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國存
(廣東工業大學 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廣東 廣州510090)
2013年,我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為699 萬人,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年”。[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 -2020年)》預測,到2015年我國高等教育在校生規模將達到3 080 萬人,到2020年將達到3 300 萬人[2]。隨著大學生人數的增加,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自主創業是促進就業的重要渠道,高校創業教育是推進大學生自主創業的重要動力。而全球創業觀察中國報告(2002 -2012)指出,中國高學歷創業者比率偏低,創業活動質量不高[3]。澳大利亞高校創業教育已有60 多年的歷史,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值得學習和借鑒。
二戰后,為了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澳大利亞高校開展了與創辦小企業相關的系列培訓,這是澳大利亞高校創業教育的起源。至今,澳大利亞高校創業教育已走過60 多個年頭,可劃分為三個階段:一是起步階段(從二戰結束至20世紀70年代末)。二戰結束后,澳大利亞國內面臨經濟低迷,大學生入學率快速上升、就業率不斷下降的局面。1945年,澳大利亞議會提出,將實現全民就業作為政府工作的根本目標之一。在隨后的30年里,澳大利亞高等教育在規模和普及程度上均突飛猛進,在校大學生人數從1945年的1.5 萬上升到1975年的27 萬[4]。為緩解就業壓力,少數高校開展了與創辦小企業相關的培訓,主要以課堂傳授為主,且局限于商學院進行[5]。二是發展階段(20世紀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澳大利亞政府將推動經濟復蘇與高校創業教育結合起來,采取一系列舉措鼓勵高等教育機構與企業加強合作,大力培養專業知識扎實、技術嫻熟的國際化人才,加快創新技術和科研成果的轉化[4]。與此同時,政府積極調整創業教育課程結構,高校也以開設創業教育課程作為改革和實踐的核心,以“大學生創業競賽”等為實踐平臺,邀請理論功底深厚、實踐經驗豐富的企業家擔任學生創業實踐的指導教師和顧問,營造了良好的創業氛圍[6]。三是成熟階段(20世紀90年代中期至21世紀初)。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希望接受過高等教育的畢業生不僅是求職者,也是成功的企業家和工作崗位的創造者。”[7]澳大利亞高校開始注重培養學生的開拓精神和創業意識,這使該國的高等教育出口產業逐漸壯大,僅2001年收取海外留學生學費就超過11 億澳元[8]。2001年,在澳大利亞36 所高校中,有20 所將創業教育課程作為必修課,有14 所設立了本科創業學專業,有8 所設立了研究生創業學專業。到2010年,在澳大利亞39 所高校中,已有34 所開設了創業教育課程。2001年,全國創業人員比例為8.96%,大學畢業生創業比例為19.26%。到2007年,這兩項數據分別上升到11.96%和21.46%。
與澳大利亞相比,我國高校創業教育起步較晚,發展歷程可分為三個階段:一是高校自主探索階段(1997 ~2002)。清華大學1997年率先在MBA 項目中開設了“創新與創業”專業方向,第二年又開展了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國務院1999年轉批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計劃》,文件提到:“要加強創業教育,鼓勵學生自主創辦高新技術企業。”[9]同年,團中央牽頭組織開展首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在自主探索階段,高校創業教育主要有三種形式:第一,以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和能力為側重點,如中國人民大學,形成以專業為依托、以項目和社團為載體的教育模式。第二,以提高學生的創業知識和創業技能為側重點,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設置專門機構負責創業教育工作,為學生提供創業啟動資金及咨詢服務。第三,綜合式的創業教育,如上海交通大學,投入巨資建立創新基地,設立科技創新基金,全方位資助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活動。二是教育部試點階段(2002 ~2009)。2002年,教育部選擇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9 所高校進行“創業教育”試點,強調要將創業教育融入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2006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組織編寫了《創業教育在中國:試點與實踐》,闡明創業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總結9 所試點高校的經驗和做法[10]。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教育部、國家工商總局、人事部、勞動保障部等相關部門,紛紛出臺政策扶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2009年,國務院辦公廳在《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中表示,鼓勵高校積極開展創業教育和實踐活動,為高校畢業生創業提供政策咨詢、項目開發、創業培訓、創業孵化、小額貸款、開業指導、跟蹤輔導等服務,建設完善一批投資小、見效快的大學生創業園和創業孵化基地。