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志靜
現代社會是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社會,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進入了信息時代。計算機已經滲透到了各個領域之中,提高了我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在中職教學中,信息技術專業也因此得到了良好的發展機遇,有很多學生都想掌握這門新興的技術,于是便紛紛地投入到計算機學習中來。為此,我們對信息技術的教學要求也應該隨著學生的熱情而逐漸地提高。計算機在日益的普及,如果在信息技術專業學習中學生還像以前那樣只簡單地學習一些基本操作的話就沒有太大的必要了,這樣學生將來走出學校后比那些沒有接受過計算機專業學習的人多學不了多少知識,也就不會適應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社會要求。為此,我們必須看到現階段中職信息技術教學的問題所在,積極地采取一些教學措施,補充一些教學內容,兼顧中職學生自身素質的同時,讓學生能夠更多地接受前沿的計算機技術,走出學校后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本人在中職學校從事了很多年的信息技術教學,我認為我們的教學應該把計算機看作是一種工具,讓學生掌握應用這種工具的本事和能力,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提高學生利用計算機來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信息社會的發展。
一、全面分析中職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我們想要從問題的根源出發來真正地解決現階段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的現狀,首先就要對現階段的教學進行全面的分析,找到問題的根源。本人經過總結和歸納,認為現階段中職信息技術教學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學生掌握計算機的程度不盡相同
中職學校的學生大都來自于不同的地方,學生在接受基礎教育時由于所處地區的經濟發展程度不同,接觸計算機的機會以及所受計算機的教育程度都會有所不同,這就導致了中職學校的學生有著參差不齊的計算機水平。還有就是學校對計算機的重視程度不同,傳授給學生的知識質量就有所差異,導致學生在掌握相同技術的同時,技術的深度和廣度還不相同,甚至學生對計算機的重視程度也不同。有的地區非常重視信息技術教學,就會比較重視計算機的實踐過程,這樣學生掌握的知識就會比較扎實和靈活;而有些地區不重視信息技術的實踐過程,只讓學生掌握了一些基礎理論知識,這樣學生掌握的技能就會很少也很死板。當然造成學生之間計算機水平差異的還有學生個人的因素,學生自己對計算機擁有的興趣程度不同,造成學生學習的專注程度不同,導致學生最終理解和掌握知識的程度不同。
(二)信息技術教學的更新速度跟不上社會發展
現代社會信息技術發展得十分迅速,而學校教學中教材和設備的更新速度趕不上技術的發展腳步。這就使得中職學校的計算機教學內容的更新速度趕不上社會發展的需求。如果教師還是根據教材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就會導致學生最后掌握的計算機知識滿足不了社會發展的要求。這個問題只有學生在走出學校服務社會的時候,才能體會到自己掌握的理論知識和技術已經有相當大的部分過時了。因此,這個教學弊端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另外,計算機知識內容十分廣泛和豐富,包含著軟件技術、硬件技術、網絡技術、程序技術等,在中職學校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雖然每部分知識都提及和講解到了,但是都沒能讓學生進行全面、系統的掌握和練習,這就導致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并不精通。
(三)缺少足夠的實踐過程
眾所周知,計算機是一門操作課程,學生如果不能夠及時地進行實踐練習,就會很快忘記那些相應的理論知識。而在中職教學中最常見的問題便是理論課程比較多,實踐跟不上理論的腳步。我們中職學校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社會培養那些技術型的、應用型的人才,如果我們不能夠及時地讓學生參加實踐訓練,就會讓學生只顧理論缺少實踐,學生步入社會之后只能“紙上談兵,不能實際作戰”。所以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我們急需解決的問題就是理論知識與實踐訓練很好地結合起來。
二、改變中職信息技術現狀的有效教學方法
根據以上對信息技術教學存在問題的分析,我們在實際教學中應該采取以下的教學措施,從而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提高中職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一)改變教學觀念,體現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針對學生學習情況不同,接受能力不同的問題,教師首先要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拋棄傳統教學中將知識講解給學生的“滿堂灌”的教學形式,而是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它們分成小組,教師為每個小組制定適宜的學習目標,引導學生利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和知識及技能來開展自主性學習,讓學生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的積極學習態度,并讓學生在這樣的探索過程中掌握學習計算機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教師要走進每個小組的學習過程中來,及時地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問題或疑惑。這樣就能夠讓水平和技能處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擁有適宜自己學習和提高的目標,不會打擊底子較差學生的自信心,也保護了水平較好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建立適宜的教學模式,加強計算機的實際操作訓練
根據計算機操作性強的特點,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際操作的機會。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利用視頻和短片的形式將具體的操作步驟呈現在學生眼前,然后讓學生自己進行相關的操作訓練。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更好、更有效地讓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而且在實踐訓練的過程中教師的訓練形式也要豐富多彩,以便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順利地從理論知識過渡到實踐操作中,促進學生計算機技能的提高。
(三)有效利用網絡信息,豐富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更新速度
現代社會是信息時代,掌握和獲取信息的手段、速度是決定能夠獲勝的關鍵因素。在中職學校,學生的自學能力比較差,基礎知識掌握得也比較薄弱,為此,教師一定要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引導學生利用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來提高自己的自學能力。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積極地體驗,積極地思考,以便更加有效地掌握計算機的概念、原則和方法。
中職信息技術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能夠運用自己學到的計算機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同時能夠在學習和掌握已有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提高自己對新知識的探索和獲取能力,能夠通過自己的學習和鉆研將新知識為己所用。為此,我們在中職教學中一定要跟上社會的發展步伐,科學地設計教學環節,合理利用教學資源,不斷地提高學生對計算機的應用和實踐能力。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