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敏
(溫州市中心醫院,浙江溫州 325000)
2013年8月,筆者有幸與溫州市其他幾家醫院同仁共25人前往臺灣雙和醫院進行為期2周的參訪學習與交流。雖然只有短短2周時間,但雙和醫院為此做了詳細的安排,有理論授課,有根據每人??铺攸c下病房跟隨護理長實行一對一輔導。現將2周的學習與交流心得報告如下。
雙和醫院是坐落于新北市中和區的1家公辦民營醫院(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委托臺北醫學大學興建經營),2008年7月1日正式開 院 服 務,2008年12月、2010年5月通過ISO 認證,2009年8月通過JCI評鑒,2012年7月通過JCI復評。目前開放總床位數934 張,其中包含一般病床656張、精神病床35張、加護病床61張、洗腎治療50張等。雙和醫院以“關懷、承諾、創新”為經營理念,以“守護社區健康,達成教學、研究、服務使命”為辦院宗旨,以“達成高品質高績效的國際一流大學醫院”為愿景。
2.1 人性化的基礎設施
2.1.1 充滿人文氣息的環境布置 跨入雙和醫院的門診大廳,映入眼簾的是大廳中央的鋼琴,旁邊擺放著鋼琴演奏時間表,轉過一個彎,便是長長走廊兩側油畫展,換一個方向走,美輪美奐的攝影作品掛滿走廊兩側。雙和醫院在大廳、門診等待區、各穿廊都設有藝術展覽,定期展出各藝術家繪畫及藝術作品,并不定期舉辦各種音樂、藝術表演,人文講座及繪畫、攝影比賽等。雙和醫院的布置充滿藝術氣息,讓患者在聆聽優美的琴聲中、在欣賞高雅的油畫中度過等待時光,感受充滿人文氣息的生命之美。
2.1.2 人性化的細節處理 雙和醫院在整體設計、細節處理等,處處以患者為中心,從細微處入手,體現雙和人的用心、真誠,讓患者感覺溫馨、人性的關懷。如門診的掛號收費處、藥房,全采用開放式,沒有玻璃阻隔,也不用擴音器喊話;電梯內樓層分布說明貼在電梯內壁頂部,抬頭就可以看見,避免人多時被遮擋;佛堂與祈禱室并存,給有信仰的人充分自由;每個病區設有日光室,給患者休閑、娛樂;廁所內設有緊急呼叫鈴,利于患者緊急呼叫;還有臥床患者體重秤,臥床患者沐浴浴缸。每一個細節,看似漫不經心,反復推敲,反復思量,均體現人性化服務。
2.2 護理管理
2.2.1 護理行政管理 雙和醫院實行主管院長領導下的護理部主任、督導長、護理長三級護理管理體系,下設護理品管委員會、護理行政委員會、護理教研委員會、護理福利委員會、資訊管理委員會及護理獎懲審議委員會,負責推動各項護理業務及提高護理服務品質。雙和醫院現有28個護理單元,共1 012名護士,病區床護比為1∶0.5,一般白班每位護士平均照顧6~9例患者、小夜班10~14例患者、大夜班15~20 例患者。實行月排班,上班時間為三八制,白班為8∶00~16∶00,小夜班為16∶00~24∶00,大夜班為24∶00~8∶00。這樣夜班護士不會比白天少很多,從而在重點時間重點環節都有足夠的護士為患者提供連續的病情觀察和護理。
2.2.2 護理質量管理
2.2.2.1 設立護理品管委員會 品管會下設4個功能小組,制定全院各種護理標準規范,制定各項指標,進行護理質量檢查,實施持續質量改進。護理質量檢查項目包括共通性(全院性)、??菩裕ù罂疲?、單位性(病區)檢查項目。全院性質量檢查計劃表及檢查技術項目與目標值由護理品管委員會各組督導、各??平M長及病區護理長共同擬定;病區年度質量檢查計劃表及檢查的項目與目標值由各病區根據護理部的質量管理目標與計劃及上一年的檢查結果制定。
2.2.2.2 實施護理質量檢查并持續質量改進 質量檢查人員為各單位護理長、副護理長或品管組組員。檢查方式以現場實際操作為主,口述為輔。各檢查人員按計劃進行自評互評。對未達目標值的檢查項目,單月低于目標值應有改善措施介入及隔月單位再自行檢查,連續低于目標值3個月提出異常改善措施并要進行持續質量改進。