三是全面推進階段(2010 ~至今)。2010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630 萬,就業形勢非常嚴峻,教育部強調,要力爭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取得突破性進展,并下發了《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從人才培養質量、課程體系建設、師資隊伍建設、開展實踐活動、建立跟蹤體系等方面,對創業教育工作進行部署。同年,教育部、科技部印發《高校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認定辦法(試行)》,認定上海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等24 家單位為高校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截止至2010年,各級政府和高校為大學生設立創業資金達16億,建成創業實習或孵化基地2 000 多個。僅2010年,全國就舉辦了2 萬多場創業活動,參加活動的學生超過300萬,自主創業的大學生達到10.9 萬[11]。2012年,教育部全面啟動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114 所中央部委所屬高校和地方所屬部分高校參加了項目。同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普通本科學校創業教育教學基本要求(試行)》,制定了“創業基礎”教學大綱。
我國高校創業教育起步較晚,系統的理論體系還沒真正形成。澳大利亞高校創業教育經過60 余年的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在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教學形式、教師隊伍、創業氛圍等方面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值得學習和借鑒。
目前,我國高校創業教育大致分為三類:大學思政部門和學工組織開展的基于素質教育的創業教育、高校商學院開展的基于專業教育的創業教育、高校就業指導中心開展的基于就業指導的創業培訓[12]。高校對創業教育課程已形成一定的共識,但培養目標還沒完全明確,課程的側重點、廣度、深度、教育效果也各不相同。
在澳大利亞,高校創業教育有三種模式:專業模式、普及模式和培訓模式[13]。各種模式的培養目標都非常明確,專業模式旨在培養具備企業家素養的創業型人才,使學生具備開辦小企業所需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精神品質。普及模式旨在使具有一種或多種專業技能的在校生,同時具備開辦小企業的創業能力,畢業生不再單純是某種職業的求職者,也是持有職業資格和具備創業能力的潛在小企業家。培訓模式旨在通過技術與繼續教育學院所開設的模塊化課程,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創業知識和技能。
目前,我國創業教育還缺乏多樣性、系統性與層次性,很少高校將創業教育納入必修課程體系。2011年的全國大學生創業調研報告顯示,超過70%的在校生對創業感興趣,近50%希望獲得與創業相關的培訓,但實際上只有14%參加過創業輔導課程或創業大賽[14]。2012年,教育部在《普通本科學校創業教育教學基本要求(試行)》中指出:“高等學校應創造條件,面向全體學生單獨開設‘創業基礎’必修課。”不少專家表示,創業教育成為必修課還需要很長時間。
在澳大利亞,與高校創業教育三種模式對應的課程體系是相互獨立的。專業課程注重專業性,普及課程注重普及性,培訓課程注重實用性。在專業模式中,本科創業學專業的課程有基礎課、主干課、專業選修課和公共選修課。以莫道克大學為例,創業學專業的基礎課有管理學原理等4 門,主干課有市場管理等3 門,專業選修課有技術與法律等多門(學生選修3 門),公共選修課由學生根據實際選修6 ~9 門。在普及模式中,創業教育課程由4 ~5 個環環相扣的單元構成。以陽光海岸大學為例,課程體系由4 個單元組成,學生掌握創業學基礎知識,獲得學校頒發的相關證明后,可在企業家的指導下創辦新公司。培訓模式則采用模塊化課程,以阿得萊德技術與繼續教育學院為例,創業學課程有小企業管理技能等6 個模塊,教師可根據學生實際對模塊課程進行組合。
在我國,高校創業教育還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多數高校的創業教育形式單一,僅停留在教材和課堂上,創業實踐環節比較薄弱,沒有系統地建立創業實踐基地和開展創業實踐活動。高校對創業教育課程已形成一定共識,但在教法上差別還比較大,有的以講授知識點為主,有的是基本知識加案例討論,有的會加上項目訓練、與企業家對話、參加創業團隊等環節,教育效果有差異[12]。
在澳大利亞,創業學專業的基礎課一般采用小班授課和分組討論的形式進行,以便學生對創業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以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為例,本科創業學專業設置了4 門基礎課程,以20 人為一班進行授課和討論。實務類課程普遍采用啟發式案例進行教學,學生模擬案例中的創業角色,教師則啟發學生解決問題。實踐類課程則通過聘請有實力的企業家擔任兼職教師或顧問,指導有創業意愿的學生進行創業。普及模式以課堂講授為主,以啟發式案例為輔,并為有創業意向的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培訓模式主要采取模塊化課程教學,注重實際演示和現場觀摩,通過與企業家座談、到企業實地參觀等形式傳授創業知識[15]。
目前,我國高校創業教育的師資還比較薄弱,承擔這一教學任務的教師缺少創業知識、創業經歷和創業經驗。師資匱乏是國內高校開設創業教育課程面臨的最大問題。截止至2012年10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已承擔全國高校創業教育骨干教師高級研修班10 期,為全國高校培養創業教育骨干教師1 300 余名[16]。但對于全國數以千萬計的大學生來說,研修班所培養的骨干教師只是杯水車薪。
