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燕 吳丹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初探*
——以山東交通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為個案
●馬曉燕 吳丹
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必要手段,也是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建設的關鍵環節。本文運用文獻法、問卷調查法和因素分析法,以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為視角,以山東交通學院為例,對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進行調查分析,探尋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據此提出完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有效對策,并指出構建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框架的基本途徑,以期推動該專業的建設與發展。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
本文在對山東交通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現狀進行深入調查的基礎上,分析探討其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以此窺見本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突破口,并能以此為依據提出較為客觀有效并具有一定推廣意義的改革措施和策略,有望推動本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和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為社會輸送較為合格的全面發展的人才。
本文調查對象以山東交通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學生為主體,選取調查對象。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對山東交通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120名不同年級、不同性別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問卷發放120份,收回116份,問卷回收率為96.66%。走訪公共事業管理專業部分學生,與之進行深層次的交談,了解他們對目前實踐教學的認識和建議。對問卷調查的結果進行數據整理和統計分析。
山東交通學院于2005年起開辦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多年來不斷進行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探索,通過不懈的努力,理論教學已經相對完善,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但是實踐教學環節因種種原因還比較欠缺,存在一些問題。
(一)課程設置不甚科學,教學大綱不夠全面
1.實踐教學大綱的建設較為薄弱。在教學計劃中,只有實踐教學環節的地位、順序、時間分配等有所規定,但并沒有對實踐教學的每一環節做出規范詳細的指導性教學大綱。即使有些關于某一環節的文件,也只是簡單地說明起止時間、實習紀律和課程結束時的作業形式,而并沒有就該環節的教學內容、目的和考核標準做規定性的說明,這樣使得實踐教學的開展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學生的實習缺乏監督管理,實習環節流于形式,不能達到開展實踐教學預期的目的。
2.教材選用方面和人才培養目標有脫節的現象。盡管近幾年我國也出版了相關教材,但是由于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較為模糊,使得部分教材的實用性與我國的公共事業管理現狀相脫節。同時,相關課程的內容重復現象也比較嚴重,甚至同一個問題在不同的教材和版本中還出現不同的說法,客觀上造成了公共事業管理教學內容缺乏系統性與合理性。
3.實踐性教學環節設置不夠科學。由于公共事業管理專業開辦較晚,實踐教學的內容主要包括集中教學環節,分散教學環節比較欠缺,管理類專業的基本特征實踐性很強,很多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方向課程要求很高的技術性和操作性,如管理信息系統、管理經濟學、人力資源管理、辦公自動化等,應該針對這類課程開設專門的課程設計,以加深和強化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二)主體地位不突出,技能培養被忽略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專業課分為專業基礎課和專業主干課兩部分,專業主干課一般都是實務性比較強的課程,需要通過大量的實踐來理解與深化。在這方面,國外一流大學集中性實踐環節所占學分比例較高,而大部分國內高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集中性實踐環節比例較低,實踐教學主體地位不突出,一般都是按教育部的規定把實踐教學寫進計劃,但課時比較少,并沒有引起社會、學校、各專業科任課教師的重視。另外,學生平時的社會實踐及其表現并未計入學分之中,導致學生和部分教師對于實踐重視不夠。同時由于缺乏嚴格的實踐考核評估機制,實踐教學難以取得理想的成效。許多課程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學時分配,根據課程性質還需要進一步進行調整優化。
(三)教學目標不清晰,培養方向不明確
山東交通學院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分為兩個方向:人力資源方向和文秘方向。對于該專業學生的培養方向是:學生畢業后適合在政府部門、交通、旅游、企業、宣傳等公共事業單位和各類社會中介組織、社會團體等機構從事管理與服務工作,也可在研究單位和高等學校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雖然人才培養的方向明確,但是缺少針對各方向的具體實踐培養,每個方向的專業實踐只有1周,并且在第七學期,時間較短也比較遲,該專業只有3%的同學很清楚實踐教學的目標,31%的學生表示對專業方向的實踐培養目標不太了解,9%的學生表示根本不了解他們認為本專業缺乏實踐機會來鞏固所學知識。
(四)實踐教學評價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
山東交通學院對于參加科技立項、挑戰杯等學術競賽的學生都按其得獎情況給予相應的加分鼓勵,這很有利于學生積極參加實踐競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但是也有不足之處,該校畢業實習的考核與評價體系較為缺乏,對于畢業實習沒有相應的打分,造成學生對實習不重視,不利于實踐教學的提高與發展。
(一)明確專業實踐教育體系的目標
明確教學目標是完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首要問題。對于山東交通學院而言,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分為人力資源與行政文秘兩個方向,學校應當結合本校的專業特色,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以人力資源與行政秘書方向為培養目標。因其秘書專業辦學時間較長,應充分發揮在此方向的優勢,加強專業方向的相關實驗內容,在實習基地建設人力資源與行政秘書的專業實習點,強化實踐環節,以提高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及綜合素質能力。同時也可根據我國城市化進程與新農村建設的需要,開設社區管理方向或農村公共事業管理方向。這種培養方向符合我國建設服務型政府,提高公共服務能力的要求,既有利于辦出有特色的專業方向,也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二)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基本檔案建設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基本檔案應從教學大綱與教學材料兩個方面來建設。首先,該專業的實踐教學大綱應對各實踐環節的目的、內容、要求、時間安排、教學形式、教學設備、考核辦法等做出明確規定。根據教學大綱、培養目標的要求,制定每學期的實踐教學計劃,使實踐教學有章可循,有序進行。山東交通學院對該專業的課堂教學雖然有明確的教學大綱,但實踐教學只有實踐教學比例與實踐教學環節表。對于實踐教學的具體內容沒有相應的說明,造成很多同學對實踐教學較迷茫,沒有做相應的準備。同時,人力資源與文秘方向的實踐環節基本相同,缺乏專業針對性,不利于不同方向的同學更好地培養本專業方向的實踐能力。