2.2.2.3 護理不良事件管理 雙和醫院倡導患者安全文化,以患者為中心進行系統導向,全體參與,從失敗中學習經驗,使患者免受傷害或不良后果。在日常護理工作中運用顏色和聲音提醒、形狀搭配、全自動化設備預防差錯發生。建立異常事件網絡通報系統,鼓勵不良事件上報,上報給予一定獎勵。發生異常事件時,通過網絡系統上報護理部、醫品部,由醫品部或相關科室組織人員進行事件確認、原因分析、擬定改善方案,醫品部定期分析檢討報告,追蹤改善措施,預防事件再次發生。
2.3 護理教育
2.3.1 完善的教育培訓體系 醫院設有教學研究部,護理部有教研委員會。教學研究部設有醫學教育委員會、研究發展委員會、教師發展中心,負責全院臨床教學活動,培養臨床醫學人才,提升教師教學技能,建立以患者為中心的優質臨床教學研究環境。通過員工學習網,制約和管理每位員工的繼續教育,每個護士必須在6年完成150學分。每月的全院業務學習安排張貼在圖書館、會議室門口,讓每位員工根據工作安排學習。每年定期舉辦新進護士培訓、教學輔導員培訓、護理小組長培訓、儲備副護理長培訓,每位護士必須學習有關課程后達到相應專業水平才能上崗??剖颐吭陆M織個案護理討論、跨團隊討論、圍體衛教、新知分享,一般在晨交班后學習。完善的教育培訓體系,使每位員工都有機會學習,掌握工作最基本的技能,同時學習新理論、新理念,成為高素質員工。
2.3.2 新進護士培訓 臺灣地區行政院衛生署自2007年起著手推動“教學醫院教學費用補助計劃”,通過專業團體共同制定兩年期訓練課程,銜接院校養成教育及畢業后的臨床訓練,接受持續性的專業繼續教育,以提升醫療質量以及確保患者安全目標的實現[1]。雙和醫院有完整、詳細的新進護士兩年培訓計劃。第1 階段為到醫院的前5天:崗前培訓,使新入職護士了解醫院情況以及與臨床護理工作相關工作概念。第2階段為入職3個月:通過臨床一對一帶教,使其具備照護患者應有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第3階段為第4~12個月期間:新入職護士在此階段能在護理長、小組長或輔導員的指導下,依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白班能夠獨立照顧8~11例患者,達成勝任一般患者臨床照護的專業能力。第4階段為第2年:通過臨床護理實際操作訓練及參與跨領域案例討論會,學習重癥或生活不能自理患者照護的專業能力,學習質量管理及感染管制等訓練,使護士能夠運用實證護理概念探討實例照護,撰寫實證案例分析報告,提升個人的學習深度、廣度及寫作能力。通過兩年循序漸進的訓練,“從新手至專家”的學習及發展歷程,從而保證護士的成長,保證護理質量。
2.4 強大的電腦信息系統 在雙和醫院,電腦信息系統非常發達,每臺治療車均配置電腦、讀碼器,護理站的白板就是超大的電腦顯示屏,護理質量、臨床護理、護理行政、護理教學與研究都通過護理資訊系統實現管理。護理部有一個資訊護理長,專門負責護理軟件開發和維護,及時征求和了解臨床需要,并及時整改。這種信息化的工作方式使護理管理體制規范化、科學化、快捷化,優化了護理人力資源配置,有效提高了護理工作和護理管理的效率[2]。
短短兩周時間,雖然只是管中窺豹,驚鴻一瞥,但還是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開拓了視野。同時也引發思考,大陸不可能照搬臺灣模式,但應該取長補短,結合實際,不斷學習,開拓進取,以求不斷進步。
[1]洪世欣,陳世枝.臺灣地區護理人員畢業后兩年期臨床訓練計劃推展及其評價[J].中國護理管理,2011,11(11):11-13.
[2]姜小鷹,曹楓林,林雁.開拓 前瞻 卓越:護理專業永續發展-臺灣護理及護理教育的啟示[J].中華護理教育,2012,9(6):28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