在澳大利亞,高校將創業教育教師的發展與學校的發展緊密結合,通過職前培訓和在職培訓更新教師的創業學知識,以適應高質量創業型人才培養的要求。通過舉辦學術會議、組織教育研討會、設立研究基金、鼓勵教師到企業開展研究等途徑,提高教師的創業教育研究能力。學校高度重視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影響和轉化,但不對科研工作量和學術論文發表數量做出硬性規定。還聘請企業家擔任創業教育顧問,指導學生開展創業實踐,促進教師提高教學質量。
在我國,公眾對高校創業教育還缺乏足夠的認識和了解,社會企業和研發機構參與高校創業教育的積極性還不夠高,高校創業教育與社會實際需求還存在脫節。設置專門部門負責創業教育的高校極少,大多數是由學生處、團委、就業指導中心負責,只停留在對創業團隊和創業過程的扶植上,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在澳大利亞,高校創業教育得到政府、學校、社會和國際力量的大力支持。目前,大多數高校都已設立創業教育機構,配備專職的教學和科研人員,全面負責創業教育工作。建立了由校董事會、校務管理委員會、企業家等組成的創業教育智囊團,幫助籌措創業教育資金,尋找創業實踐機會,指導創業教育實施。創業教育組織及企業界亦積極投入到高校創業教育活動中,為大學生創業教育提供強有力的支持[14]。澳大利亞高校創業教育已獲得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多次在澳大利亞召開創業教育研討會,歐盟職業教育聯合會等重要國際組織也多次邀請澳大利亞創業教育專家參加專題研討會。
高校創業教育是推進大學生自主創業的重要動力,而我國高校創業教育起步較晚,系統的理論體系還沒真正形成,可以學習和借鑒澳大利亞的成功經驗。像澳大利亞一樣,高校創業教育應具有專業性、層次性和系統性,各個培養層次都要有明確的培養目標,以及與之相對應的系統的課程體系。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重視創業實踐環節。將創業教育教師的發展與學校的發展相結合,及時更新教師的創業學知識。聯合政府、學校、社會和國際等多方力量,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
[1]李 瓊,鄧仲謀.最難就業年:廣州各高校本科畢業生就業大調查[EB/OL].(2013 -07 -16)[2013 -08- 18].http://gd.qq.com/a/20130716/005631 _2.htm.
[2]新華社.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EB/OL].(2010 -07 -30)[2013 -08 -18].http://edu.ifeng.com/news/detail_2010_07/30/1859314_23.shtml.
[3]清華大學中國創業研究中心.中國創業十年變遷主題研討會[EB/OL].(2013 -01 -13)[2013 -08 -18].http://finance.sina.com.cn/emba/tsinghuasem/20130117/093714315303.shtml.
[4]西蒙·馬金森.現代澳大利亞教育史[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
[5]張海燕.海外高校的創業教育[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18):45 -46.
[6]謝勝強,陳德棉,陳盈盈,等.國外創業人才培養模式和特點比較研究[J].科技創業月刊,2009(3):89.
[7]常建坤,李常春.發達國家創業活動和創業教育的借鑒與啟示[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07,10(3):39.
[8]王斌華.澳大利亞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
[9]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全文)[EB/OL].(2009 -02 -25)[2013 -08 -22].http://news.sina.com.cn/richtalk/news/china/9902/022523.html.
[10]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創業教育在中國:試點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1]教育部.全國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經驗交流會在上海舉行[EB/OL].(2011 - 04 - 02)[2013 - 08 -22].http://cy.ncss.org.cn/cydt/260058.shtml.
[12]孔 悅.創業教育全面覆蓋尚需時日[N].新京報,2012 -11 -12(4).
[13]羅 滌,高 薇,賴炳根.澳大利亞高校創業教育分析及其啟示[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8(2):173 -174.
[14]中國青年網.全國大學生創業調研報告[EB/OL].(2011 - 03 - 09)[2013 - 08 - 22].http://news.youth. cn/zt/11dxsjy/cyjj/201103/t20110309 _1505499.htm.
[15]王景坤.澳大利亞高校創業教育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2010.
[16]王 雪.創業管理培訓學院承辦教育部創業教育骨干教師高級研修班[EB/OL].(2012 - 09 - 29)[2013 -08 -28].http://edu.ifeng.com/gaoxiao/detail_2012_09/29/18004876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