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遠
21世紀是素質教育深入發展時期,面對這一革命性的改革,作為一線教師如何適應新的課改,如何在教學改革中發揮自身作用,如何轉變師生關系,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自主學習、互動探究,樹立學生創新意識以及培養其創造性思維審美情趣呢?下面筆者從幾個方面談談自己在音樂課堂上的實施改革。
一、課堂形式多樣化
音樂是積累靈感、激發感情、激活想象的藝術,它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不僅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素質,而且有助于開發學生智力,特別是在激活學生創新潛能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傳統的課堂教學只是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半徑,以單純的知識傳授、訓練音樂技能為目標,僵化了學生的思維,打擊了學生學習的欲望,使學生無法融入課堂,親近音樂,對于音樂的激情、審美也無從談起,為此我大膽嘗試了下列做法。
(一)樂器進課堂
在教學中,依靠校際間的資源共享,使學區內的各種樂器在學區內高效利用,資源共享。我們在教學中根據歌曲和學生興趣愛好,由簡單到復雜、有層次地、循序漸進地將各類樂器引進課堂,引發了學生興趣,增加了音樂學習的色彩,擴大了音樂學習的領域。我們的民樂樂器是中國古典文化的精華,我們要合理利用,根據不同樂器的表現力和音域、音色的不同有選擇地和歌曲結合,給學生以美的熏陶。
(二)畫圖進課堂
任何一個學科不是單獨存在的,音樂與美術是姐妹藝術。教師用生動、形象的簡筆畫、圖畫、幻燈,甚至錄像等,將學生的思維感情帶入歌曲,理解樂曲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情感,引起學生內心世界的強烈共鳴,從中得到更深的思想教育。鼓勵學生動手繪畫,從動手中真正讓學生所學知識得以貫通,情感予以表達,思想得以升華。
(三)表演進課堂
學生善于展示自我,愛表演。當學生理解一首新歌時,心情非常激動,總想表達出來,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音樂創作,結合生活實際大膽遷移,培養想象力。在豐富、充實歌曲的同時,再讓學生表演,他們會情不自禁地邊唱邊舞,教師要擇優鼓勵。
(四)電教手段進課堂
電教多媒體設備,例如投影機、電子節拍器、midi電腦音樂鍵盤、電鋼琴、視唱練耳教學軟件、音頻記錄儀等這些都可列為電教媒體,但一般來說,有一套電腦多媒體教學系統和一架數碼鋼琴或電子合成音源鍵盤就可以滿足日常的初級中學音樂教學了。有了這些簡單的電教媒體就可以使音樂課更加豐富多彩。電教媒體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可以充分表現教學內容,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引導學生積極探索。
在歌曲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電教媒體給學生展現出歌曲的標準樂譜進行教學,學生在視唱的時候既能看到樂譜,同時又能聽到優美的音樂。學生可以分組隨音樂自由練習,教師可以任意截取其中的重點、難點部分進行指導。為了讓學生掌握歌曲演唱的正常速度,體會各種拍子的速度快慢,可以對做好的Midi音樂進行調整,讓學生進行對比分析,從中找出歌曲的最佳速度。例如歌曲《搖啊搖》這一課,可采用稍慢、中速、稍快三種速度讓學生隨曲唱一唱,并配以相應的表演,很快學生就知道應該選用中速演唱。因為只有中速才能表現出劃船時悠然自得的心情。多媒體的運用可以擴展音樂教學的容量和空間,豐富教學手段和資源,滲透音樂相關文化。
二、課堂思維創造化
傳統的課堂教學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被動地學習,削弱了學生在音樂中欣賞美、感受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欲望,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如今,全面提高學生素質、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育的提出是時代的呼喚、教育的升華,是全面、高素質培養學生的有效途徑。
(一)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先要有一定的知識、經驗的積累
一定的樂理知識(如節拍、節奏、視唱等)和經驗(如感受、理解和表現音樂的能力)是創造思維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就談不上培養音樂方面的創造思維。教師要積極創造思維空間,引發學生創造,注重培養學生情感,從簡到繁、從易到難,鍛煉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
(二)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積極引導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研究學生心理特點,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因勢利導,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通過歌曲產生豐富的想象,讓學生插上音樂靈性的雙翅,自由飛翔。
三、課堂欣賞審美化
新音樂課堂標準中,音樂課程的性質與價值把審美體驗價值提到第一位,可見審美體驗價值是非常重要的。課前教師要著重以美入手,按教材的要求以情景導入,抓住學生的心理,將其帶入美的旋律中進行綜合技能訓練,使學生領悟音樂的美;以情傳知,使學生在感知美的內涵的同時,達到鑒賞的目的;游戲表演,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促進學生審美創造的發展。
教師一定要做到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做好引導、教育工作,提高學生欣賞音樂、審美音樂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音樂水平,為學生終生喜愛音樂、審美音樂打下基礎。
四、課堂音樂實踐化
音樂是人的精神產物,只是用于表達、探討精神的一種手段和工具。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教學民主,要讓學生提出自己的藝術見解,師生交流,生生互動,讓學生真正投入到音樂的懷抱。讓學生多嘗試、多實踐,才能真正理解音樂、感受音樂。教師只不過是學生攀登高峰的墊腳石,要讓學生學會方法,自己去實踐、去攀爬,這樣才能越上越高。
教育的現代化,首先應該是思想觀念的現代化。沒有先進的教學理念,教育改革就無從談起。教師必須站在時代的前沿,轉變觀念,創造符合學生心理特點的教學思路、方法,培養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培養適應新形勢的學生,為國家輸送更優秀的人才。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