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魁(上海金熊造紙網毯有限公司, 上海 201502)
梳理大趨勢,促進多向多層造紙毛毯大發展之續篇
楊金魁
(上海金熊造紙網毯有限公司, 上海 201502)
2014年3月,在中國造紙學會脫水器材專業委員會、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造紙用紡織品分會主持舉辦的中國造紙網毯行業論壇上,四川環龍技術織物有限公司總經理謝宗國鄭重地宣布:環龍公司的上海生產基地、上海金熊造紙網毯有限公司已經研制成功多軸向多層底網造紙毛毯與高車速接縫造紙毛毯,產品在造紙廠已經應用達一年多。經實際使用,運行正常,效果良好。現已有越來越多的造紙廠使用或將要使用!
參加會議的中國造紙學會理事長陳學忠、中國制漿造紙研究院院長曹春昱等造紙界的領導與專家表示歡迎。
2014年6月,在上海金熊造紙網毯有限公司召開了新產品鑒定會,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中心主持會議,以新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的東華大學副校長余建勇教授為首的專家組在認真聽取新產品研制工作匯報,并到現場認真觀察后,通過了產品鑒定,并提出宜以“多向多層底網壓榨造紙毛毯”為名,更符合產品的技術特性。鑒定會對企業提出的要求是盡快推廣發展。
多向多層造紙毛毯與接縫造紙毛毯在中國的誕生,開啟了中國造紙毛毯技術的全新局面。
產業用紡織品的功能性指向極明顯,就是在某一特定需求下被制造出來,那怕當時沒有合適的原材料,也要千方百計地造出來。在以后的“一長十七中”,不斷地改進,尋找新的更合適的原材料。
回頭看造紙毛毯,當時機械化的造紙機制造出來,造紙毛毯是用羊毛制成的,使用壽命只有兩個星期(有的干脆就是“禮拜毯”)。齊齊哈爾造紙廠常年有一輛卡車,來上海工業用呢廠裝了滿滿一車造紙毛毯,開到廠里,卸下了再趕回上海,新的一車毛布運到廠里,原來的一車剛剛用完,想想毛布的消耗量有多大。當時的上海工業用呢廠年產量兩千多噸,利稅五千多萬元,列全國紡織企業第11位。但現在看看優質的羊毛如此地在造紙過程中快速消耗,合理嗎?合算嗎?所以,以后我們經歷了一段羊毛被化纖取代的過程,而化纖原料性質的不斷改進也幫助實現了這個過程,羊毛毛毯→混紡毛毯→高化纖毛毯→全化纖毛毯。
真正優秀的原料,不會是單純的替代,而是會產生新的功能,提高產品的適用性,造紙毛毯在用化纖的過程中,其結構也在逐漸變化,BOM與BOB是兩種不同結構的產品。有許多人一直沒有明白,“土底網”實在不是真正的“底網”。這反映有相當一批人在很長時間內沒有認真思考造紙毛毯結構的性質與變化。
20世紀最后十年,底網壓榨造紙毛毯逐漸成為造紙毛毯業的主流。壓榨造紙毛毯的結構也日益改進、日益多樣,但相對原料性質的改善與提高,結構的變化與改進實在無有大的進步(這方面原因不展開了)。
但與此同時,紡織業中對織物結構的研究從未停止。東華大學的丁辛教授對柔性紡織品進行了相當深刻的研究,他的論文“三維機織結構的幾何模型”在2005年獲得了第八屆陳維稷論文獎。東華的一些教授在針織多軸向技術(包括經編、緯編方面)上應用于產業用紡織品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在交通、水利、航天方面都有突破。我本人在2001年就與丁教授就造紙毛毯結構的改進作過交流。所以,丁教授在我們試制新產品時能作出有見解有啟發的建議。我現在再看丁教授當年的論文,對三維機織結構確實有不少理論性的突破。對造紙毛毯的改善不無裨益,只是我們急功近利,最好教授如同醫生開方子,劑藥解除病癥,如同后來陳教授來廠討論一些具體問題一樣。
