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秀艷
人教版高中語文新教材中,長篇幅的課文明顯增加,尤其是選修課本。對于這類文章,按傳統方法授課,總感覺占時多,容易引起學生的厭倦,效果往往卻不佳。學生覺得吃力,老師也感覺繁瑣,面面俱到,反而會面面不到。那么,如何才能化繁就簡,即長文短教,就成為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
所謂“長文短教”,并不是簡單地把一篇課文的教學由原來的兩課時壓縮為一課時,更不是不教,而是需要我們對“長文”進行藝術化的處理,充分地利用好教材,盡可能地挖掘文本的魅力,深入淺出,刪繁就簡,去粗取精,選取文章中最有價值的內容來教,減輕教師和學生的負擔。
長文短教,著重在一個“短”字上,教師如何短教,學生如何精學呢?在日常教學中,我努力地做了這個方向的一點探索,效果不錯。
一、目標明確,突出語文味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起始和歸宿,是教學的方向和靈魂。教學目標必須是明確的、有效的。對于長課文來講,教師更應注重目標意識的優化。
就語文學科而言,教學內容的確定要讓學生應該在語言訓練上,學有所獲;在情感上,要得到熏陶感染;在學習方法上,能夠得到感性認識;在過程中,能夠充分參與。這就要求選擇的教學內容,必須是語言和精神同生共構的最佳結合點。語文課就應該是充滿語文味的,而非語文的可以全舍去。
感受最深的是,在《談中國詩》的教材處理時,我沒有糾纏沉溺于“中國詩特點研究”這樣一個美學命題,而是明確語文意識,確定了“研析內容”和“品悟方法”兩個教學主體來突出錢鐘書的語言魅力。這樣抓住了語文大方向和文本的特質,就避免過分“得意”而“忘形”。以扣住錢鐘書善用比喻,善于引用的特色,來逐步展開,層層深入,由詞語到句子,然后到段落,最后連綴成篇,整個教學過程刪除細枝末節,任務簡單,有四兩撥千斤的輕松。
二、取舍得當,點撥要適度
在長文短教時,一定要注意取舍,恰當取舍至關重要。
一篇課文,需要探究的問題有很多,需要學生通過學習文本形成的能力也有很多,但我們要明白,這些問題不可能在一節課的學習中全部得到解決。因此,我們可“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提出優化的教學目標,努力做到一課有一得。否則將會是蜻蜓點水,毫無收獲。
懂得取舍,才能有所側重,從而有所突破。這就要在教學中善于結合實際教學需要,靈活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材內容、編排順序、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適當的取舍或調整,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針對不同題材、不同特點的“長文”,教師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完成對課文的“重組重構”、“過濾篩選”、“刪繁就簡”等,來實現長文短教的目標。
人教社課標版高中語文必修5第四單元的霍金的《宇宙的未來》一課,不僅是篇精深的科普論文,而且語言很有特色。尤其是文本的字里行間充滿著霍金式的幽默,特別值得品味和欣賞。但教學難度很大,常容易流于一般化處理。我在教學中嘗試舍去了好多物理學、天文學和地理學知識,就從欣賞、體味文本幽默風趣、形象生動的演講語言切入。讓學生提取、圈劃文中的幽默語。明確風趣、幽默的語句的效果,再模仿。這樣一篇略讀的長文在幽默中變短了,學生也趣味盎然。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三、抓住細節,找準切入點
長文短教需要教師立足學生實際,根據教材的重點難點,大膽取舍,找準恰當的切入點,抓住主要問題,通過環環相扣的啟發,引導學生步步深入,從而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最大收獲。長文短教需要把握的原則是:切入要準,開口要小,挖掘要深。具體做法如下:
1.抓住題眼,輻射全篇
題眼就是文章的題目所在。一般情況下,題眼是文章內容、作品風格、寫作意圖的直接或間接表現,與文章的中心、作者的情感有著密切的聯系。從文章的題眼切入教學,可以準確地把握住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如《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一課,整堂課的教學可緊扣題眼,帶動全篇,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能迅速幫助學生了解文與可其人,理清了“畫”的文路,明確“記”的重點。題眼的切入點雖小,但可以達到“窺一斑而見全豹”的效果,有助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以此更高效地解讀文本。
2.抓住中心句,切中肯綮
許多課文都有畫龍點睛的中心句,中心句是最能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中心句不會固定在某段、某處,但也有規律可循,有時在開頭,有時在結尾,有時在文中某處。這種句子與全文各個部分都有內在聯系,常能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從課文的中心句突破,可以較好地突出重點,解決難點,自然也就節省了教學時間。如《過秦論》中“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就是全文的關鍵句。抓住這一句話,就綱舉目張。
3.從文中的感情變化入手,管中窺豹
《騰王閣序》《赤壁賦》等長文,作者的感情都有一個變化過程,以感情變化為切入點,也可以很好的解讀文章。如教學《騰王閣序》,“樂極生悲”是重要線索,先讓學生分析作者因何而樂(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再讓學生分析作者因何而悲(一悲命運,二悲皇帝不招,三悲無知己,四悲韶華易去)。抓住一樂一悲,《騰王閣序》這樣公認的難文,理解起來也會變得容易。
“拈一葉知天下秋,拈一朵梅花,帶出的是整個春天”。長文短教了,學生就有足夠的時間去感受,去理解,去欣賞,這樣就使語文課堂更有效、更精彩!這樣就為學生打開學習語文的窗戶,我們的語文教育就有可能帶著學生實現一次次精神的旅游。
(作者單位:安徽省績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