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開澤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2-240-01
一、依據閱讀內容,制定閱讀要求及采用有效的閱讀策略
數學閱讀的過程應是一個積極的思考過程,教師應根據不同的閱讀任務和性質,向學生提出閱讀要求,讓學生帶著問題邊閱讀邊思考,使閱讀更有效。
教師應編好導讀提綱,引導和啟發學生在閱讀中思考。主要可從下面幾點作為導讀提綱的切入口:新知識是怎樣引進的?與舊知識有什么聯系?新知識解決什么問題?概念是如何得來的?實際背景是什么?概念的內涵與外延是什么?易混淆概念的辨析,能舉出正反例。定理的條件是什么?結論是什么?推導的總體思路是什么?是否還有其它的推導方法?條件是否可以減弱?結論是否可以推廣?
二、讀寫結合,手腦并用使閱讀過程成為再創造的過程
數學閱讀要求一種主動閱讀,要求學生主動地去探索結論,而不是接受現成的結論,思維的目的不是去印證而是去發現。讀寫結合,手腦并用,能促使思維展開,是提高閱讀效率的重要途徑。通過書寫能加快加強記憶,通過紙筆演算能促使學生積極思考,有利于知識的同化和順應。
三、歸納小結,理清脈絡,便于信息的檢索和提取
可以引導學生用畫“概念”和“概念網絡結構”的方法促進知識的系統化和組織化,將概念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的學習與條件性知識的學習結合起來。如:《約數和倍數的整理和復習》教學。
課伊始,師:《約數和倍數》這個單元的概念比較多。這節課,建議大家結合手中的“導讀提綱”自學課本,了解這部分概念的含義,弄清它們的區別與聯系。
導讀提綱:(每生一份)
A、什么叫整除你還記得嗎?到課本第80頁去找一找。根據整除這一概念我們得到了兩個概念?
B、在小學階段,我們意義把非0的自然數分成哪幾類?是按照什么標準分的?
答:按( )標準,分成( )和( );或按( )標準,分成( )、( )和( )。
C、這單元,我們還學了哪些概念,舉例說明。
D、按照先后順序,請你們相互說說先學了什么概念,然后學了什么?接著又學了什么?并把下面的知識“網絡圖”補充完整:
E、你覺得哪些概念容易混淆?它們的區別是什么?
學生展開閱讀進行復習。依照這張“導讀提綱”,學生不僅能有條不紊、積極地整理所學內容,自主地建構知識。而且也有時間弄清概念間的區別與聯系,讓學生區分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方法。
四、增強理解,提高速度
1、在數學理解的不同步驟上加以訓練
小學生對數學文本的理解有不同的層次,因此,在實踐中每個學生的數學閱讀困難也是不一樣的,要根據不同學生安排有針對性的訓練活動。小學生理解的困難可能是不能理解數學術語和符號或者不知道將兩者互譯,還有可能是不善于理解數學的“語法結構”等。
對策:對不能理解詞匯和符號進行互譯的學生,指導過程中要訓練他們用多種方式理解和處理同一個數學主題。如:可采用根據一個應用題文本列出幾個算式;或者反過來,根據一個算式編出多種數量關系結構或類型不同的應用題。對于不善于區分不同數量關系的學生,可以讓學生根據其中包含的集合關系(算術應用題中的組合問題、比較問題、變換問題)的數學題進行分類;也可采用一些“完形填空”的方法來訓練學生對數學表達方式的敏感性。總之,要根據學生在每個數學閱讀層次上面臨的具體困難,加以適當的訓練。
2、指導學生構建“活的”、結構化知識
掌握必要的數學知識是提高數學閱讀能力的前提,在實踐活動中小學生對數學文本的理解之所以會出現問題,可能是如下原因:缺乏用于解釋文本信息的足夠的已有知識;學生已有的知識雖然很充分,但不知道選擇合適的知識點與問題情景聯系起來;學生對問題理解與題目表達的含義不一致。
對策:根據以上原因,在實踐指導中要發展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充分理解,形成有結構的知識體系。如:可以引導學生用畫“概念”和“概念網絡結構”的方法促進知識的系統化和組織化,將概念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的學習與條件性知識的學習結合起來。此外,還應鼓勵學生多了解一些一般的科學文化知識及生活經驗,可以為問題解決提供豐富的背景信息。
3、在實踐活動中進行適當的元認知訓練
小學生在理解數學問題或文本時,其認識活動不僅是指向外在問題文本,還指向自己的認識活動為對象的認識,就是“元認知”,就是對認識活動的認知。在對數學問題理解過程中的元認識活動包括很多內容,如事先計劃預測結果、時間分配、自我控制、自我質疑、自我評價等,從以往的實踐證明,許學生不善于理解數學文本,可能因為元認知能力的缺乏造成的。
對策:提高數學閱讀理解中的元認知能力的方法很多。如:可以通過數學習作訓練學生的元認知。在目前,小學生都是學習現成的數學教本,解決教師或書本上提供的問題,實際上可以把這些工作部分讓學生自己去完成。如讓學生學習編寫數學練習題并給出答案,這樣他們就要斟酌如何表述問題,如何調整自己的思路,讓別人明白,從而訓練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此外,加強口頭解題的思維訓練,這樣有助于維持問題理解的注意力,也有利于不斷調整自己的理解活動。
最后,培養學生對自己的作業進行自評和修改,同時也可以提高自我反省能力。在理解的基礎上,通過實踐和訓練來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從而節省學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首先要分析閱讀速度慢的原因,糾正一些不良的閱讀習慣如出聲閱讀、默念等。 其次要養成閱讀的習慣,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調動思維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