陳總在項目總結中提及了多向多層織物結構的變化,并做了一定的分析。這是一些專家認可項目總結的一個原因。多向多層造紙毛毯研制成功獲得鑒定通過,正是環龍科研人員對造紙毛毯織物結構作了探索與改進的結果。
常規的底網造紙毛毯,經向強度已足夠,不會被拉伸變長、更不會拉斷(這是以前羊毛毛毯的通病),但易被壓扁、壓實,從而喪失儲水脫水功能。利用現在原料的特性,改變織物結構,就是揚長避短,實現產品功能的最優化。
改變織物結構,其單位體積有什么變化,其空隙之比有什么變化,我們應該有一個計算分析。單絲(無論是哪個方向)受力與變形有什么差別,互相關系要注意什么?這些都是我們要理清的問題。在研制過程中,企業的技術人員與東華大學的教授們積極溝通,交流學習,在織物結構變化而引起的各種現象時,努力用三維空間理論去推理、修正。紡織業方面的專家在研究多軸向理論方面有相當造詣,應對造紙毛毯是綽綽有余的。新穎的結構與生產方式正是這樣逐步完善的。
中國造紙脫水器材歷來是隨著造紙技術的發展而發展。作為紙張的發明國,我們發明了紙,也同樣發明了過濾紙漿的網。其精致的竹編濾網,把過濾水分與留存纖維把握得適如其分,而后的壓榨工序,也盡可能地脫除水分,縮短了紙頁晾干時間(此工序相當于干燥部分)。在民族工業現代化的過程中,中國造紙脫水器材也與造紙工業同步進行。我國最早的造紙毛毯廠美綸毛紡織廠在“黃金十年”的1937年正式成立,運用英國進口的設備、澳洲進口的羊毛,生產出優質的造紙毛毯,成為當時充斥造紙廠的進口造紙毛毯的有力競爭者。新中國成立后,在國家的支持下,上海工業用呢廠獲得了極大的發展機會,以美綸毛紡織廠為主,合并上海地區的造紙毛毯技術與裝備(在一些廠內設有的造紙毛毯車間),成立上海工業用呢廠。上海工業用呢廠援建天津工業用呢廠、青海工業用呢廠,成為“上青天”中的主角。這個主角,不是簡單的產量上的“半壁江山”,而且是技術改造、產品開發的先行者。中國第一臺針刺機,就誕生在工業用呢廠的車間里。20世紀60年代,工業用呢廠更以世界首創“無緯線針刺造紙毛毯”震驚國際造紙脫水器材行業。“無緯針刺造紙毛毯”獲得了國家專利。其無緯成毯的獨特技術,啟發了造紙毛毯的研發制作的新思路。
但是,在改革開放的年代里,上海工業用呢廠固有的體制上的弊病,嚴重阻礙了企業的技術進步。羊毛造紙毛毯、化纖針刺造紙毛毯長期作為主要產品而存在,即使是“土底網”已在部分小造紙毛毯廠流行,但上海工業用呢廠仍不屑一顧,不是不肯做,而是做不出。在以后的一段時間中,上海工業用呢廠產量銳減,負債急增,處于風雨飄搖之中。后來上海金熊造紙網毯有限公司改制成立,雖然自身盡了最大努力,但仍缺乏持續動力,在2005年以后再沒有新品推出,對多軸向造紙毛毯的研發,幾經探索也處于停滯階段。
2010年,環龍技術織物有限公司全資并購上海金熊造紙網毯有限公司,當時稱之為強強牽手。在營銷上、在管理上,牽手的效應可以看得相當清楚,而在科研上,雙方的合作看似不易顯現,實際上,雙方的互補性很強,在資本的強力支持下,多年的難題一個個得到解決。企業在裝備改進、員工培訓、流程重組及新品研發上都有了不少進步。高檔新產品的誕生自是水到渠成。在這里,我們真正看到了資產重組對企業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看到了資本對科技進步的巨大推動作用。
新穎造紙毛毯的誕生,不僅是造紙毛毯行業的大事,也是造紙企業的好事。我國造紙工業受惠于改革開放的大好時機,三十年間迅速發展成為世界第一的生產大國與消費大國,但高速發展的同時,也留下不少急待解決的問題。參與鑒定會的造紙方面的專家說:現在造紙機械的技術也發展得很快,希望與造紙網毯廠合作,就紙張的抄造,尤其是壓榨部的功能、機理,作深入的探討。造紙與造紙機械、造紙網毯牽手,共同為紙張的質量與效率而努力,這正是各企業的共同愿望!
