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雙艷
摘要:本文從數學教學,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提出了提高數學教學的高度,創新教學的理念;闡述了培養學生專心傾聽和讓學生養成認真閱讀課本的好習慣的價值。教海浩瀚,一漚之得,私人管見,都從經驗出發,都是體悟和感受,敬請同仁矯枉。
關鍵詞:有效性 經驗 創新 閱讀
一、數學教學,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
教師要聯系、結合學生的生活設計課件,創造溫馨的情境,讓數學知識和吃飯穿衣睡覺等等都緊密地聯系起來,讓學生感覺到生活就是學習,學習就是生活,兩者如影隨形,不感覺到孤單、無味。教師對學生提出一些建議,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將他們日常生活的許多活動規范化、常識系統化。有了生活方面的經驗,學習起來得心應手、印象深刻,否則的話就容易讓學習成為空中樓閣;沒有生活的滋潤,單純的學習難以經驗化;生活和學習相輔相成,生活中的經驗逐步地幫助學生經歷一個從具體到逐步抽象活動的過程。在學習“認識鐘表”一課時,我就找來好幾個顏色各異的大小不同的鐘表,每一個鐘表不同的鬧鈴聲引起了學生的興趣,由于他們對鐘表的好奇,所以集中了注意力,在課堂上根本感覺不到學習的疲勞,學生很快認識了鐘表的知識,也作了詳細的筆記。我又講了兩個和鐘表知識相關的故事,學生聽得津津有味,一直到下課鈴聲響起,學生都意猶未盡,仍然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
二、提高數學教學的高度,創新教學
世界是數學的,教學要提高數學的高度,科學的發展離不開數學;有了數學的幫助,人類歷史的發展,就是不斷完善,勇于探索,大膽創新的過程。從原始人簡單工具的制作,到火藥、造紙、印刷術、指南針的發明;從十九世紀電燈、電話、電視、電影的使用,到原子彈、氫彈的爆發;從現代電子信息高速公路的鋪設,到今天電子網絡時代的開發興起;無不浸透著人類的智慧,凝聚著人類的創造意識。江澤民同志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社會,一個團體,如果缺乏創新精神,沒有超前意識,不占領科技領域的制高點,不努力研究數學,就不能順應歷史發展潮流,就不能與時俱進,不以優先發展科技教育為先導,那樣就會亡族亡種。振興中華,完成民族復興大業就會成為一句空話。
三、培養學生專心傾聽
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對于學生來說,這就是最好的老師,尤其是小學生,他們一旦有了學習的興趣,就會積極參與學習,努力地探索,在授課的時候,他們都能夠做到專心聽講,根本不用嚴厲的督促。一般來說,他們沒有嚴格的控制能力,他們的精神不能長時間的集中,而一旦他們有了興趣,情況將大為改觀。
四、讓學生養成認真閱讀課本的好習慣
任何知識的獲得都需要認真地閱讀,數學也不例外,課本是學生獲得系統數學知識的主要源泉,要反復地閱讀,仔細地揣摩。通過分析、想象、概括、推理等有規律的思維活動,將數學知識了然于胸。反之,我們常常看到這種情況:練習時審題出現錯誤,不會分析數學問題,數學題做完了,結果卻是錯誤的,力氣也用了不少,究之原因,就是沒有養成認真閱讀的好習慣,結果是事倍功半。
綜上所述,對小學生的數學教學要關注學生的思維習慣,考慮到他們的年齡特點,利用他們接受新鮮事物快的特性,對他們進行良好的引導、科學的訓練,加快他們對知識的接受速度,讓他們在小學的學習階段打好數學的基礎。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