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菊
摘 要: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能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就能激活學習的主體,使他們的感官處于最活躍狀態,最佳地接收教學信息,有效地誘發良好的學習動機。文章從巧用方法,授之以漁;巧用方法,授之以漁;巧設疑問,創設情境;朗讀引路,培養語感興趣;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增強吸引力。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線”的現代教育思想。
關鍵詞:如何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2-333-01
把握學生心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進行語文教學的先導和切入口,它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線”的現代教育思想。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才是學生學習的先導。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語文特級教師于漪也認為,語文教學要著力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作為語文教師,一定要讓學生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能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就能激活學習的主體,使他們的感官處于最活躍狀態,最佳地接收教學信息,有效地誘發良好的學習動機。這樣教和學得到了和諧的發展,教和學的效率就會隨之大幅度提高。因此說激發興趣是語文教學的先決條件。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如何培養初中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呢?筆者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
一、巧用方法,授之以漁
在教學中,我們可通過分析語文這一基礎學科與其他學科的異同,幫助學生認識語文學習的規律,掌握學習語文的一些基本方法,讓他們在嘗試成功之后,激起進一步掌握更多的語文學習方法的興趣。如作文時,許多學生感到無法下筆,花了時間卻不見效果,還不如花點時間多做一些數理化習題。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可以幫助學生進行分析,其實作文也同解習題一樣,是有一定方法、技巧和規律的。只不過作文是綜合地、創造性地運用各種語文知識,而且與每個人的思想認識水平的高低、生活知識是否豐富等密切相關,因而不能像學一道習題的解法那樣容易見效。而數理化習題所涉及知識點少,其解題方法只需多練一兩遍就可以掌握了。介作文寫幾次下來,不一定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只有平時注意積累多方面的知識,多寫多練,練到一定程度,作文水平才會有明顯提高。通過這樣的分析,學生就不會那么急于求成,追求作文成績的大幅提高而是在許多的小成功之后,逐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興,不斷提高。
二、講好開頭,導入激趣
一堂課有了好的開頭,往往能使學生興趣倍增,印象深刻。因此,在導入課文這一環節中,要精心設計,巧妙安排,力求迅速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產生聽下去的興趣。長期以來,許多教師孜孜以求,創設了許多導入方法,如典故導入、解題導入、插圖導入、故事導入、音樂歌曲導入、創設情境導入、設置懸念導入,等等。教師應根據課文內容與學生的實際,以及課堂教學情境,對上述方法進行合理使用,便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他們的興趣。如筆者在教學毛澤東的《沁園春﹒雪》時,先以音樂伴奏,激情洋溢地教學生唱詞。隨著對唱詞的熟悉,伴著音樂的激趣,學生進入到課文的情境之中。這時,筆者再講解本詞,學生便會認真地去體會全詞的含義,就不會產生枯燥乏味的感覺了。
三、巧設疑問,創設情境
對枯燥乏味的抽象內容我們可運用設疑的對話情境,激發學生的熱情,使其自覺參與問題的解讀。因為設疑是開啟學生心智,激發學習動力,推動學生到達知識彼岸的一種有效方法。要達到這種效果,就要把“疑”設好、設精、設巧、設到點子上,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思維。一些平時不善于發言的學生不是不會發言,而是教師未能撥動他們的心弦。只要“疑”設在學生的“動情點、興奮點”上,他們便不由不發、不能不發,發而后快。教學《變色龍》,一位特級教師這樣設疑:通讀全文后給課文另取一個“名”,并說說理由。起一個什么“名”好?為什么要取這個“名”?這樣,層層設疑,學生很自然地一下子興奮起來,思緒連綿,激情如潮,課堂氣氛活了,教學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四、朗讀引路,培養語感興趣
要使學生從朗讀中不斷獲取樂趣,教師對他們的朗讀要時刻加以指導。首先是要求學生明確朗讀的三點要求:一是正確的朗讀做到讀音正確,停頓適當,不錯不漏;二是流暢的朗讀。正確地把握語調(抑、揚、頓、挫)、語氣(輕、重、緩、急),連貫地讀下去;三是傳神的朗讀,熟練地運用語言和表情,表達出文章的風格神采。如讀波濤涌向岸灘,就要速度加快;而讀平靜的描述,速度則需舒緩;讀富有愛意的內容,聲音要柔和;遇悲傷則低沉,見歡喜浪漫則舒爽清脆。其次是要求學生從示范文中去體驗。如讀朱自清的散文《春》,從整體上講可用一種輕快柔和的聲音朗讀;就局部而言,隨著作者的感情變化,朗讀的聲音、速度、響度要隨之而變。如寫“風”那一段,用了擬人手法,那么讀時就要柔軟;寫“草、花”那一段,則需讀得輕快、喜悅,體現出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
五、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增強吸引力
現代化教學手段借助電、光、聲等現代技術,能夠使教學內容生動形象、活潑多樣地展現出來。較之教師口授、板書要有趣得多,因而易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如有的學生總覺得作文難寫,無話可說,面對作文呆坐半天,無從下筆。筆者便用幻燈放映一組畫面,讓學生就畫面內容談看法然后再把看法寫下來。結果學生面對幾幅圖畫,各抒己見,爭論激烈。這樣,學生的思維也開闊了,作文時感到有話可說,進而對作文就有了濃厚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