當前,我國造紙行業正面臨深度調整,完善內部管理系統,改變產品成本組成,是企業必然要做的事情,在裝配及器材方面,中國造紙協會、中國造紙學會已經提出,努力實現高水平基礎上的國產化,國產的造紙網毯自然在各造紙廠的優先選擇之中。目前,國內稍有規模的造紙網毯廠不但產品質量已達國際先進水平,而且售前售后服務也堪稱高水平。中國造紙網毯的品牌正在崛起之中。
我們不再一味講以前(計劃經濟時期)的造紙與造紙網毯業之間的純真友誼與交往,我們認為,當前國內造紙與造紙網毯業在新的基礎與條件下,建立新的合作與交流的模式已經具備內部與外部的條件,我們期待著它盡快成為促進雙方的催化劑。
“世事如棋局局新”。華東六省一市造紙技術交流年會已經舉辦了多屆,造紙業與相關企業方面的專家、領導、老板多年來興趣不減,參與的企業與人員也時見新人。我們期望與各位保持更加廣泛更加深入的交流,促進企業發展,促進造紙工業、造紙網毯業的發展!
作者介紹:
楊金魁 中國造紙學會脫水器材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造紙用紡織品分會會長 上海金熊造紙網毯有限公司總經理
加拿大仍是我國紙漿進口最大來源國
2014年上半年,我國累計講口紙漿879.86萬t,其中六月份進口150.53萬t,累計進口額60.44億美元,同比增長9.68%。
從進口來源國看,我國上半年從加拿大累計進口額13億美元。占我國紙漿進口總額的27.57%,成為上半年我國最主要紙漿來源國。巴西、美國、印度尼西亞、智利等國家緊隨其后。
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從巴西進口紙漿完成累計進口額10.34億美元(占17.1%),同比增長19.93%;美國完成累計進口額7.56億美元(占12.51%),同比增長-2.97%;印度尼西亞完成累計進口額6.09億美元(占10.07%),同比增長3.16%;智利完成累計進口額5.12億美元(占8.48%),同比增長0.88%;俄羅斯聯邦完成累計進口額4.02億美元(占6.65%),同比增長33.81%;芬蘭完成累計進口額3.96億美元(占6.54%),同比增長19.89%。
習近平給福建30位企業家回信:愛拼才會贏
以“福建55位廠長經理呼吁為企業‘松綁’放權30周年”為契機,兩個多月前的2014年5月18日,福建30位企業家致信習近平總書記,以《敢于擔當勇于作為》為題,建言加快企業改革發展,7月8日,習近平給福建30位企業家回信,希望廣大企業家繼續發揚“敢為天下先、愛拼才會贏”的闖勁。
“如今你們作為多種所有制、多種類型的企業負責人,就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加快企業改革發展提出建言倡議,很有意義。”習近平在回信中說。
這些企業家中包括福耀玻璃集團董事長曹德旺、恒安集團CEO許連捷等福建當地的商界領袖。
“敢為天下先、愛拼才會贏”,正是過去30年福建企業家拼搏歷程的高度概括。