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甦
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 湖北 武漢 430205
武漢市廣播電視大學 湖北 武漢 430205
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因其具有較強的社會性和實踐性,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已明顯不能滿足學生對理論和實踐知識的理解及融會貫通的需求。目前,高職院校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均十分重視校企合作的深入開展和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校企交替分段式”教學模式是指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平臺,學校專業教師和企業專業技術或管理人員協力合作,共同制定教學大綱和分別承擔相應的專業課程教學任務,聯合培養企業亟需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
“校企交替分段式”教學能讓學生與企業用工一線“親密”接觸,親身感受和掌握連鎖企業的生產設備、器材以及經營管理崗位所需的工作技能,切實領悟理論和實踐的學習結合點,實地了解連鎖行業和零售市場的實際運作情況,拉近課堂學習和工作實踐的距離。更能讓學生針對市場和企業對連鎖經營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和定位做出符合自身的設計和調整。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連鎖經營管理專業通過引進“分段式”教學、實施教學模式創新和提升教學實效等方面的改革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過對學生評教和用人單位反饋等方面的調查,我們發現部分專業課程存在教、學、做一體化程度不足的現象,即教學過程偏理論、重講授,實訓、實踐教學比重低,導致課程設計缺乏職業性、實踐性和互動性。學生動手機會少、實踐能力弱,參與課程的主動性、積極性較低,教學效果不好。如何在現有的教學條件上將專業課程設置、課堂教學組織與實施和連鎖零售企業的崗位技能要求切實有效地結合起來顯得刻不容緩。同時,企業也越來越注重學生是否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是否在具備一定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掌握更多的實踐操作技能,是否能夠迅速地適應崗位要求。因此,找到理論和實踐緊密聯系的教學方法和途徑,授人以漁,才是教學模式改革的關鍵。
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連鎖經營管理專業以IGA中國零售學院為依托,成立了中百學院、連鎖經營管理共建委員會,匯聚行業、企業專家來共同探討、設計課程內容和教學思路,確立了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重點還應在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之間的聯系和銜接上。應該按照連鎖企業的不同工作崗位任務的相關性來設置教學課程,以完成工作任務和掌握職業能力來劃分教學單元,將專項技能和職業能力轉化為課程的教學目標,確定課程單元所需傳授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能夠與實際工作任務緊密銜接。學校和企業共同參與到課程教學,突出對學生專業技能的訓練和職業素質的養成,充分利用校外實訓基地和校內課堂實施校企交替分段式教學,把企業的實際工作任務融入到課程設計中來。
連鎖經營管理專業自2009年開辦以來,依托IGA中國零售學院的強大平臺,相繼與中百連鎖倉儲超市有限公司、深圳人人樂商業集團等企業展開校企合作。企業與學校共同參與教學大綱的規劃與制定、教學內容的組織、考核與評價體系的構建,以職業崗位技能知識為教學內容實施分段式教學。其目的是讓學生能夠適應企業崗位的需要,在掌握相關理論知識的前提下,強化實踐技能的培養,將理論知識及時、快速地轉化為工作技能,從而與快速發展的連鎖零售行業相匹配。
連鎖經營管理的眾多課程對實際操作和實踐技能的要求較高。以《商品陳列技巧》為例,該課程屬于連鎖經營管理專業核心職業技能課程,其實踐性和操作性非常強。但現階段市面上相關專業教材匱乏,可選擇余地很小,尤其是缺乏適合高職教育教學使用的具有“工學結合”特色的教材。且傳統學科式思維痕跡過重,現有可供選擇的教材大多以工具書的形式來進行內容的組織與編排,理論多,實訓少,缺乏系統性、實踐性。
在“校企交替分段式”教學模式的框架指引下,專業教師和企業教師針對上述情況進行了良好的分工與協作,共同收集、整理了大量關于連鎖零售行業的銷售設備、陳列工具、技術工藝、生產流水環節以及最新的行業資訊和發展動態等一手教學資料,將真實的職業場景以精美的PPT圖片和視頻課件的形式引入到課程教學中來。通過將多媒體教學設備和課堂理論講授教學相結合,可增強學生對實踐操作技能的直觀感性認識。同時,按照職業崗位的要求來設計教學內容和考核體系,力求做到“做中學、學中做”,有效提高了教學質量,使專業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實際行業需求更好地實現無縫對接。
