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曉文
小學生由于其生理和心理的特點,對一切未知的事物都充滿了好奇。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充分運用學生的這種好奇心激發他們對數學知識的興趣。通過激發他們的興趣,讓他們在學習數學時能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讓學生通過觀看多媒體來直觀地理解數學知識中的抽象理論和概念,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在教學中,教師要增加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激發他們對教師和數學學科的熱愛。
一、要由“講清楚”轉變成不要講得“太清楚”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在進行授課時每個知識點都要給學生講得非常清楚,就怕學生理解不了。新課改以后,課堂上學生成為了主體,但是有一部分教師仍然擺脫不了把知識點“講清楚”這個問題。他們認為只有把數學教材上的知識點清楚地給學生講解了,他們在解決數學問題時才能更順利。這些教師忽視了學生的思維需要發展,只有不斷讓學生進行主動思考,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不斷提高。要使數學課堂充滿活力,教師就要對知識點點到為止,讓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學習知識,并對知識進行探索,只有主動學習獲得的進步才能使學生產生成就感,才能激發學生更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教師改變了對學生進行灌輸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積極主動探索知識中不理解的地方,會使他們對知識的掌握更好,運用得更靈活,在遇到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時,能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二、創造活潑有趣的學習環境,創造精彩的數學教學課堂
小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如果教師在進行知識講授時的方法和內容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學生的注意力就會降低,知識的接受效率不高。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教師在進行授課時可以采用多媒體進行授課,設計出學生感興趣的課件來引起學生的興趣。例如,我曾聽過這樣一節公開課:“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教學,在講課當中,教師設計了一只可愛的小白兔的形象。這只小白兔要在一塊長方形的地里種胡蘿卜,想測量一下長方形地的面積,卻不知道怎么測量。通過這個故事進行導入,學生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過來,這時教師再引導學生討論長方形面積的測量方法,讓學生幫助小白兔把長方形的面積測量出來,大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在課件設計中還蘊含了情感教育,即助人為樂的品質。在學生討論完以后,課件中又出現了這只小白兔,并通過讓小白兔進行提問引導學生再次回憶了測量長方形面積的方法和公式,這堂生動活潑的數學課不僅讓學生對長方形的面積公式記憶深刻,同時也讓他們體會到了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作用,激發了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巧用多媒體,創造精彩的數學教學課堂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進行課堂輔助教學,利用多媒體設計出豐富多彩的教學課件,能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使學生不再對數學知識感到枯燥無味,能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多媒體中包括聲、像、音等多種媒體,比傳統教學中依靠語言教學進行描述的教學方式直觀,學生通過直觀感受,可以更容易地理解抽象的知識和概念。例如,教學“圓面積計算公式”時,學生對公式是如何推導出來很難理解,教師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演示則讓學生很輕松地理解和掌握了這個公式。通過把教材中靜態的描述方式轉化成動態的描述方式,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公式的推導過程,加深了對公式的理解和記憶。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使數學課堂的內容更豐富。任何事物的運用都有利有弊。多媒體是課堂教學的輔助工具,如果教師在教學中過分夸大多媒體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一味使用多媒體設計出各種豐富多彩的課件,使整個課堂上看起來氣氛很活躍輕松,但是教學目標和課堂目標不清晰,學生在課堂上沒有獲得實質性的知識。所以,過分看重多媒體的作用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四、創設多彩活動創造精彩的數學教學課堂
小學生的特點是愛玩,對于一切他們感興趣的東西都很好奇。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的這種天性,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一個班級的學生的個性不同,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性進行教學,同時,在活動創設時要考慮到各個性格特征不同的學生,讓他們都能參與到這些活動中。豐富多彩的活動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主動研究探索。在活動中,學生遇到疑問時不會等著教師來告訴答案,而是會積極主動地進行知識的探索,最終獲得問題的答案,在活動中可以感受快樂,感受競爭,同時感受到成功。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創設各種具有競爭性的豐富多彩的活動,以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例如,教學“圓錐的體積”時,為了研究圓錐體體積的方便,我讓每個組都準備好兩套透明的圓柱體和圓錐體。一套圓柱和圓錐是等底等高的,另一套則不是等底等高的,還準備了一些水和沙子。活動前我先讓學生猜了猜這些學具的用途。再拿出等底等高的那一組圓柱和圓錐,估計一下這兩個形體的體積大小有什么樣的倍數關系?然后用水或沙子做實驗,怎樣做這個實驗由小組同學自己商量,每個小組用實驗來說明圓柱體和圓錐體在體積大小上有什么樣的倍數關系,最后每組向全班同學們匯報實驗結果。通過實驗學生親自得出:在等底等高的前提下,圓柱體積是圓錐體積的3倍這一結論。得出這一結論后,緊接著要求學生再用另外一組不是等底等高的圓柱體和圓錐體進行實驗,看體積大小是否還存在此規律。學生興致勃勃做完兩個實驗后,興奮地向老師和同學們匯報到:不是任何一個圓柱體的體積都是任何一個圓錐體體積的3倍,而必須是等底等高圓柱體和圓錐體,圓柱體積才是圓錐體積的3倍或圓錐的體積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學生通過這樣有趣的活動和實驗,自己動手動腦親自推導并總結出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記憶非常深刻。
總之,要讓小學數學課堂充滿樂趣,內容豐富,氣氛活躍,這就要求教師要運用教學經驗和生活經驗來把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讓學生從豐富多彩的生活實例發現數學,讓學生學會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要注意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讓他們在獨立處理實際問題時能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只要教師不斷努力改進教學方式,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激發他們思維的火花,數學課堂上將會充滿激情,成為豐富多彩高效的教學課堂。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