設置雖在市場意識上有所提高,但對勞動力市場需求的理解力、判斷力還有待增強.專業建設品牌觀念欠缺、教育資源浪費.在高校大規模擴招之后,一個突出的情況是同一個專業有招生規模和在校生平均規模比較大.各院校之間原有的專業設置區別以及專業特色,不是很明顯.
1.3 教學中的策略問題
這使教學的有效性得不到積極的發揮與應用教學過程中應當把“啟發式教學”列在首要位置,在課堂上應當鼓勵和及時提出學生的優點,這點老師沒有很好的領會,只是沒有正確的夸獎,沒有正確的價值導向及指導.沒有完全脫離傳統教育模式的束縛,還一味執行舊的課程體系,沒有實用價值,沒有平等的交流與溝通,探究問題不精細等.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給高校帶來了高速發展的時代,傳統教務管理工作日漸滯后,與高校的現代化管理模式嚴重脫節,只得手工操作,這就阻礙了教務管理工作現代化發展的格局.
1.4 高校教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發展方向
教務管理工作具有繁雜性、規律重復性,政策性強等特點.這些特點決定了高校若要實現教學過程達到協調化、高效化與最優化,確保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必須建立適應本校實際情況的教務管理系統.完善教務管理系統,健全教務管理信息服務功能.信息分類準確,查詢統計方便快捷,保證數據安全,簡化教務管理人員的工作壓力,通過教務管理系統達到無紙化、網絡化和信息化,使得教務管理更好地為教學工作服務.所以教務管理系統及其信息服務功能的完善有利于推進高校更快、更好地發展.
2.1 進一步完善信息管理系統,加大教務管理硬件設施的投入
當前很多高校都采用了教務管理系統,但在應用的過程中需要專人的維護、并級、改造、擴展等.如果教務管理硬件配套設施落后,就會嚴重影響自身的發展,而且還會阻礙信息資源的暢通.共享程度不高,從而導致管理效率低下.高校應加大在教務管理軟件及硬件配套設施的投入,并且充分發揮其功能.
2.2 加強教務管理隊伍的建設,提高信息化應用的能力
硬件配套設施的投入是實現教務管理工作信息化的基礎,能有效的發揮其作用才是根本.高校應加強對教務管理人員及廣大教師的信息技術培訓,消除他們在教務管理信息系統使用過程中的疑難心理,能夠更好的應用到實踐中去,保持數據的完整,對新知識,新軟件有較強的接受能力,實現教務管理信息系統的最佳運行模式.
2.3 教務管理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學分制是以學分來計算學生學習分量的一種教學管理模式.是以選課為前提,但沒有嚴格的修業年限,只需修滿規定學分即可畢業,當前還沒有留級制度,一門課程考試未通過可進行多次重修,學分制具有較大的靈活性,有利天因材施教,承認學生個體上的差異,讓學生各有所長、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符合人才全面發展的規律,讓學生自主選課,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利于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學分制的實行使得教務管理的形式與內容有很大的變,但使教務管理工作量有所增加,時效性要求更高,這樣現行的教務管理模式將面臨新的挑戰,對其進行改革勢在必行.
2.4 加強教務管理計算機化的建色水平,在軟件、技術及計算機設備方面要達到較先進的程度,所取得的成效不但和教務管理人員所具備的現代教育理論能力有著密切的關系,還與教務管理人員的計算機操作水平有關,這對教務管理人員掌握計算機的水平要求更高,這就要提高他們的操作水平,使他們有熟練掌握電腦基本操作技能,必須加強教務管理人員計算機水平的培訓與學習,以提高管理者的自身基本素質,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學校還應配備專業對口的計算機管理人員.
3總結
3.1 高校教務管理是一種特殊的管理與實踐相結合的,是高校管理最基本,但也是最重要的環節,是高校教學活動正常開展和有序進行不可或缺的環節和過程.近年來,隨著高校規模不斷擴大和招生人數的逐年遞增,使教務信息的手工操作已不能滿足現代化管理的需要.隨著數據庫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等技術的發展,對高校教務管理采用新的技術有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
3.2 應加強學校教學管理部門的建設.隨著學校規模的發展,基層部門的增多,在管理上容易造成信息傳遞速度慢、數據失真、工作效率低、管理人員勞動強度大等不良現象,特別是隨著高校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推行學分制給教務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學校應加強校園網的建設,以本科生教學管理為主,面向學校多個部門(各級領導、管理人員、教師和學生)服務的綜合信息系統.教務信息進行集中管理,實現全校信息共享.從而形成多角度、開放化的管理格局.這樣,學校通過對教學過程各個環節的有效監控,實現保證教學質量和促進學校教務管理向科學化、規范化、信息化發展的雙贏局面.
3.3 抓好教學工作是教務處的工作重心,教育教學是學校的生命線,教學質量在學校工作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新的教學模式下,教務處要員要多付出、敢于承擔、要做教學理論與實踐的餞行者、領導者、對我國現有的高校教務管理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改正和完善,并促進其快速發展. 3.4經過多年的信息化建設,計算機技術已經不是功能系統設計和實現的關鍵要素,要認識到當前社會和服務對象的需要,跟得上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借助學校內部的信息化部門的專業力量來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轉和及時更新及時完善.通過維護系統了解整個教學教務工作流程,從而實現信息化技術和教學、教務管理手段相結合的管理創新和改革.
〔1〕邵冬華.高校教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幾點思考勤[J].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7(9).
〔2〕尹躍妮.高等教育學分制改革研究[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2006.
〔3〕包麗穎.中國高教研究,2009(10).
〔4〕張昕鵬.新形勢下高校教務工作的幾點思考[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5(12):124-125.
〔5〕金俊蘭.基于全面質量管理的高校教務管理研究[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4).
〔6〕邱文教.高校教務管理信息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前沿,2006,6(11).
〔7〕易自力,盧向陽,等.優化高校教務管理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教育教學管理,2006(3):30-34.
〔8〕沈莉.高校教務管理系統信息化的建設的思考[J].科技交流,2007,5(3).
〔9〕王麗.高校教務管理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J].浙江水利水電專科學校報,2009:11-15.
G642
A
1673-260X(2014)07-01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