其次,相對獨立、可操作性強的實習教材能夠使得實習的針對性更強,提高實習的有效性。山東交通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缺乏實用性強的實習教材。這種教材應該以人力資源崗位和文秘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為主線來設計不同的實習項目,并對各實習項目的操作進行系統的介紹和論述,為學生的業務技能、職業素養等實訓提供指導和參考。
(三)構建科學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
實踐課程體系是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基礎,要不斷完善實踐課程體系,使課程體系能充分體現能力培養和知識應用。
1.增加實踐教學比重。應強調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在不降低要求的前提下,減少理論教學比重。山東交通學院應為學生增設一些實踐型課程,并適當增加實踐學時,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重新評估專業基礎課的教學內容,減少不必要的重復,將減少的學時用于實踐教學。
2.優化教學內容。開設公共事業管理實踐教學課程,依據“知識的了解與掌握——基本實踐能力形成——創新精神的培養”這一實踐教學的基本規律,依據“管理基礎知識——管理技術與方法——管理實踐”的三階段逐步提高的思路設計,同時,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注重案例教學、小組討論、情景模擬等方法。如山東交通學院在文秘管理的課程中運用情景模擬教學的方法,在案例教學的基礎上為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按照選取的案例將學生分組,輪流轉換角色扮演秘書、接待等職務,在體驗中感受實際工作中的細節。
3.強化監控與考核。山東交通學院應對學生實踐活動進行必要的質量監督,給予適當的壓力,例如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要求同學撰寫社會實踐報告,并且按照標準嚴格考核。鼓勵學生主動學習,肯定其成績與進步,建立自信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學習的興趣,進而擺脫被動學習的局面、消除應付的心理。建立相應的考核標準與方法,采用綜合的學分評價方案評價學生在不同環節、不同方面的能力和知識應用情況。評價載體包括課程設計、調查報告、社會實踐報告、畢業論文等,內容涉及動手、溝通、協作、自我完善、創新等。
4.合理安排校外實習時間。對于山東交通學院而言,校外實習時間不應與畢業生招聘和考研考公務員時間沖突,而且實習時間要相對集中,可以集中安排一到兩個月的時間深入到實習基地,由系部具體組織實施,從機構的選擇、實習內容的確定、實習過程的指導,都要有具體的規定與計劃,并制定實習指導教師和實習督導的考核方案和辦法,構建實習指導與督導的工作模式,從而保證專業實習的教學效果。
(四)打造專業實踐平臺
實踐教學平臺的建設是保證實踐教學質量的必要前提。實踐平臺是提供學生操作性實踐訓練的模塊,是實踐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各高校應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實踐平臺的打造,籌措資金改善實驗條件,加強校內外實習基地的建設,以建立健全多功能的實踐基地為理念,建立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為公事專業實踐教學目標的實現提供良好的基礎和條件,促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五)完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
完善的評價體系是確保實踐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也是促使實踐教學達到最佳效果的關鍵。構建實踐教學評估體系應根據應用型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對基本實踐能力與操作技能、應用能力與專業技能、綜合實踐能力與綜合技能提出的具體要求,制定切實可行的實踐教學實施程序和方法,嚴格考核制度,將實踐教學的考核作為檢驗學生實踐教學合格與否的理論依據。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實踐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實踐技能的真正提高。
山東交通學院應重視實踐能力的考核,對學生參加各類科技競賽或知識立項等活動根據工作量的大小、質量的高低給予相應的素質加分,這樣既為各類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了更公平的評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他們的學習心理負擔,也為那些動手能力強和富于創造力的學生提供了展現自己的機會,同時也有利于學校對學生更客觀、更實際的評價。
[1]崔長勇.完善高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基本途徑[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6),113-115.
[2]陳傳萬,網培章,李曉東.師范類本科院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與實踐[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07(6):56-57.
[3]陳振明.公共管理學——一種不同于傳統行政學的研究途徑[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7-12.
[4]杜惠敏.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探討[J].烏魯木齊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7(2):86-88.
[5]何翔舟,賀新宇.論我國公共事業的發展與管理[J].中國行政管理,2002(7):56-58.
[6]劉健.論高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特色及課程設置[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1):77-79.
[7]劉春霞.信息時代管理科學專業教學模式探析[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
[8]李建生,林盾,戴年紅.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9(12):116-118.
[9]李笑春.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與課程設置[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2001(1):86-88.
[10]李燕凌.高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學科建設現狀與發展[J].高等農業教育,2004,(6):47-49.
[11]李躍平,黃子杰,瞿書銘.我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2007(3):33-35.
[12]孫德梅,高山.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課研究型實驗教學模式的實踐[J].黑龍江教育,2009(6):54-55.
[13]宋桂芝,洪瑾.關于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建設的思考與設想[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1(4):43-45.
[14]宋琪,方永恒.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西安郵電學院學報,2008,(7):143-146.
[15]彭凌,劉俊清.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建設中的幾個問題[J].常州工學院學報,2008(4):103-106.
[16]王敏.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高等農業教育,2005(3):67-69.
(責任編輯:陳培瑞)
*本論文是“山東交通學院教育研究與教學改革項日——我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G2009026)的階段性成果。
馬曉燕/山東交通學院管理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公共事業人力資源管理
吳丹/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第五工程分公司助理經濟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