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惠媛
【內容摘要】英語課堂教學長期處于效率不高的狀態,究其原因是因為教學方法是統一的,沒有關注到學生的不同需要,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本文主要講述運用因材施教的方法來加強英語課堂教學,希望能為我們教育工作者帶來一些幫助。
【關鍵詞】因材施教 英語課堂教學 性格特征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教學模式逐漸被“互動式”的教學模式代替,這種新型教學模式減少了教師的講解,為學生提供了交流的空間。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學效果并沒有理論上設計的那么,主要是因為忽視了學生的差異性。下面就從對不同性格學生的分析中,談談相關的做法。
一、針對性格內向學生的教學實施
在對性格內向學生的研究中發現,性格內向學生在平時的生活與學習中很少與別人進行交流,在課堂教學中也很少主動發言。這類學生往往還要分為主動學習型和被動學習型,主動學習的學生學習能力比較強,平時也很喜歡對事物進行分析歸納,但是并不會發表自己的看法,在課堂中也不會主動回答問題。被動學習的學生主動性比較差,對于自身接觸的事物沒有什么興趣,平時也不會主動的交流或是回答問題。
針對內向主動學習的學生,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有意的多給這類學生參與的機會,并給予大力表揚,讓這類學生感悟到成功的快樂,進而引導這類學生主動發表自己的見解。對于內向被動型的學生而言,教師應先引導這類學生完成一些簡單的任務,幫助這類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課堂教學中,盡量使用啟發——反應——跟蹤的互助形式來進行教學,也就是說,教師先啟發這類學生回答問題,逐漸提高這類學生的思考能力,在課下還需要與這類學生多多的交流,幫助他們走出困惑。
二、針對性格外向學生的教學實踐
在對性格外向學生的觀察中發現,性格外向的學生,對語言通常有著獨特的領悟能力,喜歡新鮮的事物。這類學生也可以分為主動學習型和被動學習型兩種,外向主動型的學生學習能力比較強,很喜歡在平時對事物進行分析歸納,平常的生活與學習中,能夠保持自己的見解,性格率真,有時還會出現不經思考就表達自己的觀點的現象。外向被動型的學生主動性比較差,對于自身接觸的事物沒有什么興趣,但是在平時卻會發表自己的意見,喜歡與別人分享自己的一些見解。
針對性格外向的學生,教師在教學中能夠非常容易掌握其心理狀態以及學習的情況,相對于性格內向的學生而言,比較容易進行指導,對于被動型的學生,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逐漸引導這類學生放棄自己的膽怯心理,逐漸養成在課堂中發表自己的見解的習慣。而對于性格外向主動學習的學生而言,教師應大力表揚,并鼓勵這類學生堅持。外向學生在學習中總是會有部分學生應用性靈活性比較強,但是總是喜歡犯一些低級的錯誤,這類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通常把注意力放在了難題的解答中,對于基礎知識不太感興趣。教師應及時的對這類學生提出一些建議,并逐漸引導這類學生認清楚基礎知識的重要性,發現自己的問題并改掉自身的一些壞習慣,在課堂教學中多多提問一些基礎性的知識,逐漸引導學生養成良好地學習習慣。
三、生動活潑的教學策略
這種英語教學策略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為共同的教學目標而努力的交流活動。在英語課堂教學這個集體中,學生并不是一個單獨存在的個體,而是整個班級的一部分,彼此之間都是有聯系的,自己的認知能力以及學習態度往往會影響到其他人,因此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互動時,要盡量避免學生產生依賴或是消極的心理,具體而言,可以采取雙人互動以及小組活動等。
雙人活動是指兩個學生搭檔來進行外語學習活動,靈活性比較強,每個學生均能參與到其中,通過這種方式,外向型的學生可以幫助內向型的學生進行學習,主動型與被動型的學生也能相互影響、共同進步,為避免出現一些消極影響,教師還應建立評價表,幫助學生自我評價,若是發現一些學生參與性不強,應盡快分析原因,并及時進行解決。在學習過程中,發現一些內容以及分組不合適的地方也要及時的進行調整,促進所有學生向著良性方向發展。小組活動是指英語課堂學習中三人或三人以上組成的學習小組,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學生可以多向交流,同時也能極大地增加交流的信息面,使得語言的學習更加貼近于現實生活。在進行分組時,每個小組之間最好都包括各類型學生,使得學生在討論期間形成互補,以免出現跑題、冷場或是參與度不強的現象,可以采取集思廣益的形式進行分工,使每個成員均能完成自己的任務。除了以上幾種方法之外,還有就是一些班級活動,通常是指有游戲、辯論賽等,在班級活動中有比較高的要求就是學生的主動性比較強,因此這種教學模式容易受到限制。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講述了使用因材施教改善英語課堂教學的辦法。對學生的性格特征進行分類,根據不同的性格特征來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模式能夠面對全體學生,極大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進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劉蓓莉. 英語課堂教學互動中基于性格差異的因材施教策略[J]. 英語教師,2010,(3):54-56.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鳴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