為體現本專業的職業性、實踐性及開放性,增強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及適用性,連鎖零售專業課程在內容的選取、組織及編排上,打破傳統教材的理論章節式設計,依據“職業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設計理念,廣泛收集教學資料,對教學內容的選取、組織、編排等進行科學設計。在教學方式上,由以往的課堂內講授創新為校企交替分段教學。在教學中不斷優化課程體系,推行分段式教學組織形式的教學改革,依據連鎖經營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零售企業一線人才崗位(群)的職業技能特點,努力嘗試將課程教學要求與崗位能力要求直通;將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直通;將實踐教學與核心技能直通。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將“直通”精神體現在重點課程內容的打造過程中,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將企業需求與教學內容無縫對接,形成了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相融合的課程標準。
具體而言,即以連鎖超市店面布局及陳列的實際工作任務為主線進行教學內容的選取,按照一個完整而典型的超市店面布局及陳列的工作過程(陳列商品—設計柜臺—規劃布局—店面設計),同時遵循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基本規律,依次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導出超市陳列、布局、設計的典型工作任務。
為突出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充分挖掘學生課堂學習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課程整個教學過程均在校內課堂、校外實訓基地現場實施交替分段式教學。并依據“反復訓練、強化體驗、提升技能、形成素養”的循序漸進原則,通過任務驅動、案例分析、小組活動等多種教學方法,建立“教中學、學中做、做中學”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突出鮮明的理論、實訓、實踐一體化特色。教研室會同企業專家對課程開發設計了一定數量的質量高、實操性強的實踐實訓項目,并單獨設立了綜合實訓能力任務模塊。同時加大了實踐、實訓課時占總課時的比重,達到現在的近45%。校企交替分段式教學模式下“教學做一體化”的建立與實施,加強了學生的課堂體驗,活躍并提升了課堂氛圍,增強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連鎖經營管理眾多課程較強的實際操作和實踐應用性決定了實踐實訓環節成為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真正做到逐步培養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以及促進學生職業綜合素質的養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圍繞實踐教學環節科學設計了大量實操性強的實踐實訓任務,并以校外實訓基地(武漢中百紫薇星連鎖倉儲超市)為主要課程任務實施載體。推行了“廠中校”、“校中廠”的企業現場理論講授和實踐技能演示相結合的校企交替分段式教學組織形式,充分將理論教學實踐化,進行適當的教學拓展遷移,以進一步縮小學生實踐能力與企業崗位要求的差距。
通常是,學生在課堂上完成課程設置所要求的基本技能訓練后,再將其安排到武漢中百紫薇星連鎖倉儲超市中的“廠中校”現場完成課程綜合實踐和技能提升部分的實訓。在“廠中校”中,大二學生將實地接觸到企業的真實工作環境和員工的真實工作狀態,親身感受到企業文化和經營管理的真實流程,這比校內課堂上所看所學更加真實直觀,印象深刻。
在校企交替分段式教學期間,一方面,專業教師和企業教師分段協作為學生現場提供和展示真實可行的實用技能和工作技巧;另一方面,學生在竭盡所能地完成預先設計的實踐任務時,也可以把在實踐過程中的所見和疑惑帶回到校內課堂,以公開討論、集思廣益和教師點評的方式加深理解并傳遞給全體同學。這使得學生在深入理解連鎖企業在經營管理上的知識和方法的同時,也進一步擴大了同學們在課堂外的專業視野。
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與中百連鎖倉儲超市等企業進行的“校企交替分段式”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對自身專業學習的熱情,促進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通過與企業的合作教學,可實現企業、學生和學校的三方共贏:企業獲得了優秀的應用型人才;學生掌握了適應行業和企業的工作技能;而學校在提升教學技能的同時也提升了教學實效。
[1]王青:對高職《連鎖經營管理》課程構建“校企交替分段式”教學模式的探討[J].青年與社會,2014(8).
[2]高皖秋:論連鎖經營管理專業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改革[J].學理論,2013(35).
[3]竇研:連鎖經營管理專業校企合作教學實習探索[J].時代經貿,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